作者:Jason Choi

編譯:深潮TechFlow

我讀了一些關於meme的VC們的部落格。其中有一些有趣的觀點,並對所有部落格作者表示真誠的尊重。

但我個人認為,這些文章的存在正是人們交易meme的原因。不,meme目前還不是文化的特洛伊木馬,我認為它們甚至不是一個特別有效的市場進入策略。

我理解為了讓合作夥伴感到舒適而將meme描述成這種形式的需要——我也曾有過合作夥伴。但讓我們面對現實,你我交易meme只為一件事:「Fuck it(去你的,作者指市場參與者對於機會缺乏的一種吐槽和無奈)」。

讓我解釋一下。這只不過是你在全世界已開發國家看到的一個更大趨勢延續:承諾給老一輩的未來已不再為年輕人所擁有。我父母那一代的夢想是擁有一份穩定的好工作、買一棟房子、養育兩個孩子。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最常見的夢想就是成為億萬富翁科技創辦人。

為什麼?

一方面是因為每個人都看過《社群網戰》,完全錯過了電影的重點,把祖克柏當成偶像。 (對《華爾街之狼》這部電影也是一樣,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但也可能是因為自1985 年以來,房價中位數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上漲了80%,家庭的房價與收入比是我們祖輩的2 倍多。

也可能是因為如今50%的人在30 歲時的收入低於他們的父母,而在1940 年,這一比例高達90%以上。

也可能是因為這個世界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裕,但不知何故,年輕人繼承的財產卻不到以前的一半。

也可能是因為僅僅努力工作並成為優秀員工,已不再能為你提供與父輩相同的機會。

階級爬升無望,但Meme為年輕人開了一扇窗

因此,如果沒有辦法提升社會階層,而未來也只是勉強維生,何不嘗試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成為下一個輟學的億萬富翁創業家?

接著,加密貨幣像是特倫伯龍(Trenbolone)的延伸。如今,近三分之二的年輕成年人認為股市是累積財富的好方法。但90%的年輕人都因為不斷上漲的生活費用而身無分文,無法以每年7%的平均報酬率來進行投資。

階級爬升無望,但Meme為年輕人開了一扇窗

因此,由於加密貨幣的巨大波動性,你會聽說人們一夜致富的故事,它的出現就像一場懸而未決的遊戲--如果你夠早夠聰明,也許有點膽大妄為,你就有機會過上好日子。

在外界看來,這比賭場體面得多,對我們這些聰明的男孩和女孩來說,也更能激發他們的智慧。

你可能會說,“嗯,實際上...自1600年代的荷蘭鬱金香球莖商人以來,人類就被'快速賺錢'的投機遊戲所吸引!你應該讀讀《Devil Takes the Hindmost》”

但我要表達的觀點是,歷史上由貪婪驅動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是由絕望驅動的。想要感受一下這種氛圍嗎?和香港、韓國、美國等地20 多歲的人聊聊吧。

為了過著舒適的生活,年輕人必須在風險曲線上做出越來越遠的生活決策。

而他們知道,這很大程度上是上一代人所做的財務決策所造成的。

現在,這一代人還想透過監管把加密遊戲從他們身邊奪走。

他們以保護你為由取消了ICO,所以當這些幣最終上市時,你得以種子價格的500倍購買。

他們稱之為“老鼠藥”,同時從購買加密貨幣的客戶那裡收取豐厚的費用。

哦,這些客戶?對,同一個陰謀集團--向創投基金注入數十億資金,試圖將越來越多的遊戲私有化。

這就是人們交易meme的原因。

是的,這是貪婪,是“購買沒有大量供應過剩的代幣”,是為長大時腦子被智慧型手機腐蝕的ADHD一代設計的賭博遊戲。

但這也是一種「fuck it - 別的都不管用」的態度。

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fuck it」——對他們認為已經失敗的世代的反擊。

但更重要的是,這句"fuck it"是青年對他們認為辜負了他們的一代人發出的。就是這一代人,現在試圖透過難以理解的法規和日益私有化的機會,奪走似乎能為他們帶來出路的東西。

也許我錯了。

也許meme真的是新創公司下一個偉大的市場進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