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TAC被建構為一條基於CosmosEVM的Layer 1區塊鏈。其核心設計理念是提供一個“TON特定跨鏈層”,旨在將以太坊的DApp和開發者與Telegram超過10億的月活躍用戶聯繫起來。

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TON應用鏈(TON Application Chain,簡稱TAC)於本週二正式啟動主網,此舉旨在使兼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能夠在Telegram的龐大用戶生態系統內運行。

根據官方公告,隨著TAC主網的激活,包括Curve、Morpho和Euler等在內的以太坊DeFi協議已可透過該鏈在Telegram上使用。

TAC代幣( $TAC )在主網上線後短線拉升,漲幅一度超過50%,最高達到0.0248美元,截至發稿時回落至0.026美元附近。

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技術路徑:如何將以太坊DeFi「搬」進Telegram?

TAC被建構為一條基於CosmosEVM的Layer 1區塊鏈。其核心設計理念是提供一個“TON特定跨鏈層”,旨在將以太坊的DApp和開發者與Telegram超過10億的月活躍用戶聯繫起來。這項技術路徑旨在解決TON區塊鏈本身不相容EVM的問題,從而允許基於EVM的DApp能夠透過TAC,進而連接Telegram的專屬區塊鏈基礎設施——TON區塊鏈。

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此外,TAC的生態系統也得到了強大基礎設施夥伴的加持,包括LayerZero、RedStone、Blockscout和Babylon等。這些合作將為TAC提供跨鏈訊息傳遞和預言機資料流服務,確保DeFi應用在Telegram環境中的流暢運作和資料準確性。

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目前,包括Curve Finance、Morpho和Euler等知名以太坊DeFi協議,已透過TAC登陸Telegram,為用戶提供去中心化交易和借貸服務。

分發策略:利用Telegram的用戶規模優勢

在DeFi領域,分發管道被視為成功的關鍵要素。

以Base鏈為例,其用戶成長與Coinbase的分髮密不可分;TAC的策略核心在於取得TON生態的存取權限,並透過TON觸及Telegram的龐大用戶群。據稱,用戶只需「一鍵」即可使用DeFi應用,進行交易或收益farming。

The Open Platform(TOP)實驗室執行合夥人Andrew Klebanov表示,TAC的主網上線是“將DeFi推向主流的重要一步”,旨在為十億多用戶提供“實際的實用性”。

Telegram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今年1月,這個社群巨頭曾與TON基金會達成協議,要求所有區塊鏈小程式基於TON開發。隨後又啟動了數位資產代幣化計劃,創辦人Pavel Durov曾提到了社交與金融的深度結合,並表示:"我們要讓每個聊天窗口都能成為金融入口。"

The Open Platform Labs(TOP) 在7月初剛完成2,85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突破10億美元。有知情人士透露,投資方中包括某中東主權基金。因此,相較於其他Layer1項目,TAC擁有一個獨特優勢:它不需要從零開始培養使用者習慣,而是直接站在Telegram這個巨人的肩膀上。

TON生態: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不過,資本的熱捧能否轉化為實質的生態繁榮,還需要市場給出答案。在獲得不俗的融資和資源加持後,TON未來發展仍面臨現實考驗——回想2024年對TON生態來說可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TVL一度突破7.6億美元風光無限,卻在8月遭遇腰斬式下跌,截至目前不到1.5億美元。

DeFi直通TG十億用戶,TAC能否盤活TVL」膝斬」的TON生態?

目前TAC面臨三重挑戰:首先是如何在TON生態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吸引優質DApp開發者持續構建;其次是要突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真正激活Telegram十億級用戶的參與度;最後還要老生常談的監管環境,尤其是涉及鏈上。

說到底,讓十數十億聊天用戶突然玩DEFI,這事沒那麼簡單,這場連結兩大生態的實驗究竟能走多遠,時間會給出答案。

分享至:

作者:比推BitPush

本文為PANews入駐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PANews立場,不承擔法律責任。

文章及觀點也不構成投資意見

圖片來源:比推BitPush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關注PANews官方賬號,一起穿越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