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合夥人:為何穩定幣能顛覆跨國支付?

Felix
Felix2025/04/10 上午06:48
區塊鏈網路和穩定幣的時代已經來臨:科技、市場需求和政治意願正形成合力。

作者: Chris Dixon , a16z 合夥人

編譯:Felix, PANews

網路讓資訊變得免費且全球化。那麼,為什麼資金轉移仍如此困難且成本高昂?

早期的互聯網承諾了一個未來,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許可的條件下發布、構建或交易。像電子郵件和萬維網這樣的協議是開放且中立的,使得創造力、創新和創業爆發。但在發展過程中偏離了軌道。

如今,全球金融體係就像一個由企業網路拼湊而成的補丁網:中心化、封閉和具備掠奪性。每筆交易的背後都存在著類似魯布·戈德堡機械(PANews注:一種被設計得過度複雜的機械組合)的中介機構,例如銷售點、支付處理商、收單銀行、發卡銀行、當地銀行、代理銀行、外匯交易所、信用卡網絡等。每個機構都從中抽取佣金,增加了延遲,並強加規則。這些網路對商業活動徵收不必要的稅款,並抑制創新。它們將本應中立的渠道變成了高摩擦的瓶頸。

穩定幣,即與美元等穩定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是一種出路,一種重置——一種將網路的最初願景帶入貨幣的方式。

穩定幣的顛覆性機遇

目前的支付體系並非為網路而建——而是為一個充斥著收費中間商的世界而建(這些中介曾在管理本地合作、詐欺防控和營運方面發揮作用)。即使在今天,國際匯款的手續費也可能高達10%(2024 年9 月,一筆200 美元的匯款平均手續費為6.62%)。這些不僅僅是摩擦——它們實際上是對世界上一些最貧困的勞動者徵收的累退稅(PANews 註:一般認為,不論納稅人收益或財產數額大小,負擔能力高低,都按同一比例徵稅,結果負擔能力高者,負擔率低,而負擔能力低者,負擔率高,納稅人之間的負擔能力差距,這種現象越明顯,故對具有這種性質的現象。如今繼承的體系緩慢、不透明、且具有排他性,使數十億人得不到充分服務,甚至完全被全球金融體系所隔絕。

對許多企業而言,傳統支付方式的效率極低。穩定幣可以顯著改善這種情況。從墨西哥到越南的B2B 支付通常需要3 到7 天的清算時間,每1000 美元交易的成本在14 美元到150 美元之間,在此過程中要經過多達五家中介機構,每家中介機構都會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穩定幣可以繞過國際SWIFT 網路等傳統系統以及相關的清算和結算流程,使此類交易幾乎免費且即時。

這並非紙上談兵——實際上已經發生。目前,像SpaceX 這樣的公司正使用穩定幣來管理其企業資金(包括將資金從阿根廷和奈及利亞等當地貨幣波動較大的國家匯回本國)。 ScaleAI 等公司正使用穩定幣更快、更便宜地向全球員工支付薪資。同時,在B2C (企業對消費者)領域,Stripe 是首個廣泛提供加密貨幣支付的服務商,收取1.5% 的佣金,僅為傳統支付方式的一半。這可能會大幅提高某些企業的利潤率:正如a16z 合夥人Sam Broner 所指出的,對於像雜貨店這樣利潤率非常低的企業來說,1.5% 的利潤率提升就有可能使淨收入翻倍。 (而且在競爭激烈、基於區塊鏈的市場中,預計交易費用會降得更低)。

與在「孤島」中發展的舊金融體係不同,穩定幣預設具有全球性。它們基於區塊鏈運行: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開放、可編程網路。無需與數十家跨境銀行進行談判,只需連接網路即可。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優勢。 2024 年,穩定幣的交易額達到15.6 兆美元,與Visa 的交易量相當。雖然這個數字主要代表的是資金流量(而非零售支付),但其規模仍表明,當下正處於金融基礎設施變革的邊緣,而這種變革並不依賴於20 世紀系統的拼湊。

相反,可以構建全新的、一些真正互聯網原生的事物——或者Stripe 所說的“金融服務的室溫超導體”,在那裡,實現的不是無損的能量傳輸,而是無損的價值傳輸。

貨幣領域的「WhatsApp」 時刻

穩定幣使我們首次真正有機會讓貨幣實現開放、即時且無國界,就像電子郵件為通訊帶來的改變。

回想下簡訊的演變。在WhatsApp 這樣的應用程式出現之前,跨境發送一條簡訊意味著每條簡訊要支付30 美分。而且簡訊如果真的能送達,那就算幸運了。之後,網路原生通訊應用程式應運而生:即時、全球、免費。現今的支付方式就像2008 年的消息傳遞一樣:被國界分割,被中間商拖累,為「守門人」把控。

穩定幣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替代方案。穩定幣不是將笨拙、昂貴且過時的系統拼湊在一起,而是在全球區塊鏈上無縫流動。這些系統可編程、可組合,並且旨在實現跨境擴展。穩定幣已大幅降低了匯款成本:使用傳統方式從美國向哥倫比亞匯款200 美元需12.13 美元;使用穩定幣,手續費僅為0.01 美元。 (穩定幣兌換當地貨幣的手續費在0-5% 之間,而且由於競爭加劇,價格還在持續下降)。

正如WhatsApp 顛覆了昂貴的國際通話一樣,區塊鏈支付和穩定幣正改變全球匯款。

監理:從瓶頸到突破

人們很容易將監管視為障礙,但明智的立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為穩定幣和加密市場制定明確的規則,最終可能使這些技術走出沙箱,邁向更廣泛採用。多年來, DeFi 被困在一種封閉的、循環的、「幣對幣」的經濟中。不是因為這些工具沒有用,而是因為監理機關讓它們難以進入傳統金融體系。

這種情況正改變。政策制定者正積極制定規則,認可和監管穩定幣,以維持美國的競爭力、保護消費者權益並促進創新蓬勃發展。周密的監管——例如區分網路代幣和證券代幣的框架——可以防範不良行為者,同時為合規者提供清晰的指引。事實上,即將出台的一項澄清該監管規則的法案,可能為更廣泛地採用和融入全球金融體系鋪平道路。

建構人人受益的公共產品

傳統金融建立在私有的封閉網路上。但網際網路展示了開放協定(如TCP/IP 和電子郵件),推動全球協同和創新的力量。

區塊鏈是網路的原生金融層。它們將公共協議的可組合性與私人企業的經濟實力相結合。它們具有可信的中立性、可審計性和可編程性。在其基礎上添加穩定幣,將獲得從未真正擁有過的東西:開放的貨幣基礎設施。

可以想像成公共高速公路系統。私人公司仍可建造車輛、開展業務和打造路邊景點。但道路本身是中立的,並對所有人開放。

區塊鏈網路和穩定幣的作用遠不止於降低費用。其正催生新的軟體類別:

  • 機器之間的程式化支付:由AI 代理驅動的市場自動為電腦資源和其他服務撮合交易。
  • 媒體、音樂和AI 貢獻的小額支付:只需制定一些預算的簡單規則,然後讓「智慧」錢包支付款項。
  • 具有完整審計追蹤的透明支付:使用這些系統來追蹤政府支出。
  • 無需繁瑣中介的全球貿易:以極低成本即時結算國際交易——事實上已經出現了。

區塊鏈網路和穩定幣的時代已經來臨:科技、市場需求和政治意願正形成合力,使這些應用成為現實。一項穩定幣法案可能在今年獲得通過,監管機構正在權衡將風險與正確監管相匹配的框架。就像早期網路新創公司在明確不會被電信公司或版權律師關停後能蓬勃發展一樣,加密貨幣已經準備好跨越從金融實驗到關鍵基礎設施的鴻溝,而穩定幣將引領這一潮流。

無需修補舊系統,可以重構更好的系統。

相關閱讀:穩定幣支付深度研報:重建萬億產業,開啟無邊界金融新時代

分享至:

作者:Felix

本文為PANews入駐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PANews立場,不承擔法律責任。

文章及觀點也不構成投資意見

圖片來源:Felix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關注PANews官方賬號,一起穿越牛熊
推薦閱讀
PA一线PA一线1小時前
Klein LabsKlein Labs2小時前
PA荐读PA荐读3小時前
币界网币界网4小時前
TimTim4小時前
Foresight NewsForesight News5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