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卷入“散户之战”的Citadel是谁?起底美国金融体系背后的隐形巨头

作者: 叶桢

前情:

美国在线券商Robinhood、对冲基金Melvin、Citadel以及Reddit的高管们将就游戏驿站举行听证会

Citadel对冲基金创始人:看不到加密货币的经济基础

Citadel 证券获红杉资本和Paradigm 11.5亿美元投资,估值达220亿美元

前段时间,在美国散户与机构上演的世纪逼空大战中,一家一直以来保持神秘的华尔街机构被卷入漩涡中心,成为众矢之的。

它就是Citadel,城堡资本,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也是本期节目我们要起底的重点。

A股股民或许对这家公司有些印象。2015年股灾期间,有传闻称境外做空势力是导致A股大跌的元凶之一。当时一家名为司度贸易的外资公司因账户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被沪深交易所限制交易。

司度正是Citadel Securities的全资子公司。去年,在长达五年的调查之后司度同意支付1亿美元,就涉嫌违反账户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与中国监管达成和解协议。

如今Citadel又被卷入美国散户之战。

不少人认为是Citadel施压Robinhood,对散户抱团股进行交易限制,只允许散户卖出,不允许买入,直接导致GME、AMC等股票狂飙之势戛然而止。

那么Citadel到底是谁?在这场世纪逼空大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起底这家站在美国庞大金融体系背后的隐形巨头。

对冲基金“劳改营”

Citadel创立于1990年,在华尔街这个波诡云谲的江湖里屹立了三十年之久,而它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依然陌生,可见它有多神秘低调了。

这和创始人的性格有关。Citadel创始人为肯·格里芬(Ken Griffin),1968年生人,今年53岁。

他的创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87年,还在上大学的格里芬,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26.5万美元本钱,靠着一台传真机、一台个人电脑、一部电话,在宿舍里做起了可转换债套利,还在宿舍大楼一侧偷偷安了一个卫星天线,来加速债券报价。

三年后,年仅22岁的格里芬已经赚到了400多万美元,他建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也就是Citadel。

格里芬生性多疑,他一手打造的Citadel,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犹如一座充满机密的军事堡垒。进入Citadel位于芝加哥办公室的交易大厅前,要接受一系列密集的安检,不少人对此怨声载道,从他的公司离职,要签一份异常严格的保密协议。

有位竞争对手给Citadel另起了一个绰号——“劳改营”,这里充斥着无情残酷的企业文化,,一旦分析师和交易员的业绩出现下滑,他们就会被迅速扫地出门。

与巴菲特、达利欧这些大佬不同,格里芬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极力保护自己的私生活,对外塑造的形象是热衷艺术和慈善,1999年他花6000多万美元买下了保罗-塞尚的画作《窗帘、水瓶和水果篮》(Curtain, Jug and Fruit Bowl),创下了法国印象派作品的拍卖纪录。

然而,在聚光灯看不见的地方,他悄无声息地构建起一座庞大的金融帝国。

交易领域的亚马逊

现在Citadel的业务主要分两块。

一块是起家的对冲基金业务。Citadel主打多策略基金,是对冲基金里的技术派,在关注投资价值基本面的同时,通过大量信息以及各种数学模型来分析市场,从中寻找机会。

另一块是Citadel Securities,做市业务。A股投资者对做市商的角色可能比较陌生,国内股票交易一般都是报价到交易所,由交易所撮合交易。而美股的情况不太一样,由做市商来撮合交易,甚至自己作为交易对手,来提供流动性。

简单来说,做市商手里有一堆股票,按照市场供需不断地双向报价,既报卖的价格,也报买的价格,只要有投资者报价符合,他们就随时准备买卖。也可以粗暴地把他们理解成是股票市场的批发商,通过买卖证券来保证交易量和流动性,然后靠买卖差价赚钱。

过去,做市商采用人工报价,通常被大型银行或金融机构垄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市变成一项非常量化的工作,Citadel Securities利用强大的技术背景和高频交易系统,逐渐崛起成为美国资本市场最强大的中间人。

Citadel Securities 目前可以说是做市商里的老大了。它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大的指定做市商,经手的交易额占美国整个股票交易市场的26%,占散户交易总量的47%,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散户交易是靠Citadel Securities来撮合的。

以2月22日的数据为例,美国股票市场单日交易总量为147亿股,交易总价值约6338亿美元。那么Citadel Securities单日经手的交易量为38亿股,处理的交易价值约为1648亿美元,约合一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沪深两市的成交额了。

除股票及期权外,它的做市业务涉及美债、利率掉期、信用指数、外汇交易等,为包含资管公司、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金等500多家机构客户提供流动性。

有人形容Citadel Securities是交易领域的亚马逊,通过技术实现弯道超车,颠覆行业的同时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疫情以来,市场剧烈的波动更是让Citadel赚得盆满钵满。去年的交易收入达到创纪录的67亿美元,几乎是两年前最高水平的两倍。格里芬的个人资产也水涨船高,他现在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28位,而就在几年前,他的排名还在第150位。

卷入散户之战

那么,看起来和散户没有瓜葛的Citadel,为什么突然间被卷入了散户之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月底,美国散户与机构大战正酣之际,以Robinhood为代表的几家美国券商却突然通知,对几只散户抱团股限制交易,只许卖出不许买入。指令一下,散户抱团股暴跌,散户们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不讲武德的操作一下子引发众怒,Robinhood从“散户帮手”摇身一变,成了“资本的工具”,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各种阴谋论也甚嚣尘上,而Citadel成了“阴谋论”的中心。

Citadel被认为是梅尔文资本(Melvin Capital)的股东。在这场世纪逼空大战中,梅尔文资本可以算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被散户逼到爆仓,1月亏损达53%。散户认为是Citadel Securities指使Robinhood操纵市场规则,对散户交易采取限制,以保护梅尔文资本免遭更多损失。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Citadel确实入股了梅尔文资本,不过是在这家对冲基金已经被散户暴击之后。1月底,梅尔文资本因做空失败而遭受重挫之际,Citadel和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一起向它注资了27.5亿美元的投资,帮梅尔文资本躲过破产一劫。而有些散户指责Citadel为了救梅尔文资本而让Rohinhood停止交易后来被证明只是传言。事实上1月28日Robinhood宣布停止交易,但是在之前的两天梅尔文资本就已经清空了空头仓位,停止做空GME。

但Citadel Securities和Robinhood之际确实也有关系,不过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美国散户最爱的炒股平台Robinhood是一家折扣经纪公司,提供免佣金交易,那么它靠什么赚钱呢?主要是通过出售股票和期权订单流给做市商来获得盈利。

当一个投资者在Robinhood下单购买100手特斯拉,按照美国市场的操作,Robinhood本身并不会帮投资者完成交易,而是需要把这笔交易交给最优的交易代理机构来执行,并向后者收取一定费用。比如,由于 Citadel Securities出价最优(包括价格和执行速度,散户交易成本也在2020年减少了30亿美元),所以仅在去年一季度,Robinhood来自股票和期权订单流的收入为9100万美元,其中来自Citadel Securities的收入为3900万美元,占比高达40%多。

虽然不是直接的控股关系,但也算有利益牵连了,所以在最近一场听证会上,Citadel成为了质疑的焦点。听证会上,格里芬否认曾指使Robinhood限制股票交易,说是在Robinhood宣布交易中止后才知道的。

然而,愤怒的散户们根本听不进去,而是把焦点集中在格里芬的糟糕表现上,开启了群嘲模式。

从视频上可以看出,格里芬没有看向摄像头,语速缓慢且卡顿,应该是对着提词器在读稿。有网友嘲讽他像一只遭到惊吓的小猫,也有人建议他雇一个能够把提词器和摄像机镜头对准的人,又或者是雇一个打字速度跟得上他读稿速度的律师。

对于格里芬这样一个,几十年来致力于塑造低调、高品位、慈善家形象的人来说,这样的“公开处刑”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噩梦了。

蚂蚁 VS 大象

美国散户与机构的这番较量,已经被上升到“阶级对抗”的高度。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大放水,金融资产泡沫迅速膨胀,财富分配方式也朝着更有利于富人的方式转变,有钱人轻而易举就变得更加有钱,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美国社会阶层撕裂多年积累下来的情绪和积怨需要一个出口,而Citadel刚好就站在了枪口上。

回到蚂蚁对抗大象的故事,虽然热血,但散户碾压机构只是表象,“渔翁得利”更多的还是金融和资本大鳄。

就拿Citadel来说,虽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在这波逼空大战中获利不少,散户狂热的交易对于Citadel Securities 这样的从每一笔买卖的差价中赚钱的做市商来说,都是躺赚的机会。

而Robinhood虽然打着“金融民主化”的旗号,本质上不过是以免佣金吸引散户,再把散户的交易订单交给了Citadel这样的华尔街传统势力,从后者那里获得收入。

而散户,动静再大,终究还是资本砧板上的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