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话提,这个项目非常厉害然后这个项目甩以太坊几条街,我们其实都知道是在胡扯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来反驳他,因为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评判优劣的一个标准,所以说我给大家总结了Web3 的成熟模型他不光可以用来评判Web3项目的成熟程度,也可以用来评判我们传统区块链的技术成熟度!

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判断一个项目

第一就是它的性能和用户体验,通常来讲你的性能越强你的用户体验就越好。比如说我想在区块链上看一个视频,那他这背后代表了你要有很好强的检索能力、你也要性能很强的并发能力、你还要性能很强的数据传输能力,背后需要多种多样的非常强悍的性能才能够支撑你看一个视频。

但有的适合你的性能在有限的情况之下,你也可以提升成本来提升一下你的用户体验,比如说uni它是在以太坊上的,以太坊上的性能很低那uni 要尽量满足用户的体验,那它怎么办呢它把它的gas 费设置的比较高,就确保以太坊上的节点,首先执行uni的指令。所以说这样能让uni的用户体验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

这种就是提高成本来换取一些用户体验的提升,所以说性能在这个评价体系里面我给它一个2.5分的数值。

接下来第二点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成本:成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系统运用成本第二个是生态应用或者客户支付的成本,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你这个应用能不能大规模的使用、能不能快速的占领市场!

我们都知道以太坊上的成本非常昂贵,所以说现在V神非常羡慕一些新公链,一些中心化的新公链反而抢了很多以太坊非常多的生态。因为他们客户支付的成本比较低廉,所以说逼的以太坊要向2.0转型、要向pos转型。

要把20000多个节点缩减成80—100个节点,所以说这就是为了降低客户的运行成本从而更大占领市场的一种做法!

比如说我们拿存储来举一个案例,不管是我们的传统公链还是新公链它都是做链上存储,那他的存储成本是怎么计算的,存储的单价在乘以节点数量。

也就是在传统公链当中你的节点越多你的存储数量也就相对的越高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公链也好还是新公链也好,他们都不能作为 Web3的基础设施的重要原因只一,因为存储的成本它们几乎是没有办法下降的!所以说成本这个板块我们总分也给它2.5分。

第三个就是去中心化的程度:去中心化的程度就是一个权重板块,我们把这个去中心化的程度分为5个层次

1、就是单独一组织可以切断你点连接你没有任何抗404或者是扛审cha的能力

2、第二个维度就是你有了初步的抗审cha的能力,就单一组织没有办法切断你的链接有了初步的抗404的能力。

3、第三个层次就是数据存在多个授权的组织里面,这个就类似于联盟链这样来说的话你的连接也不受单一组织的控制。

4、第四个层次就是数据存在多个不需要授权的节点在里面,而且给予适当的激励。但是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对 cpu、存储、对带宽的要求极高这种我们把它作为去中心化的第四个层次。

5、第五个层次就是数据可与存储多个不需要授权的节点在里面,也可以没有任何组织可以切断你的联系,并且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节点做出贡献给予他们科学的奖励,这些奖励是可以论证和计算的。而且对节点的核心数据的要求不高的,比如说对 cpu、对存储或者说对我们带宽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这就是去中心化的理想状态! 那在去中心化的这个板块总分值初步给它5分。

综合以上三项的总分数值就是10分。

接下来我们在拿uni 举个例子:uni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是怎么平衡的,我们都知道uni是架设在以太坊之上的所以他的性能是很低的。

但是为了照顾用户的使用体验它把 gas调的比较高所以说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一些用户体验不足。所以说uni这个性能和用户体验我们勉强给它个1分的分值。

再来看看他的成本比以太坊上的正常成本还要略高一点点,所以说从成本上我们只能给他0.5的分值。

再来看看uni的去去中心化程度以太坊的区块大小与以太坊对带宽的要求其实是比较低的。所以去中心化的程度我们可以给uni满分4分或者是5分。

这样来看uni 的综合分值10分满分计算的话它的综合分值在6分左右。

有了一套科学的评分体系,我们就知道一个项目它是否有价值,关于Web3 的技术成熟模型我后面会出一篇文章详细来介绍这个工具,让大家都能够有理有据的去评判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