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三年规划”,该规划更加详细具体的为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等顶层设计出发,落脚到六方面重点任务和五项细节保障措施。

在规划中,强调了通过试点推广等手段,促进技术成果及时转化和共享,提升我国金融科技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并且通过加大政策支持,重点支持金融科技领域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重大应用试点示范等,为中国版“监管沙盒”提供了详细可落地的政策支持和操作指引,也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出台打下基础。

经过一系列铺垫和前置程序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12月正式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即中国版“监管沙盒”,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着力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中国人民银行将北京市选为首个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在试点工作层面,北京首先积极响应“监管沙盒”项目,于2020年1月公示了首批经过筛选的6个拟入盒项目,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3月公示审核通第一批创新应用完成登记,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项目从启动到落地实施,总共耗时仅3个月,体现出北京市试点良好的金融科技创新环境和高效的筛选、评价和意见征求机制。

以下是正文:

文章选自:《中国“监管沙盒”创新与实践报告》—毕马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