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软件公司到“比特币金库”
时间回到2020年,MicroStrategy由一家无聊的软件公司,摇身一变成为“比特币企业金库”。
-
截至目前,他们持有 58.2万枚BTC,价值超过 610亿美元
-
听起来是信仰,但背后是:
➔ 债务+杠杆+股东稀释
这不是“比特币最大化主义”,这是金融工程+市场泡沫的组合。
2️⃣ 他们的游戏规则:循环融资
-
增发股票或发债 ➔ 买BTC ➔ 公布消息 ➔ 股价上涨 ➔ 继续融资 ➔ 重复
这不是投资逻辑,这是金融循环。
而且他们刚刚又通过**“ATM计划”批准了10亿美元增发额度**,准备持续稀释市场。
散户以为“利好”,实际上你正在被悄悄稀释股份。
3️⃣ 危机的导火索:平均持仓成本
-
MSTR的BTC平均成本:约7万美元
-
一旦BTC大幅跌破这个成本线,他们的账面资产将极速缩水
-
目前账面未实现损失已高达59亿美元
口号再响亮,审计师和债权人也不会买账。
4️⃣ 会不会真的崩?风险正在积聚
-
新会计准则 ASC 350-60 要求他们必须按照公允价值披露资产浮动
-
无法再隐藏亏损,每次BTC下跌,都会直接击穿利润表
5月,部分股东已对MSTR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隐瞒波动性风险,却还在高强度增发融资。
5️⃣ 他们到底是什么?
❌ 不是传统软件公司
❌ 不是合规比特币ETF
✔ 是一个靠市场情绪和推文驱动的BTC投机型上市公司
ETF资金正在流向更合规、透明的BlackRock IBIT等产品,MSTR的角色正在被边缘化。
6️⃣ 如果真的崩盘,会发生什么?
-
MicroStrategy持有的BTC约占全球流通量的2.77%
-
一旦被迫抛售,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次抛压事件
没有对冲,没有预案,整个BTC市场都将为此买单。
更糟糕的是:
他们已经“教育”了一代散户,把“我们又买了!”当成信仰口号欢呼。
但真相是:你不是在前排等机构进场,你正好是他们的退出通道。
7️⃣ 标准普尔、渣打银行等机构已发出警告:
-
BTC只要跌至8.7万美元以下,可能引发强制平仓潮
-
MicroStrategy破产 → 连锁反应 → 加密市场信任危机
届时,不止MSTR,任何考虑将BTC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公司都会被吓退。
✅ 总结:泡沫还没破,但火药桶已经点燃
MicroStrategy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恶棍。
它是加密市场中最大的风险因子之一。
-
如果你持有BTC,你必须清楚:
你和他们的命运,已经被绑在一起。
别再只看“买了多少BTC”的推文,去读财报,去理解数据,去警惕风险。
真正的信仰,是了解风险后的理性参与,不是盲目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