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eg


文| 小湃常明星 來源| PANews

 

“那個融資100億,意氣風發的90後,如今飛機都不能坐了。”欠供應商巨額債務未還的ofo創始人戴威已經被列入“老賴”名單,限制飛機、星級賓館等消費。戴威的心情可能比在互聯網金融中心大樓下排隊等待領取押金的用戶們更“涼涼”。

 

12月21日,ofo的在線排隊退押金人數已達超過1200萬,現場到ofo北京中關村總部尋求退押金的人也越來越多。


屏幕快照 2018-12-24 下午5.38.34.png


STO“輸血”?

 

一切都源於“缺錢”,ofo正四處尋求資金紓困。

 

上市被視為一種途徑,據《財經》報導,ofo在尋求上市的機會,此外一部分供應商同意債轉股,解決了部分資金問題。

 

區塊鏈也是一種融資渠道。據界面新聞報導,戴威也曾考慮過通過發行STO來為ofo募資。通過STO是指將ofo的金融資產或者權益資產代幣化融資,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等權益類資產,轉變為鏈上數字資產進行融資。

 

然而,對資金需求迫在眉睫的ofo可能等不及STO的輸血,業內人士告訴PANews,“目前在美國等地獲得批准STO時間週期很長,還需要支付高昂的法律合規費用,而在中國,STO和ICO一樣被視為非法證券融資。”這意味著目前STO目前是個“窄門”。

 

也許目前來自區塊鏈領域的資金援助,就只有波場創始人孫宇晨承諾幫ofo退還的一萬個用戶押金。

 

12月19日下午,孫宇晨發博文表示,出於個人原因,願幫ofo退一萬個用戶的押金。據了解,戴威與孫宇晨同為北大畢業,在2017年9月, 戴威與吳忌寒和薛蠻子等人還共同參與了波場TRON的私募階段,為波場的投資人。 靠著波場私募,戴威應該也收益不菲。

 

 

發幣救命?

 

去年7月,ofo進行了7億美元巨額的E輪融資,彼時還是意氣風發,瘋狂鋪設廣告。據界面新聞,在與投資方之一滴滴的關係出現裂痕後,2017年9月,ofo也改變了擴張策略,轉而收縮控製成本。在2018年3年,阿里巴巴領投了ofoE2-1輪融資8.66億美元,然而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變現途徑,這些資金並沒有完全解決ofo的資金困境。

 

其實ofo早已經有過數字貨幣方面的動作。今年三月底,在ofo新加坡app的界面內惊現“立即騎行,獲取GSE代幣!”的活動廣告。廣告詳情介紹,GSE是一款基於以太坊的虛擬代幣,由ofo的合作方GSElab發行,是一種將共享經濟和區塊鏈技術結合起來的代幣。用戶可以通過騎行獲取GSE,多騎多得。 GSE不僅可在多種場景下使用,而且還能與其他數字貨幣交換。

 

當時,ofo在官方回應中否認了ICO的說法。活動是由ofo與GSElab合作的,且只在新加坡市場上線。活動主要目的是鼓勵用戶更多采用騎行這種綠色的出行方式。

 

PANews通過非小號查詢得知,GSE代幣在今年6月上線了gate.io交易所。發行價格為0.00639美元,上線兩個月左右即跌破發行價。截至12月21日,GSE的價格已跌至0.002美元,跌幅近60%。

 

很明顯,ofo的“騎行挖礦”到現在是不了了之了。其實在這之前,ofo還疑似嘗試過直接“發幣”。

 

據觀察網報導,2月8日,根據以太網區塊瀏覽器顯示,一款名為ofochain的智能合約上線並處於測試階段,疑似ofo將要進軍區塊鏈。坊間傳聞,該區塊鏈發行基於ERC20的代幣,Token總額達1億元。同一時間,“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在某私人群中表示,“ofo正在籌備ICO”。對此,ofo給出回應:該消息純屬“空穴來風”,ofo並沒有在做區塊鏈。

5.png


 

ofo的區塊鏈暢想

 

在ofo資金最困難的階段,傳出它進軍區塊鏈的消息,不能說這完全是巧合。或許ofo早已有了“低調嘗試”區塊鏈融資的想法。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也曾公開表示,戴威多次與其討論“ofo區塊鏈化”的,但不一定發幣。

 

撇開ICO和發幣融資不談,代幣化的確是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ofo如果創造出自己的Token,無疑會對ofo單車的運營與用戶管理產生不小的影響。這種影響至少有兩個方面:第一,用戶的押金將換取相對應的Token,而不再是資產抵押的形式被ofo保管。用戶根據手裡的Token在獲取一些額外的使用特權時,成功的從單純的用戶變成了投資者。第二,通過Token能夠更好地設置獎罰規則,約束用戶行為,讓單車管理變得簡單有效。

 

此外,據新浪微博前架構師王淵命近日也撰文為ofo支招,運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實現非協作式退款提現機制,把充值資金託管給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比如銀行),然後用戶退款的時候直接和銀行交互,無需商家協作。

 

“實際上我個人也挺願意用這點押金去支持創業者,但關鍵問題是企業拿了用戶的押金去創業,而用戶有什麼收益呢?成功了收益是創業者的,失敗了用戶的押金都沒了。至少要明確告知用戶這算作投資,做到風險收益對等才行。”王淵命也提到,這樣規模的股東是當前公司註冊機制無法承載的,肯定需要組織以及金融模式上的革新,當然這就屬於另外一個話題了。

 

只可惜,ofo一路以來的決策失誤已成定局,“救火隊員”還未暫未看到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