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點突破到全面開花,技術浪潮進入發展深水期,融合成為新的趨勢和要求。  

近兩週來,多個行業的全國性建議下發,均提到了新技術融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銀保監會發布了新修訂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發改委等四部委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都提到了要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鍊等技術融合應用。

舊的商業體系在逐漸瓦解,新的市場秩序逐步建立。全國自上而下,各個行業,用新工具,新要素,新能力對產業各個環節迭代升級的運動正在開展。技術引領之下,商業的風口從人口紅利的市場導向,轉向創新競爭的技術導向。  

從縱深走向連橫

60餘年前人工智能的逐漸興起,前沿科技創新已經走過了一個甲子,其中區塊鏈集結了密碼學等多種技術,是一位後起之秀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會議上,幾位高校教授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基於大腦神經元的建模,用數據建模機器大腦 ,最初希望通過計算機程序進行棋類游戲。直到1997年, IBM公司的深藍Ⅱ 計算機戰勝國際象棋大師。

1961年,美國科學家約翰·麥卡錫( John McCarthy )提出了可以像使用水、電資源一樣使用計算資源的構想。雲計算逐漸演進成為可以實現靈活調配計算、網絡、存儲、應用和服務等一系列資源,從而達到資源利用率更加優化的一類計算模式。一直到2005年,美國亞馬遜公司第一次真正開啟了商業化的雲計算服務。

1990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群程序工程師,喜歡在工作後到樓下自動販售機購買可樂,但是經常因可樂被售罄而白跑一趟。因此,他們把販售機連上網絡,並編寫了一套程序監測販售機中可樂的銷售情況,甚至可以了解可樂是否是冰的。這個故事被視為物聯網起源而廣為流傳。

2008年,匿名人士中本聰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白皮中, 67次提到了區塊 27次提到了 ,儘管並沒有直接提出區塊鏈概念,但這一比特幣底層技術隨後被稱為區塊鏈而普及,並按下了這台信任機器的開始鍵。

技術發展的早期,各自沿著自己的路徑進行技術攻堅,挖出一道道科研深壑 ,卻逐漸發現,這些新技術都在圍繞著數據要素。

從數據的角度來看,物聯網旨在低成本採集數據,人工智能可以迅速處理數據, 5G實現低成本海量傳輸數據,雲端可以有效的存儲數據,區塊鏈則能保證所有環境數據從採集到傳輸到存儲到使用的真實性。而某個技術的單邊作戰,就無法確保整個環節的安全和高效,例如如果在數據採集、傳輸環節出現了問題,無法為人工智能餵養正確的數據,那們人工智能也無法輸出出有效的結果。而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如果沒有別的環節參與把數據上鍊,也將是空中樓閣。  

基於數據的應用從傳統農耕,逐漸拓展到交通、能源、金融、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數據種類也從最初的簡單計數發展到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

各種物聯網傳感器,也將生產生活環節的信息數據化,萬物互聯的數據化開啟了數字化時代。

技術各自為戰的邊界被打破,再結合各個行業應用,一條條深壑互鏈成星期羅布的棋盤。

正如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博士所說:“區塊鏈作為一個基礎技術,要真正地走向應用,發揮出應用方面的最大價值,必須來一場各種技術的集成創新。”

從人與人的連接到物與物的管理

技術的破圈融合已經應用在中國廣袤的產業中。

2019年內蒙古的牧民為自家養殖的牛帶上了防拆項圈,這其中記錄了牛唯一的標識身份,在入欄期就記錄了牛的重量、注射疫苗等信息。在養殖過程中,項圈、高清攝像頭、電子圍欄、智能稱重,生成實時監控數據,而到了出欄期,則會校驗項圈,驗真數據。

物聯網讓牛群從實物資產變為了生物資產,而這一過程中所有的這些信息都被上傳到區塊鏈上進行存證,從而確保數據值得金融機構信任。萬向區塊鏈與聯通物聯網公司搭建的這一智慧畜牧公共服務生態平台讓牧民們順利地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這便是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融合應用在產業中的典型案例。

物聯網連接的物品可以自動採集、記錄其本身,或者周邊發生的情況,並自動上傳至網絡或遠程服務器。區塊鏈在全流程確保數據的真實可信任。如今,產業發展正從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發展到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和管理。從to C轉向to B

有研究機構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將存在220~500億個物聯網設備, 2030年物聯網傳感器將超過100萬億個。相當於每個人身邊就會有1萬個傳感器,在感受你周圍的環境和個人行為。線下場景,正在源源不斷的產生新的數據。這些線下的場景和數據是有待開發之地,巨頭尚未深耕和壟斷,這成為未來有想像力的商業富礦。

這同樣意味著,技術的融合未來會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和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

告別邊際遞減,融合彎道超車 

傳統產業歷經幾十、上百年的發展,如果仍舊按照如今的發展思路,將長期處於邊際效用遞減的狀態,也即大量的投入,並無法帶來同等的回報。

在知乎上曾有人發問, 現在手機的參數越來越變態了,到底能有多少人真正需要這樣的性能?手機發展陷入怪圈了嗎?

魅族科技原高級副總裁李楠回答到: 不是手機的發展陷入瓶頸了,是個人計算設備的科技發展陷入瓶頸。個人計算設備從家庭到個人的普及基本完成。基於電力、芯片、通訊網絡的互聯網,都已高度發達。所以,參數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科技進步的邊際效用遞減正越來越明顯。 他還補充到,殘餘的技術,諸如電池技術的進步實在太難突破,瓶頸十分明顯。鏡頭本身的技術進步也非常有限,並非貼個徠卡LOGO就能解決光學問題。

汽車製造也同樣如此,肖風曾舉例到,奔馳、寶馬100多年來遵循著牛頓物理學的原理,做出汽車裡最有價值的馬達。在最近的20年,即使投幾十億美元,繼續優化馬達的能效,也只能讓它提升1% ,但這對於用戶來說無法感知。所以如果你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繼續研發馬達,提升能效比,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這些年,以數據為養料,汽車領域迎來了無人駕駛新的革命。電動車拋棄了傳統的馬達,從軟件性能重新定義了汽車。而未來,結合車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的車企,才能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

或許未來,那些沒有融合這些新技術的車企,可能與諾基亞一樣,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被市場所拋棄。

融合之下,傳統某技術+行業 ,帶著技術尋找場景簡單結合的做法將被拋棄。需要轉變為諸如汽車*區塊鏈*物聯網*”這樣的深度產業賦能。

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一種分佈式的治理架構,將在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中,提效降耗,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而全球各國的區塊鏈技術極客與應用先鋒們正在如何進行這場融合創新?優秀的開發者們如何將智慧落實到融合應用?

1023日28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區塊鏈國際週( www.blockchainlabs.org )再度回歸,為業界奉上區塊鏈新經濟融合創新的智慧盛宴,全球領先的科學家們將帶來國際一線的應用成果。

黑客馬拉松( 10.23-10.25

每年的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都會結合行業熱點給出競賽主題,並彙聚多位優秀區塊鏈開發者,進行競賽交流。今年的黑客馬拉松將繼續作為國際週重磅預熱環節,召集全球優秀的區塊鏈開發者和愛好者開展精彩緊張的腦力角逐。  

本屆大賽緊扣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融合創新的主題,以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地區為應用場景,設置了區塊鏈技術在北外灘創新生態港建設中的應用這一主命題。期待參賽者們探索區塊鏈與5G AI IoT等新基建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為將北外灘建設成最美城市會客廳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

探索區塊鏈與社區治理,區塊鏈與電子政務,區塊鏈與樓宇管理、樓宇經濟,區塊鏈與城市管理,區塊鏈與智慧養老,區塊鏈與智慧黨建

北外灘通過聚焦新技術打造了金融、航運、 5G全球創新港等一批經濟發展新亮點。在數字化時代,如何在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更多場景持續打造行業標杆?如何創新升級這座“最美城市會客廳”?參賽者可從區塊鏈+新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 5G 、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的角度出發,結合金融、航運、教育、醫療等具體場景,為北外灘創新生態港的建設提供一份完整的解決方案,助力打造北外灘都市發展新標杆。

開放日( 10.26

開放日當天,除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籌辦的各類小規模主題研討活動之外,還將供同行自由組織參與相關交流活動。作為觀眾,在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開始的前一天,你可以在同一個城市,參加更多的行業交流活動,獲取更多機遇!作為行業同仁,你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與更多人分享你的技術和應用,獲取更多關注!

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10.27-10.28

區塊鏈作為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中的一種,能夠讓我們低成本、高效率地信任數據,因此近來的行業發展呈現出了“跨界組合”的趨勢,其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創新,被不斷地提起和探討。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將以“融合創新”為主題,邀請技術領袖、專家學者、各行業精英代表等,共同探索區塊鏈行業的新融合、新成果、新動態、新理念,推動區塊鏈大規模商業應用的落地,讓技術真正造福於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