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崩才是元宇宙的必然

作者丨司馬徒林使馬之人評論屍

編輯丨評論屍使馬之人

行了,是時候來聊聊這個讓Facebook 丟下臉面的東西了。

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0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Facebook Connect 開發者大會上,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創立於2004 年的Facebook 正式更名為“Meta”——也就是“元宇宙(Metaverse)”的那個“元”。

靴子落下來了。不要面子的小扎,篤定要玩一把新概念給SNS 續一波命了。

Facebook 的更名似乎對元宇宙概念來說並不是好事,它甚至是某種象徵,它給了火熱近一年但至今仍然沒人能解釋清楚的元宇宙概念澆了一盆冷水。

隨著更名事件在中英文世界刷屏,除了極端的技術樂觀主義者,人們普遍對元宇宙的批判大過了期待。在微博和Twitter 上元宇宙成了許多段子嘲諷的對象。但正如沒人能說清楚什麼是元宇宙一樣,就連批判元宇宙似乎也無的放矢。

畢竟,你似乎是永遠打不敗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新東西。

本文共19572 字,大約需要閱讀35~50 分鐘。先上結論,我們認為:

元宇宙=2010 年代的過時技術風口+1990 年代的複古科幻概念+08 年次貸危機般的金融創新。

1

元宇宙中無創新

扶不上牆的VR

去網上搜一下,你會發現不同機構畫的行業圖譜差異巨大,但他們都有一個特徵:囊括了過去5 年吞噬了大量融資,但市場化失敗的技術。

VR 幾乎是這一特徵的代表性技術,其次是去中心互聯網,其它的後面我們也會稍稍談到。

以扎克伯格為代表的“元宇宙”新貴,紛紛把VR 視作metaverse 的入口。儘管在演講和PPT 中留下了“其它設備也可以接入”的後手,但有“沉浸感”這個大前提擺在前面, VR 對元宇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如今提起VR,許多人的直觀印像不外乎就是“昂貴”和“眩暈”,以及“複雜”衍生的“吃灰”。自從2016“VR元年”的泡沫破滅之後,整個VR 行業馬上陷入了緩步增長苟且偷生的過冬狀態;那麼,在這種狀態下撐過五年苟活至今的主流VR產品,真能撐起畫餅大過天的“元宇宙”嗎?

答案並不樂觀。

首先要明確一點,從VR 由熱轉冷的五年時間裡,諸如“VR 眩暈”以及“VR成本高昂”的唱衰論調,都屬於典型的以訛傳訛:

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抱怨VR 讓自己天旋地轉,原因不外乎就是一上來接觸了粗製濫造的VR 手機盒子、連接VR 設備的PC 配置不足導致畫面卡頓掉幀、用站姿而非坐姿進行體驗以及早期VR 設備確實存在的舒適度缺陷(後文詳述);

至於硬件成本,在過去5 年更是隨著VR 一體機的普及不斷下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