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ordi Alexander

編譯:TechFlow Friends

第一章:關於生命、宇宙和萬物的終極問題的答案

我聽說你想學習如何在龐氏宇宙的未知水域中航行!

既然你已經走了這麼多光年才來到這裡,我就直奔主題吧:

你所尋求的終極問題的答案是(-4,+2)。

這個博弈論符號代表了一項互動的結果——(X,Y)代表著玩家1最終得到X,玩家2得到Y。

事實就是,如果龐氏騙局中的有一個玩家最終獲勝,另一個玩家就會損失更多。

簡單地說,龐氏騙局每賺取2台蘭博基尼,就要從空手而歸的人那裡吸取更多的入場券。

集合資源的博弈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它在挖掘我們人類的基本需求這方面變得越來越高效了。

人類都渴望成功,渴望屬於一個社區,渴望成為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

隨著我們進入web3.0時代,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得金融化和代幣化,這些機制只會變得愈加複雜和奇怪。

複雜性正是騙子最愛的武器。一場博弈中需要投入的時間和掌握專業知識越多,人們就越容易被騙子矇騙而產生自己能贏的錯覺。

因此,快係好安全帶坐穩吧,我們將在龐氏宇宙中進行一場超高速的遊覽,探索龐氏宇宙的“三大基本定律”。

第二章:龐氏宇宙的三個基本定律

在熱力學中,“孤立系統”描述了一個與環境完全隔離的系統。

我們由此引入“孤立的投資系統”的概念:

純粹以產生貨幣回報的期望而進入一個協議的資金。

如果要形象點的說明,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由8個人組成的撲克桌。

如果其中4個人是在那里工作的職業選手,另外4個人是為了社交和娛樂,那麼這個桌子就是一個開放系統。

但如果把8人都是職業選手,那麼這張桌子就是一個經濟上孤立的系統。

龐氏經濟學的第一定律:

一個孤立系統中的資金量可被移動,但它不能比投入的資金增長得更多。

一個經濟上孤立的系統不能創造貨幣,它只能重新分配投入的貨幣。因此,雖然它能產生贏家,但這種取勝只能是以其他參與者的損失為代價。

零和遊戲可以有一些合作的地方,人們會聯合起來對抗他人,最後變成飢餓遊戲。但最終他們還是對立的,會變成玩家之間的廝殺,無名氏對無名氏的戰爭。

如果考慮到隱藏的成本時,那這就不只是零和遊戲了,而是負和遊戲。

龐氏經濟學的第二定律:

孤立系統中的熵損失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交易費用;套利機器人和三明治攻擊潛伏在我們四周,意圖吸走價值;高昂的挖礦成本;潛在的代碼漏洞。

光是操作系統的成本就會不斷增加......

...而這一切甚至還沒有考慮到創始人有沒有留了將錢重新分配給自己的後門。

隨著時間推移、成本不斷堆積,玩家能贏得的資金越來越少。在撲克遊戲的例子中,如果他們持續玩得很久,賭場的抽頭就會越來越高,最終桌上的所有錢都會被賭場拿走。

隨著系統中的損失不斷增加,我們得到了最後一條定律。

龐氏經濟學的第三定律:

隨著系統中的貨幣量開始減少,系統的活動也隨之下降到零。

缺少足夠的新鮮收入的話,一旦火箭的動力耗盡,死亡螺旋就開始了。人們失去了對未來財富的希望,風聲四起,社區和思想份額都會陷入螺旋式下降。

這種死亡漩渦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才會出現,但最終隨著龐氏騙局的規模越來越大,它就需要成倍增加的資本來維持這場博弈的進行。

一旦某個龐氏騙局發展到數十億美元的規模,它僅僅為了維持系統的有機損失就需要依靠大量的新加入者,這就產生了一個難以克服的引力。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我們在DeFi協議分叉領域已經無數次看過這種演變了。它們除了標識和新鏈之外並沒有增加任何特別有用的東西,它們進入了龐氏循環。流動性挖礦的積極獎勵逐漸吸引用戶進行耕種,增加了鎖定的總價值(TVL),勢頭得到了發展。

但如果沒有開放的系統流入,它們最終的解決還是死亡螺旋。下一站是哥布林鎮:

第3 章:首要原則框架和常見問題解答

每場博弈的基本結構都是相同:

1.開場:人們把錢集中在一起;

2.中間部分:切碎和移動金錢的機制;

3.收場:匯集的資金被重新分配,決定贏家和輸家。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中間部分是心理問題發生的環節。所以忽略這個部分,直接進入最後的“收場”環節。

無論您是進入金融農場的未來還是通過跳舞賺取web3.0革命,都該問問自己:

“誰將成為為投資者提供回報的恩人,他們有什麼充分的理由選擇這樣做?”

合法的項目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們會解釋項目所涉及的執行風險,使得潛在的投資者對其具有一個透明的理解,從而做出決定。

與此同時,現代的龐氏兄弟已經學會了用模糊的循環邏輯說話的藝術。當面對這個問題時,他們會不斷地回到心理學的機制上。

以下就是純粹的騙局和'社會龐氏騙局'的常見(且缺少想像力的)劇情。

騙局:我們有一個秘密系統,通過超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交易/採礦/Mumbo Jumbo產生高收益。但不要問它是什麼,因為它是專有的秘密alpha。

社會龐氏騙局:我們就像比特幣一樣,但由於我們有卓越的設計,我們將取代美元成為“儲備貨幣”,而比特幣會失敗。

雖然這些故事可以成為偉大的營銷口號,但將這種alpha提供給公眾或是全世界都決定用“XYZ屎幣”來過生活,這種故事顯然看起來就是不真實的。你如果有一個龐氏騙局的探測器,它在這些情況下肯定會發出最大聲的警報。

搭便車常見問題1:如果它不是黑白分明的,該如何考慮龐氏騙局的程度?所有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不都是龐氏騙局嗎?

事實上,龐氏騙局有一個滑動的尺度,它按從最差到最好的順序分為4個級別:

公開的騙局:創始人一直在謀劃拉人頭;

加密貨幣龐氏騙局(CRYPTO PONZI):以實現真正的效用為目的的,不真實的、混淆視聽的計劃;

有可能從假變真(MIGHT FAKE IT TILL MAKE IT):有收入,但他們受到很大的激勵,仍在努力實現足夠的護城河以撤銷一些激勵。

不是龐氏騙局:存在護城河,且能產生可持續的收入。

搭便車常見問題#2:像$DOGE這樣的memecoins在光譜上處於什麼位置?

Memecoins也是一種龐氏騙局,但不是惡意的。由於每個人一般都是在開玩笑,他們可以被視為願意投資並從備忘錄的社區中獲得娛樂價值。你甚至可以更進一步理解為:

哈哈,這是個搞笑的meme(梗)。其他的人可能也會喜歡它,它可能會流行起來! 此外,其中一些人可能是有錢有勢的鯨魚,並決定花費資源來為硬幣創造真正的效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硬幣被稱為DOGE。

例如,$DOGE的持有者可以打賭Elon會用他的錢來和為持有者創造價值,以換取他的日常LOLs(大笑)。

搭便車指南常見問題3:如果第一定律是真的,協議機製本身不產生金錢,那麼它怎麼能支付收益率?其中一些人說他們甚至能夠維持50000%的年利率。

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明白協議以自己的代幣支付的收益率具有誤導性。

協議的價值保持不變,為Y代幣*V每代幣價值。

把它想像成一個面積恆定的長方形,你可以增加長度,但寬度將按比例減少。每個代幣的價值就是以相同的速度被這樣稀釋了。

每天10%的年利率(一年3660%)使每個硬幣的價值以同樣的10%/天的速度減少。 The Smart(er) Coin 遊戲就展示了這種具有破壞性的效果。

人們最初以6美分購買的硬幣,最後只剩下不到100萬分之一的價值,價值都被高額的年利率稀釋掉了。

然而,高APY允許的是《魷魚游戲》那種玩家之間的廝殺,誰先賣出並降低價格以匹配V,就可以從其他用戶那裡獲得的新價值。

搭便車指南常見問題4:但是,如果沒有人賣出而造成價格上漲呢?這不是在增加市值嗎?

確實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市值對於被操縱或被緊握的代幣來說不是很好的衡量標準。如果流動性低,它的價格很容易被人為地保持在高位,同時泵送供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可以這樣做的。

下面是(慷慨地假設沒有熵)零和的版本:

但是,這始終是一個賣出是主導策略的遊戲,除了(賣出,賣出)之外,任何其他均衡都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穩定。

兩個不賣東西的用戶之間存在(3,3)結果的唯一可能方式是加入一個更大的傻瓜作為第三個玩家。

(3,3)是假的。

(3,3,-6)可能是真的,但不應該受到讚揚。

第四章:救贖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給效用下一個非常廣泛的定義,那麼協議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退出隔離投資系統並引入效用。

有些是比較可疑的,但如果一個龐氏騙局決定放棄它的暴徒做派並轉為合法,以下就是退出路徑。

賭博娛樂:實體賭場和網上賭場的盛行,證明了願意用貨幣EV換取有趣的投機體驗的人的龐大市場。讓PvP的動力足夠新鮮和有趣,他們就可以成為可持續的項目。

社區和meme(梗):創造一種歸屬感,讓人們最終願意為之付費。有趣的內容會進一步增加這種機會。 NFTs有可能是這方面的最佳設計。

慈善/捐贈:如果人們相信這個項目對世界有好處,他們可以做一個“金錢->感覺良好的慈善”的交易。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個未經證實的代幣模式,但它在某些時候可能會發揮作用。

投資計劃:將龐氏騙局中的資金匯集成一個分散的對沖基金/收益聚集器/風險投資基金。雖然商業模式本身已經得到了驗證,它如果作為一個起點,從不同的結局轉為投資計劃,就會留下許多需要回答的問題,並讓人們停留在其中。

將注意力分組並出售:時間和注意力是最終的稀缺品,而現在有成千上萬的協議/產品同時在競爭人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它越來越有可能實現貨幣化。

虜獲足夠的用戶之後,一個協議就可以嘗試通過將他們包裝成可銷售的產品來獲得開放系統的收入。

新的協議會給他們的第一批用戶提供流動資金開採獎勵,以引導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獎勵可以被直接歸於協議。

在web2.0中,如果你不為產品付費,你就是產品。

在web3.0中,如果你不為你的注意力付費,別人就會抓住你的注意力並為其付費。

原文鏈接: https://medium.com/@game_theorizing/of-smoke-and-mirrors-part-1-117c1f92e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