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Alyssa

文|Chyu 編輯|Tong 來源|PANews

在進入區塊鏈行業前,BitMax 交易所創始人兼CEO George Cao是一名資深量化交易員,自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後,他一直在華爾街從事量化交易和風險投資工作,先後任職於騎士資本和巴克萊銀行,在紐約量化交易圈子裡建有豐富人脈。因此在17年接觸區塊鏈時,George選擇從量化交易的角度切入,考慮用自己熟悉的量化交易策略在區塊鏈領域發揮作用。

“當時比特幣價格漲得很高,波動很大。幣市的情況比較混亂,交易所常常死機,盜幣行為猖狂,手續費特別高,還常出現與客戶搶單的行為,很像股票市場早期,需要參照成熟的金融市場的架構進行規範。”近期,George在紐約總部接受PANews專訪時回憶起最初進入區塊鏈行業的感受。

從提供諮詢服務入場,在經過一段時期的試水後,George和他的團隊決定創辦自己的交易所。

“最早開始做量化交易,面對的就是比特幣。交易所最早用Coinbase,後來用幣安,但兩個平台都不太順手,尤其是交易費用和技術支持在我們看來都不太合理,決定創立BitMax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1. 排隊申請監管牌照

身為挖礦交易所,George透露,BitMax約有90%的交易量來自挖礦交易。而用戶量最新數據顯示,BitMax的越南用戶數量最多,接下來是印度和中國;中國交易量最大,占到40%左右,緊接著是韓國、俄羅斯、土耳其等。他還介紹道,面向美國用戶的交易所下個月將正式上線,據悉該交易所獨立於BitMax。

問及越南用戶數量居榜首的原因,George與其團隊皆感到“疑惑”。 “我們沒有採取特別的措施,市場宣發和社區維護的戰略並沒有變化,自始至終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因此不清楚為什麼越南用戶數量會在近期出現大幅增長。”

雖然BitMax在越南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熱度,但他卻稱並不會利用這波熱度。 “戰略上的東西最好不要輕易調整,戰術上即使錯過一些熱點也沒關係,我們經常錯過一些戰術熱點,但顯然沒有因此損失什麼,所以短期內不會針對用戶數量的變化而調整長期戰略。”

關於BitMax在美國上線交易所的問題,George詳細說明道,由於美國監管一向嚴格,因此該交易所上線後在一段時間內將只提供主要幣種對美元的交易,其他衍生品暫時不上線,相關牌照仍在申請中,所需時間仍不確定。

“申請普通券商牌照需要9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涉及數字資產的話就不好說了。目前我們已經提交了申請,但基於整體監管政策等因素,SEC尚未給任何一個帶有數字資產屬性的項目批准牌照,我們也在等待隊列中。當然,如果一旦有項目獲批,包括BitMax在內的其他機構就會陸續拿到。”

2. “不會成長為一個暴利交易所”

有關創建BitMax的初衷和未來佈局,George表示,雖然不少人做交易所是為了賺大錢,但BitMax的出發點是想要建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BitMax目前大部分利潤是返還客戶,在海外的認知也是面向普通人的交易所,未來也不會成長為一個暴利交易所,並且團隊希望能夠領導整個加密貨幣交易所行業從暴利的定位中退出來,變成正常盈利但不暴利的行業。

他還介紹道,從上期規劃上看,BitMax會佈局券商、資管和交易所,橫向看會佈局美國法幣交易所,整個市場未來的趨勢是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法幣交易所;從產品角度講,BitMax除了目前的現貨槓桿外,還會推出波動率產品比如期貨。

George認為,長期來看交易所的功能會退化成一個純粹的交易撮合端,大量的用戶會在券商端,包括錢包、託管、對接理財等,都應留在券商端,這將是長期的發展方向。

3. 殺雞取卵式盈利模型不可取

針對今年以來大熱的IEO,CeterisParibus近日統計了各大交易所平台IEO回報率的平均值,其中,BitMax約為70%。而George卻表態,BitMax目前沒有這個傾向,“IEO涉及法律風險較高,對此我們持小心謹慎的態度。”

然而,BitMax確實曾幫助兩個項目做公募,當時外界都傳言這是IEO,George對此進行了澄清。他表示,公募實際發生地點在項目方自己的網站上,BitMax只負責收集數據,資金最終隻流入項目方。

他特別指出,如果交易所想要幫助項目進行具有IEO性質的公募,必須要保證募資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保證是為了達到市場營銷目的而進行公募,而不是真正為了融資,尋求大量資金進入,否則就是“殺雞取卵”。他還強調,公募不宜過於頻繁,因為整個市場中的資金是有限的,製造出這種熱點,勢必導致其他項目受到的關注減少,相當於讓有限的資金從其他項目中抽出統一流入某一個項目,會對其他項目的幣價帶來很大影響。

“所以我們認為,本著對整個行業負責的態度,交易所應學會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算清交易所能承受多少項目,或者多大規模的項目,而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

4. 去中心化交易所難成主流

近期,有交易所開始推AI概念,George卻覺得目前沒有必要,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其實股票市場中出現的所謂“AI”,只是簡單的數學模型。 “我們有看到每股大概70%的量都是由機器人下單程序下單的,但這些並不是真正的AI。”

直到近兩年,由於用戶數量增長帶來擁擠問題,才導致數學模型的複雜化,因而可能出現複雜的非線性機器學習模型。 George認為,大家所熱切討論的AI或許就是說這些機器學習模型,但幣圈目前遠不到使用這類模型的時候,大數據分析和簡單的統計模型已經足夠。

關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概念,George認為不會成為主流。 “會繼續存在,但用戶量和交易量都不會超過正常交易所。一方面是技術問題,另一個是管理、項目方對接等的問題。”他表示,交易所本身是需要強監管的,因為涉及到巨大的資產數量,必須保護用戶的利益和安全,也必須確保上幣的項目質量等。先前BitMax在上幣時均會在社群分享客觀的項目信息,如有信息無法求證,也會如實向用戶告知交易所無法取得該項目方相關信息,揭露後交由用戶進行判斷。

“徹底的去中心化其實是一種完全公平環境下的不公平。如果沒有中心來進行盡調,進行信息公示,來對交易負責,會出現大量虛假信息,危害用戶資產安全。”George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