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疫情讓不少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著生存挑戰,而供應鏈頂端的大型企業也難以避免受到影響。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暴露出了巨大的缺陷。

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加速了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運用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新型金融服務成為趨勢。區塊鏈作為新一代的技術支持,以其共識和不可篡改的優勢,很好地解決了多點之間相互信任以及利益分配的問題,對於供應鏈金融場景下解決中小企業信用自證和融資問題具有先天優勢。

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顯示,供應鏈金融是一個新興的、規模巨大的存量市場。根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我國供應鏈融資市場規模高達10萬億元,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爆發式增長,到2020年將達15萬億元。

本期“不得了”對話,鏈得得特邀區塊鏈行業專家,討論區塊鏈如何助力中小微企業高效融資。

對話嘉賓:

眾安科技副總經理楊聖

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潘海洪

主持人:

鏈得得“大文觀鏈”主筆馬文佩


精華摘要: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

1.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現有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存在四個問題:信用傳遞、加密隱私、合約履行、信息造假。

2.當所有的數據長久以往有時間戳的在一套系統上不可篡改的被存儲下來,它的數據價值是很大的。並且,這個數據長期以往被存在平台上,未來有可能脫離中心化去做。

3.公認的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比較好的一個應用方向,比其他方向相對來說更成熟一點。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

1.區塊鏈通過這種可追溯、共享帳本,可以使長尾的供應商也能夠獲得相應的融資服務,區塊鏈結合物聯網技術能夠使線上可用區塊鏈來可追溯,線下用物聯網證明所有的實物是真實存在的。

2.中小企業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必要自己去建一套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系統,因為它需要的是融資。

3.核心企業的不確權或者不及時支付等問題可以通過區塊鏈上鍊,或者是讓這些信息得到一個更大的披露,來緩解目前的融資壓力問題。

以下是鏈得得推出的“不得了”對話第九期中,兩位嘉賓的對話實錄。由鏈得得編輯後發布:


馬文佩| 主持人:現有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存在哪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改造?區塊鏈改造供應鏈金融體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供應鏈金融現在存在的問題肯定還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主要是分為兩個類別,第一個類別是應收類,第二個類別是存貨類。我們講應收類,主要是核心企業的一些信用無法層層傳遞,一般來說只能傳遞到第一級,或者是二級的供應商,而長尾的供應商無法獲得融資。區塊鏈通過這種可追溯、共享帳本,可以使長尾的供應商也能夠獲得相應的融資服務。

存貨類,主要是像倉單融資質押這一塊,前些年山東的鋼貿事件出現了很多倉單的造假或者是倉單重複質押的問題,導致銀行不敢來碰倉單融資質押這一塊,但是這一塊的比重非常大,因為倉單中的質押主要是大宗,區塊鏈我們現在在結合物聯網的技術,它能夠使線上可用區塊鏈來可追溯,線下用物聯網證明所有的實物是真實存在的,這樣倉單就可以實現可流轉、可拆分、可交易。

第二個問題區塊鏈改造供應鏈金融體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覺得最大的價值是一個可鏈接和一個可信任。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我講講我從應用層面如何看這個問題吧。首先區塊鏈這個技術不要把它神化了,很多資本方和合作夥伴都在問我,區塊鏈到底解決了什麼核心問題,其實首先它不是神技術,它的出現不會對整個行業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它改變的是跟它區塊鏈特性本身息息相關的幾個東西。

息息相關分幾個部分,第一個前面秘書長講到了,就是信用傳遞的問題。原來的電子商票也好,存貨也好,它的信用傳遞其實比較難的,只能到一級。現在基於區塊鏈可以多級拆分,這個已經在供應鏈層面,大家達成共識了。

第二就是很多核心企業是有商業秘密的,不太願意把它的商業秘密在自己的系統外進行展示,區塊鏈本身的特性其實是加密隱私,這個其實是有很大的用處。也就是說它可以實現點對點的一些傳輸,而不被破解,不被其他人所知曉。

第三個是合約的履行,合約的履行就是區塊鏈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現在區塊鏈發展的方向有一塊叫做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就是說,如果能把整個交易環節全部變成一種程序,讓它自動化地去執行,這個在上面就會有很大的價值。

第四,區塊鏈比較大的在這裡面的作用就是不可篡改性,因為它是公私節點,很多東西信息造假的可能性就會低了很多。

然后區塊鏈改造金融體系的核心價值在什麼地方呢?根據2月最新的報告,整個區塊鏈在供應鏈體系裡面的切入還是比較小的,每年差不多還有百分之三十幾的增量,它所帶來的直接經濟價值和收益都是超百億的,所以肯定還是非常非常有必要去用區塊鏈做些事情,秘書長前面總結的其實很好,就是區塊鏈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信任的東西。

馬文佩| 主持人:提到供應鏈金融咱們常常說四流合一。區塊鏈技術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商流會產生哪些影響?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我們講供應鏈金融確實一定會講“四流”。在傳統供應鏈金融裡面,這四流實際上是割裂的,為什麼是割裂的?實際上這是四套不同的系統。物流有我們的WMS(倉庫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資金流有銀行這塊的一些相關的結算系統和我們企業之間的結算系統,信息流有ERP(企業資源技術)等相關的系統,商流我們通過一些平台或者其他的一些手段進行交易。如果我要去做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我就需要對四流進行對比,按照傳統的方式這四個信息割裂,所以很難比對,實際上信息很難比對,參與人信息、操作人的信息等都非常難比對。

基於區塊鏈,我們實際上是可以將這四流合一。首先我們的信息流,基於交易的信息流本身是不可篡改的,基於這個不可篡改,我們能夠實現資金的基於智能合約這一塊可以來進行資金的劃轉、轉移,物流我們也能夠去通過物聯網的一些技術或者AI相關的一些技術,去讓線下的物理的資產能夠數字化,也能夠最後到線上來進行相應的流轉。所以我覺得這樣子就能夠去使我們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這四流的信息能夠合一,這樣我們就能確保我們所提供的交易信息的可真實,供應鏈金融就會完整。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四流不合一,根本原因前面秘書長講了是系統的割裂,信息的不完整。區塊鏈對它(四流)的影響在於什麼地方呢?首先你要把四流規整起來,它最大的問題不是區塊鏈解決,是首先要有一套信息化的系統去解決它多方信息的歸集跟匯總。這產生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誰來建這套系統,誰來共信這套系統?比如說假設我們眾安來做這件事情,其他參與方說我把數據全部存在眾安,眾安有沒有主觀意願和其他問題去做假,這個時候區塊鏈就產生價值了,那我OK,跟大家說,這套系統雖然由眾安去做信息化的事情,但是它本身背後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去做的,所以非常非常難(做假)。

所以歸結一下這個“四流合一”的問題。首先是現在產業互聯網信息化的問題。大家首先要解決的是把整個產業互聯網信息化的事情做到位,也就是說,不管是商流、信息流,是不是都可以有準確的信息化去採集。現在一級到核心之間的信息化程度很多核心都做了,二級到一級、三級到二級,甚至於其他一些信息化程度本身就很低,這本身就需要去歸級,有人去做這個事情,那麼做完以後,作為主體誰來做這個事情,信用誰來負責呢?這就是區塊鏈出現的最大價值:將來這個主體是誰就變得不那麼重要,因為這是大家在共識情況下不篡改形成的信息,是可信的,這個就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點。

馬文佩| 主持人:對於中小微企業數字化水平較低、搭建節點成本過高的問題如何解決?區塊鏈會不會反而成為負擔?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中小企業信息化程度低跟高,區塊鍊是不是成為它的成本?老實說我覺得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也解決不了融資難的問題,它的融資難最最關鍵的是核心企業願不願意跟它一起玩,所以中小企業建數字化水平提高,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根本是核心企業願不願意去建這樣一套共建的信息化平台,把中小企業上下游拉上來,是這個事情的關鍵所在。

一旦核心企業願意參與這樣的一個搭建以後,成本就變得不是問題。現在很多核心企業其實已經和一些科技公司在做這樣的事情,包括我們眾安服務的很多核心企業也在做這樣的事情。很多核心企業已經意識到,上游的供應鏈跟下游的銷售端、經銷商這一端,都是服務於它母體公司的。它就需要去搭建這樣的一套供應鏈上下游的平台去服務於他們。當這個核心的系統被搭建起來以後,其他的中小企業就是用戶,用戶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有人幫他們付了對應的成本,有人付了對應的信息化的事情,他們只要開帳號使用就可以了,所以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不是核心問題,如果中小企業自己要去建的話我個人覺得沒必要。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我非常同意楊總的看法,中小企業實際上是沒有太大的必要自己去建這樣的一套系統的,因為它需要的是融資。核心企業為什麼有這個動力要去建這樣一個系統呢?因為它需要通過這樣一個系統去改善它整個供應鏈體系的一個良性,讓它整個的採購成本、資金成本下降。只有這樣降下來,實際上它核心企業自己的競爭力才會提升,所以他需要有這個動力,這是第一。第二,有的核心企業是因為它本身也有一些資金,財務公司或者它有一些其他的資金來源,它也是需要通過建立一條這樣的鏈,讓他的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獲利。

所以說現在的問題不是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系統的問題,因為中小企業它一直就有融資的需求。能夠給它帶來融資,它一定願意來配合做這個事。問題的關鍵在於銀行,銀行它怎麼去信任你基於區塊鏈的這個供應鏈金融的這一套體系能夠滿足它的要求,這是最難的。

不單是核心企業,我們也看到了科技公司,我們也看到了銀行都在自己搭建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台,包括工行、建行等四大行都在做。但我覺得這種情況後續肯定會有一些重新的調整,不然的話大家都在建平台,實際上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可能我們又覺得大家可能又回到一種中心化的思維在做這個事。

馬文佩|主持人:供應鏈從下游集中到上游,小微企業的數據集中到銀行,這些本身就是一個中心化的結構,為什麼不能用傳統的中心化手段解決問題?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中心化的核心問題完全可以通過中端的方式去做,並沒有不可以。區塊鏈出現了以後,現在的主要方式還是中心化。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的核心企業就是典型的中心,隨之而來帶來幾個問題,第一,銀行對核心企業的認定非常嚴格。我前段時間和銀行的朋友交流,他們基本上是要央企,或國企排名很前面的才能給到授信,這就是中心化帶來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中心化的問題是什麼呢,是核心企業自身的意願,很多核心企業已經習慣了朝難做,所以他們做這個事情的動力本身比較小。

區塊鍊為什麼做這個事情就會有優勢呢?首先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把這套信息化的事情搭建起來,改建供應鏈的整個數字化水平,這是我們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是什麼呢,當所有的數據長久以往有時間戳的在一套系統上不可篡改的被存儲下來,它的數據價值是很大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數據長期以往被存在平台上以後,未來有沒有可能脫離中心化去做?我自己跟很多的銀行機構都有交流過,這是完全可行的。

比如說我們和某家銀行現在基於核心企業的下游,就可以完全的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做。或者不叫去中心化,也就是核心企業不用擔保,小微企業不用抵押,也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將它的數據完整的展現給資金方,並且在區塊鏈上進行存證,這個數據就可以利用信用的方式去貸款。也就是說核心企業不擔保,小微企業不抵押房產,通過信用,像信用卡一樣的就可以去完成小微企業的貸款,這就是未來去中心化的一個很好的表現手段。但現階段,一定是要跟中心化的事情聯合起來一起做,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存儲,將來才會有更大的價值。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首先非常認可剛才楊總的觀點。我也覺得現在確實供應鏈金融不是第一天,過去在沒有區塊鏈之前,這個模式也一直在做,特別是基於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過去也一直是做得不錯的。但是如果說我們要從一個小的生態圈子裡面跳出來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如果你是一個傳統的中心化這樣的一個信息系統,這裡面產生的這樣一些數據,產生的信用實際上是沒辦法在你未來被更多其他的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或監管部門所認可的。但如果說你信息數據是一開始就是在區塊鏈上,那它的價值是長期的。

所以我認為,從解決一個核心企業上下游,它的一些既有的、可控的問題上面來講,目前的中心化是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說要去解決更長尾、更觸碰不到的這樣一些枝枝末末或者是跨不同的體系這樣的一些事情,我覺得可能我們是需要用到區塊鏈。但是區塊鏈也不會說立即一下子我們能走到那一步,可能我們還需要先從中心化開始,先讓中心化的一些體系先讓它們用上區塊鏈,我們再來去考慮第二步。

馬文佩|主持人:那麼兩位都認為現在普及區塊鏈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還是為時過早嗎?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我當然認為普及過早,供應鏈金融也還在高速發展期甚至是早期,區塊鏈更加不用說,我們也就從去年才看到有更多的一些應用做出來,區塊鏈的技術也還在一個發展期,所以說普及肯定還為時過早,現在肯定還屬於一個探索的階段。

但是毋庸置疑,供應鏈金融一定是區塊鏈應用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去年我們發布了《2019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的一個白皮書,據我們白皮書的一個數據統計,非數字貨幣這個領域,就是區塊鏈應用於物流與供應鏈(含供應鏈金融、物流金融)這一類的佔裡面應用項目的大概34%,而在這34%裡面涉及到物流與供應鏈金融的又多達42%。所以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屬於區塊鏈應用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和板塊,但是從整個的行業宏觀來講,還是屬於早期。

從我們所收集的案例來看,區塊鏈在各個領域都做了不錯的嘗試。核心企業像我們知道的TCL、海爾、美的,他們都在這塊做得不錯,TCL的“剪刀會”現在也已經是破千億的交易額了;科技公司例如騰訊、螞蟻等也在做這個事情;銀行里面的工行、建行,像工行的易信,建行物流的融資這塊他們都做了蠻多的嘗試,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翻閱一下我們白皮書,可以去了解一下。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首先這個早不早,潘秘書長肯定比我有發言權,他是行業的專家,中物聯在這塊確實也非常領先,我們其實也一直跟著學習。從我個人小的微觀生態來看這個東西,有幾個事情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第一,習大大已經把區塊鏈上升到國家高度,這是很明確的信號;第二,公認的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比較好的一個應用方向,比其他方向相對來說更成熟一點;第三,從金融行業來說,整個實體經濟要得到復蘇,從C端的貸款轉到小B等服務於核心企業的一些金融需求,可能會更加的需要。

至於什麼時候能廣泛應用,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什麼呢,現在都是頭部的核心企業和科技公司共建他們專屬的一些平台,制定一些他們行業裡面的專屬標準。在這個階段能不能廣泛應用的核心是銀行認不認,這個前面秘書長其實也提到了。在數據沒有完全疊加的情況下,要廣泛應用是有難度的。未來一段趨勢是什麼呢,在某一個行業裡面某一個平台或者某一個核心企業聯動的平台掌握了這個行業裡面的一些規則,使規則可以向中部和腰部這個地方廣泛的去展開,未來他的應用就會非常廣泛。也就是說能不能廣泛要看腰部能不能得到很大的認可,也就是說我前面講的信用貸款能不能產生。

馬文佩|主持人:中小微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低,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如何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另一面,對於供應鏈上游的企業,如何應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問題?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其實國家也提過過很多次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如何解決,我看這個問題有幾個層面:

第一,基於核心企業跟中小微企業之間的貿易關係也好,銷售關係也好,能不能被資金方所認可,這是第一個;

第二,它的運營成本、風險識別的成本能否降低,現在有沒有一套純線上的系統可以去覆蓋。常規的銀行現在在做對公貸款的時候,連線上開戶都很難做到,只有某幾家銀行才能做到,所以它的運營成本非常高。你想如果一家小微企業只貸50萬、100萬,他需要風險部門去識別,而線下識別的差旅費等成本都非常非常的高;

第三,幫助小微企業去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就是核心企業的意願。現階段沒有核心企業的助力是不可能幫助小微企業去做這樣的事情的,小微企業的信用沒有核心企業的認可,沒有這樣的信息系統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核心企業的意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管上游的應付帳款的傳遞,還是下游的數據共享,這都需要核心企業去參與;

第四,現在除了常規的保理公司、銀行,有沒有可能讓更多的金融機構來參與風險分攤。這個我們也在看到一些方向,比如說很多保險公司現在有在考慮通過信用保證保險的方式做一些信用分攤的事情。我們眾安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也確實在上面去找尋一些核心企業也好,我前面講的保險公司也好,還有其他的一些服務商也好,為他們去共建這套上游的供應鏈金融的平台,它也是基於區塊鏈在做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核心企業造假的問題。其實2019年7月份,諾亞財富下面的晨星,我記得很清楚就產生了這樣的一些問題。這個其實是區塊鏈在供應鏈上的一個應用的高級級別。其實我們前面也有提到,現在的路徑應該是什麼樣子呢?首先讓供應鏈金融的平台先搭建,因為這個是剛需,本身對核心企業價值和中小微企業的價值是很高的,所以大家都會有意願去做,做完以後成本也不高。在這個基礎上,未來向上一層針對整個供應鏈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改造會發生。一旦這個信息化程度發生以後,整個供應鏈上的數字化程度就會高,高了以後前面的智能合約的一些區塊鏈的技術就可以很好的得到實現,包括交易時間、交易條件、金額全部程序化,將來您說的那個造假問題理論上是不存在的,再加上現在的很多物聯網技術其實跟區塊鏈搭建的非常的緊密,通過一些從源頭上就把這個數據的作假風險控制掉以後,所有的這些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剛才楊總已經說得非常詳細了,那我就補充一點吧,就是基於這次疫情之下,國家各個部委對於中小微企業也是非常的關心,2月9號、2月19號工信部連發幾文,特別是2月19號的文裡面也重點講到了要運用區塊鏈技術,也講到了要去解決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的這個問題。然後這個問題為什麼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會這麼大呢?因為我們知道中小企業之所以要去融資,一般很多都是屬於應收的帳期的問題,在現在這種形勢之下,有可能它的上游企業這塊的帳期會更加拉大,一旦拉得更長之後,這些中小企業很有可能就出現資金鍊的一個斷裂。

我覺得在現在這種形勢之下,這些核心企業的這種不確權或者不及時支付,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區塊鏈上鍊或者是讓這些信息能夠得到一個更大的披露,能夠緩解目前融資資金的一個壓力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區塊鏈可以從這個角度上去做一些補充。

馬文佩|主持人:供應鏈上下游涉及的融資主體過多,一旦發生問題,法律約束、認識認定、主體鑑別等能否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

潘海洪|中物聯區塊鏈分會秘書長:首先供應鏈金融一定是基於真實的供應鏈交易而產生的一個金融服務,所以真實的供應鏈交易背景這是一個基礎。如果本身的供應鏈交易是真實有效的,關於涉及到的主體關係應該是非常清楚的,這是第一。

第二,2018年,最高法也發布了一個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間也提到了,提交的電子數據哈希值區塊鏈的證據應該是被平台所認證之後,應該是有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是有確認的,所以我覺得經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的交易數據更可信。

當然換句話說,如果說你整個的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它不是基於真實的供應鏈交易,我不認為這是叫做真實的供應鏈金融,它可能只是其他傳統的金融服務換了一個名字,這種自然存在主體關係不夠清楚的問題。

楊聖|眾安科技副總經理:現在科技公司為核心企業搭建的供應鏈金融系統,法律上肯定是認可的,認可有幾個層面:

第一,所有的貿易都是基於合同項下的,現在很多的合同一個是上鍊,它不可篡改,另外,很多都轉述做好合同,也就是電子簽約什麼的都已經被廣泛應用了。

第二個法律問題就是電子的支付憑證,波及拆分以後將來追溯的問題。目前來看,所有的在應用端層面,關鍵的認可點在銀行。銀行只要認這個東西,通常它就像一張保對的銀票一樣的,還沒有發生過對應的一些問題。一旦發生糾紛以後,完全可以回到我們傳統的法律體系去解決,所有的貿易合同、貿易的交易數據這些和線下傳統的保理業務所有的手續也都是齊全的,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所有現在基於上游的應付帳款,由核心企業簽發的電子支付憑證,都是在核心企業認可下的一種交易行為,它背後都是綁著實體貿易的所有寄出的材料在後面的,所以也不是說像發空氣幣一樣的會產生其他的問題,這個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