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白話區塊鏈的第1524期原創

作者| hebao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據ultrasound.money 數據,截至12月24日11時,以太坊的總銷毀量達125萬枚,總價值逾50 億美元。

其中銷毀以太坊最多的應用為OpenSea,共銷毀超13.13 萬枚以太坊,佔總量的10.5 % 左右,以太坊轉賬和Uniswap V2 分列二、三位,佔比分別為9.82%(12.28 萬枚) 和8.9%(11.17 萬枚)。

其實除了今年倫敦升級以來的不斷燃燒需求,去年開始的以太坊2.0 質押,也從另一維度為ETH 的需求端持續偏緊提供了不小的影響。

01 以太坊2.0 質押一周年回顧

去年12 月以太坊所開啟的Eth2 質押,意味著以太坊正式開始從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過渡,以太坊2.0 進入第0 階段。

過去一年的時間裡也可謂迎來了長足發展,根據ethereum.org 的官方數據,截至12 月24 日,參與以太坊2.0 質押的ETH 數量已突破875 萬個,質押量佔以太坊流通總量超過14.28 %,其中驗證者總數27.36 萬個。

以太坊2.0 主要區別在於兩點:共識機制(PoW 轉PoS)和分片,而Eth2 質押主要就是為PoS 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質押至少32枚ETH,從而參與以太坊PoS 質押以獲得收益獎勵。

而以太坊網絡就將由質押32 個及以上ETH 的驗證者保護,驗證者的職責包括處理交易、記錄數據和向主網添加區塊。

其中,積極誠實地履行對網絡的職責的驗證者將獲得ETH 獎勵,而不履行職責或有惡意行為者,將受到懲罰並失去ETH。

這意味著維護網絡安全的主力軍將不再是礦工而是驗證者,且想成為驗證者則必須將ETH 質押到Eth2 的質押合約裡(Eth2質押)。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質押至少32個ETH獲取獎勵的行為,可以簡單類比是新形勢下的“以太坊顯卡挖礦”——每32個ETH都可以類比作一台礦機,質押生成的獎勵就是挖礦產出。

02 以太坊2.0 質押需要注意的問題

與此同時,今年10 月初以太坊團隊已經完成了有關以太坊向PoS 過渡的規範,意味著以太坊2.0 又邁進了關鍵一步。

不過對於大部分想要參與其中的普通用戶而言,由於以太坊2.0 質押中的一些獨特機制設計,直接參與以太坊2.0 質押其實是有一定門檻和風險的。

1、資金門檻:32 個ETH

首先,參與Eth2 質押時向存款合約中存入至少32 個ETH(或32的倍數),按目前市價計算32 ETH 逾12 萬美元,這對絕大部分用戶無疑都是較高的資金門檻。

2、技術門檻:Slash 懲罰

上面也提到,Eth2 上的驗證節點類似Eth1 上採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礦工,用戶通過質押32 個ETH 運行軟件成為驗證節點,幫助驗證和幫助新區塊並獲得獎勵。

而Slash 懲罰是指質押節點不遵守協議而受到懲罰,即從節點中質押的至少32枚ETH中扣款,如果節點由於Slash 懲罰累積導致質押ETH 代幣降至16 枚以下,該節點就會自動從以太坊2.0 網絡中退出。

且觸發Slash 懲罰的條件也基本上圍繞著技術運維層面,例如簽名錯誤、節點長期掉線等:

驗證節點在同一個slot 中使用不同的root(本質上內部數據的哈希)提出兩個衝突的區塊;驗證節點在同一個slot 中證明兩個衝突的區塊,也即雙重投票;驗證節點投出的投票“包圍”(surround)或被之前的投票“包圍”;

早在Eth2 質押開啟第一天就有600人遭受了Slash懲罰,此後因為技術問題等因素可以說是Slash懲罰不斷。

3、資金效率門檻:流動性鎖倉

Eth2質押的ETH 會一直鎖倉,連同得到的潛在收益一起,要等到以太坊第2 階段(或者說1.5 階段)才能解凍。

以上可見,ETH 數額小無法參與、驗證節點的技術門檻問題、質押代幣的流動性問題,是我們普通用戶參與Eth2 質押需要直接關注的問題。

03 以太坊2.0 質押賽道方興未艾

也正因如此,目前市場上針對性地也湧現出了一系列的以太坊2.0 質押服務,從宏觀層面也可基本概括為“兩大類四種模式”。

一、託管式

託管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將節點搭建與維護的技術門檻封裝起來,普通用戶完全不必理會硬軟件設置、Slash 懲罰等等。

1、完全託管

完全託管的用戶無需為驗證節點運維工作擔心,託管機構將處理好一切節點事務,用戶只需將參與質押的ETH 轉移至託管機構,託管機構將100% 為用戶管理、運維以太坊2.0 驗證器節點,並在質押收益上抽取分潤。

用戶也可以小額(低於32 ETH)質押,因為託管機構可以幫助小額質押者湊成32 ETH 參與Eth2 質押。

但同樣地,在質押期間用戶不再擁有資產的控制權,且一旦其遭遇攻擊則用戶資產將面臨較大風險,同時對於託管機構的驗證器在線率是否穩定、收益水平是否合理、是否有被懲罰等細節用戶無法知情。

甚至於被託管資產是否被用於質押也不得而知,最怕“我們看中了收益,但人家惦記上了本金”,因此對於「完全託管式」方案,託管機構的信用、品牌非常重要。

2、質押池託管

質押池方案在完全託管的基礎上,不僅支持小額(低於32 ETH)質押,還可以解決質押金長時間鎖倉帶來的流動性問題。

諸如Lido 這樣專門的以太坊2.0 質押協議(本文暫時不談及CEX 們的對應服務),就是可以讓用戶無需鎖定ETH 的同時獲得Staking 收益,解決思路大同小異——1:1 發放stETH 以彌補流動性:

Lido 將ETH 存入以太坊智能合約,並接收stETH 作為收據,stETH 代幣的餘額會隨著時間而調整,以反映合約所產生的質押獎勵的分配。

截至目前Lido 的以太坊質押數量也達到153 萬枚,是目前為止最大的質押池,同時也在大力發展生態,SOL、LUNA 都已開展對應類似的質押服務。

二、非託管式

非託管就是去中心化的,和託管的區別就是DEX之於CEX的區別,也即ETH資產的控制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裡。

1、自建節點

用戶自行運行Eth1 和Eth2 客戶端並自行運行維護節點是最直接的非託管形式,但需要過硬的技術實力與節點運維經驗。

因此優勢在於用戶對自建節點有完全的掌控,且沒有集中託管的中心化風險,但劣勢也即對資金和專業性要求較高,普通用戶難以參與。

2、半託管

信標鏈上的錢包創建後會產生兩組密鑰,分別是取款密鑰(withdrawal key) 和驗證者密鑰(validator key):

取款密鑰,讓我們能夠在(信標鏈) 取款功能啟動時(可能還要等1 年時間) 提取你的ETH 和獎勵;驗證者密鑰,驗證者軟件在驗證信標鏈時實際需要使用的簽名密鑰;

其中取款密鑰和驗證者密鑰不必由同一實體控制,這就為ETH staking 的服務形式提供了較大靈活性。

imToken 等為代表的半託管方案的核心思路:這種設計下資產控制權仍在自己手中的設計,短板在於同樣需要至少32 枚ETH,資金門檻較高。

總結來看的話,這“兩大類四種模式”的各自特點和優勢如下:

雖然以太坊2.0 的進展並不盡如人意,但伴隨著日拱一卒的推進,以太坊2.0 質押無疑將成為未來以太坊世界不可迴避的重要賽道。

而它在提高ETH 長期持有者的被動收益、為質押衍生品創造投資機會等方面也蘊含著相當的市場體量和創新機會,值得予以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