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itrum的上線給從業者及用戶打了一劑強心針,之前還停留在空中樓閣的Layer2終於有了影。隨著Op Rollup的上線提上日程,ZK rollup的EVM研發加速,Layer2生態是值得期待的。這次Layer2起勢中,我們看到了鎖倉量的大幅提升以及Layer1上應用的大量遷移,那麼新基礎設施的構建對於創業項目而言醞釀著什麼機會呢?這里分布式資本將分享Celer、MCDEX以及Deversifi有關Layer2的創業思路,希望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本文由分佈式資本原創,有匪撰文。)

MCDEX

MCDEX是部署在Arbitrum上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 MCDEX是對標Uniswap V3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其中Operator一角可以自由創建永續合約。由此,MCDEX或可成為新幣永續合約首發的平台,積累更多的長尾資產。

MCDEX創業之初就面臨著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業務需求的情況:

1. 由於衍生品用戶操作次數較多,對於交易便捷性以及低費用有著較高的要求。

2. Dapp需要具備可組合性,以方便與其他defi協議交互。比如說,去中心化永續合約需要與鏈上穩定幣、Uniswap V3流動性供應商以及期權套利等dapp一起構築去中心化衍生品生態。

業務需求驅動著產品部署。當時MCDEX團隊覺得EVM兼容的Layer2解決方案不多,而最為通用以及進展最快的Arbitrum最具備可行性。那時離Arbitrum上線還有整整一年。而從Arbitrum目前發展形式來看,它是最穩妥的解決方案,也基本符合團隊預期。

因為Arbitrum 99.9%是和以太坊兼容的,所以自然而然成為部署在Layer1上dapp遷移的平台。儘管前段時間Arbitrum上的鎖倉量暴漲,生態發展也呈繁榮之象,但是真正有原生應用在上面發展還有待時日。因為鮮有開發者選擇將應用部署在未上線的平台上,其中的風險和不可知性是無法預測的。比如,Solana生態也是其性能經過驗證之後才逐漸繁榮起來。同理,以太坊上的Layer2生態也需要經過沉澱才能真正爆發,這一周期至少是半年。 MCDEX作為Arbitrum上第一個原生應用,所採取的部署策略是較為大膽的。

未來,已知的是兩個新項目Perpetual V2以及Futureswap V4將會部署在Arbitrum上。未知的是,Layer2的競爭格局是否會隨著Optimsitic Rollup以及ZK rollup的上線發生變化。以及Arbitrum應對競爭形式是否會放開gas limit,使用戶交互的成本更為低廉以吸引更多的應用。但無論如何外部環境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項目方以及開發者始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基礎設施的升級對於產品以及實現方式進行創新。這也是Layer2存在的意義所在。

除了Arbitrum,MCDEX最近獲得了BSC的戰略支持,未來將在以太坊和BSC生態上同時發展。

Celer Network

先說一下Celer的情況。 Celer作為最早研究鏈下擴容技術的團隊,一直在Layer2路上疾馳。從發布世界上第一個廣義狀態通道網絡的主網,到擁抱rollup解決方案(無論是開發自己的Hybrid Optimistic Rollup,還是和Starware合作開發ZK rollup,開發定制化rollup layer2.finance),Celer的志向不僅僅是扮演一個底層技術服務商的角色,而是自己搭建基礎設施自己開發產品。簡單形容是,Celer是一位具有產品思維的開發者。

'

2018年10月上線Celer Network測試網以及SDK

開發的cWallet達到轉賬秒級體驗

開發了五子棋對戰遊戲cGomoku

2019年,cWallet更名為Celer X,內嵌有Celer Pay以及Gomoku

10月,CelerX作為合規區塊鏈電子競技遊戲平台上線Apple Store

2020年11月,狀態守衛者網絡(State Guardian Network,簡稱SGN)上線

2021年,推出跨鏈支付網絡cBridge以及針對Defi的擴容方案layer2.finance

'

從早期在支付領域的試水產品cWallet,讓轉賬達到秒級體驗;到電子競技平台CelerX,鏈遊第一次具備絲滑的用戶體驗;再到完全非託管、高速低成本的跨鏈支付網絡cBridge,實現跨鏈的降維打擊,我們看得出基於Celer狀態守衛者網絡的應用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變得多元。然而多款產品成功的背後不止是團隊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能夠設計出好的產品,其中還有穩紮穩打的技術實力以及自備基建(狀態守衛者網絡)的夯實基礎。

除了對狀態守衛者網絡的深耕,Celer還擁抱rollup技術。比如layer2.finance,就是利用Celer自行開發的Hybrid Optimistic Rollup技術而設計出的Defi產品。 Layer2.finance解決了散戶在使用Defi產品時貴而慢的痛點,通過構建Defi世界的公交系統,讓散戶也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Defi公共產品。此外layer2.finance原地擴容的特性,讓Defi不再需要遷移,極大降低DeFi的交易費用並簡化用戶交互方式,降低DeFi使用門檻。未來,layer2.finance還將推出ZK rollup 版本。

而Celer近期重點推出的跨鏈支付網絡cBridge(cbridge.celer.network),致力於打通區塊鏈多鏈多層格局,以更直接的方式進行二層擴容。 cBridge現已支持Arbitrum、Avalanche、幣安智能鏈(BSC)、Ethereum、Fantom、HECO生態鏈、OKExChain、Optimism、Polygon以及xDAI。此外,從Celer近期發布的v2.0版本重大升級計劃中了解到,cBridge v2.0將向用戶提供更好的流動性深度、向cBridge節點和不想運行節點的流動性提供者(LP)提供最高效和易用的流動性管理方式,並向開發者提供廣義跨鏈消息傳遞功能,以支持跨鏈NFT、跨鏈DEX等更多應用。 cBridge v2.0所有功能的實現都是基於對CELR質押驅動的狀態守衛者網絡的升級,進而進一步增強SGN網絡的價值捕獲。

Celer始終致力於二層擴容的技術研發和創新,為區塊鏈帶來可被大規模採用的快速、安全和低成本的區塊鏈應用。

Deversifi

Deversifi是基於Starkware的zkSTARK擴容技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versifi有以下幾種特性:

1. 非託管機制。 Deversifi中的資產都保管在以太坊的一組智能合約中,而合約都是經過審計的“開源代碼”。

2. 高速低成本的交易體驗。由zkSTARK技術賦能,Deversifi可以每秒處理9000筆交易。

3. 訂單簿體驗。儘管Deversifi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由於它採用了訂單簿機制,因此和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戶體驗非常相近。

就去中心化程度而言,儘管智能合約的升級需要28天的鎖定期,但核心協議是去中心化的。其次,Dapp中會一個運營商(operator)來排列需經驗證交易的次序,不過即便運營商下線,協議用戶仍能通過鏈上機制進行取款操作。最後,用戶界面的設計是中心化的。

'

Deversifi在權衡利弊之後採用了zkSTARK擴容技術:

-它實現了即時終局性和以及較短的提款時間。 ZKrollup能在幾分鐘實現終局性,支持資金快速返回到第一層。而Op rollup以及Arbitrum需要7天的取款期。

-當交易規模化的時候成本最低。這裡指的是STARK驗證中的交易數量越多,成本就越低。

-項目方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交易進行擴容方案的優化,而不是採用通用EVM擴容解決方案。這意味著交易極為高效且成本極低!

'

總結以上,ZK rollup是Deversifi創始人就幾個維度所作出的綜合考慮,它們包括部署速度、長期效率和產品-市場匹配度。部署速度指的是基於EVM的擴展解決方案(Op rollup)可能意味著更快的部署時間,以便開發者可以部署現有的solidity智能合約。然而,項目方需要在安全性、用戶成本(例如Arbitrium每筆交易仍需花費3-5美元)和取款時間方面做出妥協。

長期效率指的是儘管採用ZK rollup的項目方(如StarkEx上的Deversifi)需要更多的開發工作(因為核心協議是用不同的編程語言編寫的),但長期來看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每筆交易0.02美元)。

儘管創業者可以尋求多鏈部署,但是單鏈/多鏈部署也無非是創業者在權衡利弊下的短期/長期的考慮。從短期來看,項目在多條鏈上部署是有意義的,因為處於試驗階段的項目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從長遠來看,多鏈部署會導致用戶體驗支離破碎以及混亂無序。比如說多鏈部署下,用戶需要學習資產跨鏈並付諸一定的學習成本。跨鏈的過程中也極容易出現弄丟資產或者支付高昂跨鏈費用的情況。

綜上所述,儘管Layer2的基礎設施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正在生出應用,但目前來看該生態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Defi產品在部署成本、長期效率以及產品/市場適配性中會作出抉擇,選擇各自理想的擴容解決方案。而除了Defi產品以外,NFT/鏈遊也有各自適配的Layer2解決方案(以側鏈形式居多)。比如說,Dark Forest之於Xdai。而無論如何,Layer2基礎設施的升級勢必會給加密世界帶去新的活力和創造力,而創業者也需要就新的基礎設施設計出適配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