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交易所新格局,BNB 躋身「新三大」。

5 月8 日,據界面新聞報導,幣安日交易額突破萬億元,再度超過當日A 股交易量。  

與此同時,幣安幣BNB 的市值已經穩定於繼BTC、ETH 之後的第三位,並且仍然不斷地突破新高,於5 月3 日創下679.82 美金的歷史新高。  

這是一場持續數月,以BNB 為關注點的「新三大」幣種的迭代。  

2020 年中期以來,開放式金融熱潮高漲、機構投資者紛紛入局,投資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的投資標的,市場對數字貨幣的期望往往更快地反映在幣價上。  

中長期來看,相較於其他主流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幣安生態的多元化場景帶動了新的流量,BNB 走出了極具特點的發展路線,在最近6 個月的時間內,BNB 漲幅已超220 倍。

 

(數據來源:Coingecko)

目前,BNB 市值排名趨於穩定,「新三大」局面已成。

BNB 2021:來自海外加密投資邏輯推動的浪潮

縱觀平台幣的發展歷程,其最初的概念崛起及行情發展與BNB 息息相關,平台幣走向崛起,始於幣安平台幣BNB。  

2017 年6 月,BNB 首次被推出,總量為2 億,眾籌成本為1 元,在當時的背景下,平台幣模式短暫地處於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隨著時間的推移,2018 年市場熱情開始高漲,BNB 價格曾一度上升至眾籌成本的150 倍左右,引發其他交易所對其平台幣模式與玩法的模仿。  

這一輪的平台幣行情在突然出現的Fcoin 提出的「交易即挖礦」模式下達到高潮,各家交易所受其影響,開始爭相對各自平台幣的運作做出「補貼」。不過,Fcoin 的失敗也很快宣告了該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同時給整個市場留下了思考:什麼樣的模式能夠使平台幣進行持續性的良性循環。

2019 年上半年,在市場較為低迷的行情下,幣安最先推出Launchpad 平台,這種由幣安獨創的區塊鏈項目發行模式,帶動了用戶的積極性,在眾多流量被吸引的情況下,該平台的推出成為了隨後推動BNB 上漲的重要原因。  

這段時期,BNB 有目共睹的成績以及其背後平台模式帶來的效應,刺激了眾多交易所的平台幣需求。在數字貨幣市場上,直接引發市場對於「平台幣」概念的追捧。  

圍繞著BNB 「平台幣」的屬性,海外區塊鍊鍊媒體The Block 創始人Mike Dudas 還曾與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推特上展開公開激辯,多位加密社區投資人及意見領袖加入了討論。  

一些總結性的觀點用了全新的理論框架來解讀BNB 的屬性。觀點認為,從社會學和經濟學影響力來看,可以看到像BNB 這樣的通證實際上正在對「商品」、「證券」和「貨幣」三種不同功能做出了統一和整合,並樂觀地將其稱視為「貨幣戰爭」或「貨幣革命」下的嘗試之一。    

而數字貨幣市場發展至今,投資環境從內部發生著更深層次的變化。  

自2020 年中期以來, DEX 的興起、開放式金融概念的擴散, DeFi 生態被視為區塊鍊和傳統金融市場接軌的最大的應用落地市場。  

DeFi 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傳統金融市場參與的門檻降低,給用戶的交易需求帶來一次顛覆性的「市場擴容」。 NFT、社區幣概念等DeFi 分支,也極大的影響著數字資產交易的「出圈」。隨後,以華爾街為代表的機構方進入加密社區之後,由海外機構帶領開啟了新一輪行情,這也讓外界開始重新審視數字貨幣交易的重要性。  

Coinbase 在納斯達克上市也成為了機構重新審視加密貨幣交易的另一個契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今年4 月份,Coinbase 的上市引發市場對其市值的高預期,成為了外界對標數字貨幣頭部機構的新估值模型。 Coinbase 年度收益預估遠超一部分傳統股票交易所,引發了傳統機構投資者的重視,長期以來,交易所估值依靠「共識」和「想像力」的方式被打破。  

據Bloomberg 此前的一份報導,2020 年幣安整體的利潤預計為8~10 億美金,同比2019 年的5.9 億美金會有36%~70% 的漲幅。對比同時期Coinbase 3.2 億美元的淨利潤狀況,幣安的營收能力預計更強。有分析認為,從傳統科技金融公司角度出發,按照幣安2020 年預計的靜態利潤來估算,樂觀估計以100~150 倍PE 下,幣安合理估值是800~1500 億美金。  

就目前的BNB市值而言,達到千億美金左右,單按此維度估值,上方仍有空間。  

從日交易量來看,Coinbase 並非最大體量的交易所,幣安作為其比較對象,BNB 的漲幅被外界視為一種價值修復。

平台幣到生態幣的華麗轉身

BNB 從平台幣向生態幣的轉型勢如破竹,發展迅猛。  

對於DeFi 市場的爆發,幣安最先作出反應,幣安智能鏈BSC 生態正在擁抱變化中逐步完善,應用場景有豐富的拓展。這種改變,表示了BNB 已經不僅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平台幣,同時是DeFi 生態的價值載體。  

在此之前,BNB 的價值捕獲更多來自幣安的中心化業務板塊,如交易手續費、IEO 認購、銷毀通縮和外部支付工具等。  

去年9 月,幣安智能鏈正式上線,在引入BNB 質押挖礦的同時, BSC 兼具智能合約、跨鏈互操作性及跨鍊和EVM 兼容功能,進一步推動幣安加強DeFi 領域的佈局。  

在幣安DeFi 版圖中,幣安智能鏈BSC 和BNB 已經成為兩大核心,劍指去中心化交易(DEX)和智能合約兩大方向。據defistation.io 數據顯示,幣安智能鏈BSC 總鎖倉量在已高達441.47 億美金,BNB 鎖倉量達2511.83 萬枚。    

幣安在DeFi 的方向的規劃極具前瞻性,根據公開信息,幣安是最早一批在NFT 方向進行佈局的機構之一。在幣安智能鏈建設初期,其生態體系便涵蓋了DeFi、NFT、遊戲三個大主題,現已成為市場資金進入的重點對象。  

整理BSC 相關的NFT 生態圖譜可以看到,其涵蓋從入口到創作、拍賣、交易平台、鏈遊、音樂、潮品、收藏。有媒體認為,BSC上的NFT 並不是簡單照搬其他生態,而是成體系、較完備且已出現一系列非常有競爭力的NFT 產品;此外,相比其他生態,普通用戶與藝術家參與其中的門檻更低。  

伴隨著NFT 市場日益火爆, BSC 的NFT 項目短時間內呈現出爆發的態勢。據bscscan 數據顯示,基於BSC 的NFT 項目已超過50 個,並增加了錢包、社區代幣、交易平台等類別。在這些NFT 項目當中,市值過億的項目已超過3 個,大部分項目的市值仍然可觀。此外,跨鏈項目的陸續加入,也為BSC 注入部分市場原有的流量。  

BSC 的生態繁榮同樣對BNB 產生了影響。 BNB 作為鏈上唯一的Gas 通證,擁有了新的使用場景和價值內涵。

幣安:Exchange Everything?

2017 年7 月,早在幣安成立之初,就將其位置定於了國際化路線:只有幣幣交易,服務器均註冊設立在海外,在約半年的時間內實現了用戶體量的快速增長,躋身前列。  

從那時起,或許幣安就選擇了與國內其他中心化交易所不同的道路。發展之後,幣安亦沒有選擇與Coinbase 相同的路徑:上市傳統資本市場。  

幣安堅持認為數字資產交易所的特殊性質,通過更有「加密社區」特色的方式為投資者們打開了新路徑。今年4 月份,幣安上線Coinbase 股票代幣COIN,也對外界傳遞了不一樣的聲音:「要做加密貨幣世界的開放性服務平台」。幣安或許要做的是自己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納斯達克」。  

四年時間,幣安長期保持了對加密市場的敏感度,並憑藉對於DeFi 及數字貨幣發展浪潮的預判,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創新式的突破。  

能夠看到的是,作為成立不到四年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幣安正通過在各個板塊的生態擴張、全球範圍內的收購、併購和投資孵化,使其生態圖譜不斷擴大。目前,幣安區塊鏈業務的生態系統已經覆蓋交易所平台、幣安鏈、幣安智能鏈、幣安DEX、幣安礦池、幣安研究院、幣安慈善基金會、幣安X、 Trust Wallet 等,完善著幣安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國際化擴張。  

幣安CEO 趙長鵬曾經表示:「BNB 的長期願景是讓它成為多個應用區塊鏈的原生代幣。BNB 從未打算取代比特幣或以太坊。要成為真正的主流應用,BNB 每天必須處理數十億的交易。目前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