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DREW SINGER

編譯:Zion 責編:Rose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發表了一篇九頁論文,描述了一種名為“比特幣”(Bitcoin)的新型在線支付系統。根據個人立場而定,這份匿名白皮書要么催生了一場金融科技革命,要么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催生了“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為了紀念《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發布12週年,Cointelegraph邀請讀者就該論文作者的長久願景發表評論。中本聰會對過去12年中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演變感到滿意嗎?

喬治敦大學麥克多諾商學院副教授James Angel告訴Cointelegraph:“隨著DeFi應用、智能合約和代幣發行的興起,除了引發一場央行數字貨幣的支付革命之外,它還引發了一場金融革命。”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Gina Pieters對Cointelegraph表示:“他很高興看到他的願景得到發展和新應用。”

Blockchain.com的研究負責人GarrickHileman告訴Cointelegraph,“比特幣白皮書的影響力不僅限於金融領域,它的影響力值得與其他主要技術創新(例如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一起被尊重。”

中本聰會失望嗎?

中本聰的願景是建立一個點對點,也就是去中心化的數字現金系統——正如白皮書標題中所表述的那樣。

中本聰寫道,現有數字商業的問題在於,它完全依賴於“金融機構作為可信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這是數字商業固有的弱點。交易可能被撤消,銀行不得不調解糾紛,並且交易成本很高。白皮書引言的第二段介紹了中本聰的解決方案: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基於加密證明而非基於信任的電子支付系統,這個系統允許任何有意願的雙方直接進行交易,而不需要信任的第三方。

在論文發表以來的12年裡,點對點交易的需求不受第三方乾擾,已成為比特幣主義者的一種信仰。但是,反思一下,中本聰的這一方面願景實現了嗎?紐約大學倫納德·N·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David Yermack告訴Cointelegraph:

我認為,最令中本聰失望的是,礦池、甚至中央銀行等實體的區塊鏈治理越來越中心化,而這些實體將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

中本聰的使命是挑戰中央銀行的霸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數字貨幣的最大發行者似乎可能是中央銀行本身。

Angel進一步說道:“中本聰可能會對目前主導比特幣協議的中心化礦池的治理方式感到震驚。”而Pieters補充說,中本聰感到失望的是,“比特幣的主要交易不是通過點對點交易發生,而是由中心化交易所或公司充當中介”。

阻止欺詐

數字交易中的欺詐問題一直存在,在比特幣的白皮書中,中本聰提出了一種方法來解決經典的“雙花”問題——不法分子將同一枚代幣花費兩次,這在電子貨幣中並不難做到。他使用“點對點分佈式時間戳服務器來生成交易時間順序的計算證明”。中本聰解釋說,“通過這種不可逆交易的方式可以保護賣方免受欺詐。”

如今,解決雙花問題被認為是中本聰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他的比特幣區塊鏈從未遭到黑客攻擊(儘管對於許多比特幣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說,情況並非如此)。不過,與數字支付相關的欺詐行為尚未被排除在這個系統之外。這會讓比特幣的創始人感到沮喪嗎?

Angel表示,如果中本聰看到比特幣沒有變成日常支付媒介,而是成為恐懼的富翁和逃稅者的價值儲存手段,他會感到失望。此外,中本聰將“會為比特幣歷史造成的不平等加劇而感到悲哀,一些早期採用者變成了鯨魚,而其他99.99999%的人不是鯨魚。”儘管如此,人們仍然認為比特幣的創造者(無論他是男人、女人還是團體)會對比特幣的廣泛採用感到驚訝,正如Yermack概述的那樣:

區塊鏈項目的增長,以及成千上萬以比特幣形象創造的數字貨幣和代幣,會讓中本聰感到驚訝。

一個有提示性的證據是,中本聰在2010年將比特幣區塊鏈上的區塊大小固定為1MB,並神秘地評論說:

“我們隨時可以在需要時增加它。

Yermack繼續說,他沒有想到比特幣區塊鏈會在未來五六年內超載,“而且會在比特幣的不同支持者之間爆發一場爭論,關於如何更好地進一步擴大區塊鏈的容量,這場爭論至今仍未解決。”

Hileman補充說,在過去的12年中,中本聰的大部分原始軟件代碼已被更改或替換,但比特幣仍保留了其關鍵的基本品質,包括“固定供應的2100萬枚代幣,開放訪問以及抵制審查/防篡改”。我相信中本聰將會對這些持續至今的軟件優化和改進感到滿意。 ”

中本聰是環保主義者嗎?

雖然白皮書談到了很多關於交易費、CPU能力、網絡節點、工作量證明鏈,甚至賭徒的攻擊問題,但它對周圍更大的世界,包括環境,卻沒有太多的說明。

Angel認為,中本聰將會對比特幣挖礦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感到震驚,並補充說:“以當前的算力和挖礦效率,僅比特幣採礦就消耗約70億瓦的電力,相當於切爾諾貝利的7個發電廠。”

儘管人們對中本聰的政治觀點知之甚少,但他以第一個加密區塊鏈的形式創造的東西,也會受到央行數字貨幣概念的干擾,Angel補充道,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貨幣是為專制的政府設計的,以便對他們的人口進行更多的監督和控制。”

貨幣歷史學家,諾爾歷史諮詢公司總裁Franklin Noll專注於白皮書本身,對Cointelegraph表示:“他的關注點在於快速、匿名、低成本、無中介、不可逆的交易。到目前為止,比特幣交易以及許多其他區塊鏈交易尚未被發現如此快速、匿名或低成本。”他進一步補充說:

Hileman補充說: “我相信中本聰將希望看到更多使用非託管錢包來存儲和交易比特幣,”他解釋說,代表比特幣所有者管理私人密鑰的託管公司“類似於傳統銀行。 ”同時,他認為“中本聰不喜歡可信的第三方金融中介。

中本聰遺留的財富是什麼?

過了十幾年,中本聰的白皮書有什麼意義?在金融領域,“它鼓勵金融公司和中央銀行優先評估其技術,同時考慮到數字化和"始終在線"的數字平台的增長,” Pieters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如對CBDC的重新審查,即使不是直接採用區塊鏈技術,這也導致了對新系統的探索。”

Noll補充說:“比特幣和區塊鏈從根本上改變了貨幣世界。” “像工作量證明、分佈式賬本技術、去中心化金融、可編程貨幣和智能合約這樣的術語,現在已成為任何認真研究貨幣和金融未來的人的詞彙表。” Hileman補充道:我們也才剛剛開始了解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以外的潛在影響,例如數字身份、解決虛假新聞問題和篡改公開選舉等。

紐約大學的Yermack說:“中本聰2008年論文的發表是財務記錄保存的重要轉折點。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這些影響,但影響似乎是巨大的。”

一份令人驚訝而又謙虛的論文

人們在中本聰的論文中找不到“革命”一詞。論文中沒有關於顛覆經濟秩序或縮小貧富差距的內容。這是一篇關於電子支付的謙遜的論文——如何使它們有效運行。

就他自己而言,中本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承諾提供一種可行的點對點數字支付系統,他做到了。在這一想法提出12年後,比特幣的市值達到2510億美元。

比特幣是否還在破壞環境,支持洗錢者或政治政權,這超出了他論文的範圍。可以說,經濟去中心化繼續給治理帶來挑戰。

社會到底需要多少“點對點”支付?更大的全球社區將不得不做出決定。

Noll告訴Cointelegraph,《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已經發布十二年了,值得記住的是,“革命並非總是按照創始人的計劃進行,這是一個歷史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