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戰略前沿技術

引言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這逐步成為共識!但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發展等問題,也已成為各界討論和關注的焦點。 11月21日,《大話元宇宙論壇》特別邀請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先生做主題分享。本文刊登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先生的發言(經作者本人整理)。

“元宇宙”現在是一個很熱的話題,記得在兩年前“西北狼”組織的一次論壇上,我提出了“數字平行空間”的概念,認為未來發展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應該建設一個“數字平行空間”。那個時候,還沒有人提出和關注“元宇宙”的概念。

在這之後,有人將“元宇宙”的概念,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外的一個科幻小說裡提煉出來。並以它對“數字平行空間”作了一個很浪漫的包裝,並且很快被大家所關注和熱炒。

今天與大家分享對“元宇宙”的認識。我的題目是:元宇宙應該是數字平行世界。

宇宙是二元的

首先我們來研究宇宙的基本概念。

人類對宇宙的底層屬性應該有所了解。宇宙非常複雜,它包羅萬象,無邊無際,人們現在還很難了解宇宙的終極狀態,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判斷:宇宙是二元的。

複雜的宇宙,可以抽象成兩個最基本的底層屬性,就是“物質+自然信息”,自然信息也就是“主體信息”。在互聯網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接觸到的很多信息,都是載體信息;只有宇宙空間裡的信息,它是自然存在的主體信息。

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兩個重要的天體運動現象。一個是白洞,它不斷的噴出一些能量,這些能量是信息態能量。這些噴出來的信息態能量會轉化成物質,形成一個又一個星系。宇宙中還有一個天體運動現象,就是黑洞,黑洞會不斷地吞噬各種物質。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又轉化成主體信息,再由白洞噴射出來。

在古代5000年前,古人伏羲創造先天八卦,所推出的《太極圖》,對此就做了一個非常精確的描述。太極的陰陽魚圖騰,通過黑白、陰陽來分別表達兩種不同的東西,一種是信息的,一種是物質的。通過陰陽魚的“魚眼”,來體現宇宙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白洞,一個是黑洞。白洞不斷地噴射出信息能量,黑洞不斷吞噬物質能量,從而推進宇宙的進化和演變。

我們要討論“元宇宙”,就要對宇宙的基本屬性有正確的認識,即宇宙並不是單元的。我們學過數學都清楚,一元二次方程的“元”,是指數學中獨立的研究對象。當我們所要構建的數字空間,如果是脫離物理空間的單元存在,其意義就大打折扣了。

宇宙的進化永遠

處於物質和主體信息的二元容介態之中

宇宙,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對象,宇宙的底層屬性是二元的,二元的容介態運動推動宇宙的進化。

“容介態”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是本人在研究自然科學、自然信息學、以及應用到經濟學裡的一個重要的概念。

那麼什麼叫容介態?

顧名思義,“容”是容納,“介”指的是信息介質,容納入信息介質的運動狀態,我們把它定義為“容介態”。宇宙大自然的進化、人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所有事物的進化,都基於不斷的容納外源信息,來使自己的性質得以改變和提升,由此形成了容介態運動這樣的宇宙進化的根本規律。

最近我們接觸到的“疫情”,就是比較典型的此類問題。病毒會變異,而且比往常的其它病毒變異來的快,病毒為什麼會快速地變異?我們猜想,它是接受了特殊的外源信息後,才促使它如此變異的,它的變異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危害,但對病毒本身是一種進化現象,其中的規律也是容介態規律。

宇宙是永遠處於物質跟自然信息(主體信息)容介態進化之中,物質可以接收主體信息能量實現容介態進化,信息態空間中的主體信息,也在不斷地接收物質溢出或發射出的主體信息能量,實現容介態進化。

在物質世界之外的信息態空間,

存在著一個平行世界

物質和生命會發射出各種各樣的能量波。我們猜想,生命體發射出的波,可能絕大部分不是電磁波。最能夠體現“生命體”特徵的一種電磁波,很可能是太赫茲波,但更多的可能都是生物性的主體信息能量波。

有人稱自己有氣功,那麼是否真有氣功,通過太赫茲波檢測,也許能夠做出判斷。在有氣功的人在發功的時候,應該能檢測到比較強烈的太赫茲波。如果檢測不出太赫茲波,恐怕就談不上有氣功了。中國的古人很有智慧,用“炁”字表示“氣功”中的“氣”,目的是要說明此“炁”是形而上的,並非物質性的“氣”。那麼這種炁是什麼?我們猜想它就是主體信息。

我跟一些搞“腦機接口”的科學家探討過相關問題。人的大腦非常複雜,我猜想人類並不完全是靠大腦的物質來存貯我們學習的各種信息,也許在每個人大腦周圍的空間,都有生物性的“波雲”存在,就像計算機的“雲存儲”技術一樣,每一個人都自帶這樣的“技能”,當他要了解一種事情時,首先的反應是通過大腦啟動生物“波雲”,接收相應的自然信息。

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些東西需要死記硬背才能記住,很可能這種重複的背誦,就形成了一種主體信息的“波雲”,存在於人們的大腦周邊的空間。這種生物“波雲”有很大的作用,等到人們參加考試時,一看到題目後大腦就會反應過來,馬上就把相關信息從頭腦周邊的生物“波雲”中提取出來。

也就是說,所有的物質、生命,都會不斷地發射出主體信息“波”,這種“波”並不是光速的電磁波,這個“波”發射出去以後,就在遙遠的信息態空間裡面形成的一個全息的“平行世界”。

所以,人們猜想在物質世界之外的信息態空間存在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是因果關係立刻呈現的世界

平行世界非常奇妙。有些國家對人的“瀕死現象”開展科學研究。那些快“死”了又復“活”過來的人,會回憶起自己信息態的生命體在離開自己的軀體之後,看到自己軀體周圍發生的一些事情。

我們知道物質不滅,人死以後身體會腐爛掉,轉化成別的物質,所以物質不滅。人既是物質的,也是信息的,我們猜想信息更是不滅的。信息能量從人體溢出後,就到了四維空間——信息態的量子空間,甚至到了六維信息影像空間,或者到了更高維度的信息態空間。

假如這種猜想成立,那麼在信息態的空間裡,為什麼能夠看到以後發生的事情呢?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信息平行世界”裡,永遠是因果關係立刻呈現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在“信息態空間”裡沒有物質的運動,而時間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參數,既然沒有物質運動,那麼時間就等於零。沒有了時間,自然因果關係就立刻呈現。

所以在平行空間裡,一旦有了一個因,就馬上呈現出一個果,因果關係就立即呈現。這樣的問題,在我們近代科學當中,一直都很少有人去研究它。只有在古代,宗教經典裡面有一些晦澀的描述,但現代科學在諸如“瀕死現象”的研究中,已經發現這種現象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主體信息態的“平行世界”,假如你能夠跑到“平行世界”裡去,你就能夠馬上知道在物質世界上做的某件事情,其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我們就能夠預測到久遠的事情,當然也可以穿越到以前。

這就算是科學猜想吧,就是在現實的物質世界以外還有一個對應的信息態世界。我們就把這個世界稱為“平行世界”。

拷貝自然永遠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和動力

我們人類的科技發展、科學探索,實際上永遠是在拷貝自然,永遠是在模仿自然。

數字技術發展到今天,特別是區塊鏈技術出現以後,就形成了必要的底層技術,使我們可以發展所謂的“元宇宙”,也就是可以構建一個“數字平行空間”,可以模仿現實自然中可能存在的平行世界,建立起一個數字的平行世界,而這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元宇宙”實際上就是現實物理空間的數字孿生空間,我們在工業生產上已經出現了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後續要發展的將是數字孿生技術在全社會的應用。

所以,“元宇宙”就是現實物理空間的“數字平行空間”,其運作模式就是要把現實物理空間的大數據採集出來,然後映射到“數字平行空間”裡去,來模擬現實物理空間的運行,當然它的最高境界也是要追求因果關係立刻呈現,從仿真現實到仿真未來。古人神話中說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採用“元宇宙”平行空間,就可以模擬未來,達到現實世界“一日”,“元宇宙”中“一年”的境界。

現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還不能做到因果關係立刻呈現,但是如果計算機技術提升到量子計算機的水平,儘管也很難真正做到因果關係立刻呈現,但是應該可以很快地模擬出:任何一種原因,它可能產生出什麼樣的結果。

比如說,如果現在有了“元宇宙”的數字平行空間,那麼這次新冠疫情在初始的時候,我們很快就可以模擬出不同防疫措施的結果。比如是否戴口罩的問題,到底戴還是不戴?搞不搞分區隔離?有了“元宇宙”數字平行空間,經過很快的速度,就可以模擬得到結果。這樣人們就不用爭論了,很快就能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防疫方式,才是正確的。

“元宇宙”應該是

現實物理空間的數字孿生空間

擁有這樣一個平行數字空間的“元宇宙”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由於它是模仿(拷貝)自然平行世界的一個數字平行空間,所以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從研究廣義虛擬經濟的角度看,最典型的廣義虛擬經濟是科技創新,我們搞飛機先要做設計,設計思維的過程就是一個虛擬的過程,但設計出來的飛機不見得能飛,需要先做縮比模型,在風洞裡面做氣動實驗、做強度實驗,做了這些實驗以後就確定飛機是否可以飛起來。這之後,才投入做真正的飛機。在飛機研製過程中,設計和試驗的科技活動,全都是虛擬的過程,都有經濟價值。在形成一個有效的實物價值過程中,80%的工作都是虛擬的,虛擬是創造有效價值的先導性工作過程。

所以,飛機在做正式定型之前,所有的科研工作全是虛擬的,也是有價值的,而以後這些工作都可以在數字平行空間裡先完成。這樣就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和時間,這是科技創新模式的一個顛覆性的革命。

有了“元宇宙”後,虛擬創造的價值就更直觀了。在這裡面創造的東西,可以通過“容介態”的形式模擬出有價值的結果後,再應用到實際的現實物理空間中。比如說,我們拿現實物理空間的信息到“元宇宙”裡面去模擬,就會知道後來的結果。當“因果關係立即呈現”時,其結果是什麼就馬上清楚了。當然在“元宇宙”裡面,也可以根據信息模擬出一個新的結果,並用這個結果對現實的物理空間進行修正和指導。我們就可以在物理空間中註入正確的要素,實現在“元宇宙”裡面模擬出來的結果。

比如現代戰爭,打仗之前都要搞沙盤推演,要思考、推演多種的打法、以及武器怎麼配備、兵力怎麼部署?如果用數字平行空間的“元宇宙”來直接推演,就會因果關係立即呈現。對方兵力是怎樣的?可能採用何種打法?就可以有多種方案在“元宇宙”上面作推演,並得出準確的結果,最後我們可以選擇最優的作戰方案!

所以“元宇宙”的技術,可以讓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能夠預測未來、了解未來,能更好地把握我們每做一個決策是否正確。

我們中國人很喜歡預測未來,很早就有周易卜卦這一套辦法,最早甲骨文很多也是卜卦的記載。

如果人類能夠跑到平行世界,一眼就可以看穿未來、知道事情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來說,“元宇宙”作為模仿或者拷貝自然平行世界的數字空間,它的最高境界就是實現因果立刻呈現,仿真未來。

警惕:“元宇宙”的名字給人以誤導,應該回歸“數字平行”的本質,避免成為另一個“王者榮耀”

現在很多人對“元宇宙”的研究充滿熱情,這本身是好事,但應注意不要產生誤導,把虛擬空間發展成脫離現實的東西,搞成類似於“王者榮耀”遊戲,這就會偏離發展“元宇宙”的正確方向。搞數字遊戲也有價值、也可以賺錢,不是說不能搞。但把“元宇宙”搞成新的數字遊戲,恐怕就是對這種技術捨本求末了。

實際上“元宇宙”最重要的作用是要能夠隨時獲取現實物理空間的大數據,並反映到“元宇宙”的數字空間裡去,在數據空間裡面,根據現實物理空間不斷變化的情況,判斷事物發展趨勢,了解其因果關係,再反饋到現實物理空間進行不斷的修正,得出我們需要的正確結果,這才是其重要的意義。

“元宇宙”的出現,將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多重要的變化,將會有很多人工作在虛擬世界。這些工作反過來又影響現實、客觀的物理世界。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元宇宙”一定是現實物理空間的映射,是與現實空間所對應的“數字平行空間”。要切實避免把“元宇宙”做成另外一種“遊戲”,成了對現實物理世界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東西。所以,這是正確把握“元宇宙”發展方向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

“元宇宙”一定要對現實的物理空間健康發展有利、有意義,才是我們應該追求和把握的正確方向。因為數字虛擬空間的發展,將來會對我們人類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按照現在有些人對“元宇宙”的曲解,把人類的身軀留在物理空間,把人的精神和靈魂注入虛擬的“元宇宙”,那麼“元宇宙”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精神鴉片”,最終的結果不但不支持人類進步,甚至可能危害人類。

現在國內出現的一波“元宇宙”熱中,還不乏有人想像著創造出如“比特幣”這種所謂的“數字黃金”一樣的東西,要利用“元宇宙”來創造出其它類型的“數字資產”。在現實中“房住不炒”,在“元宇宙”虛擬空間中創造出“數字不動產”,“房不能住還要大炒”。這種現像出現,對社會和經濟都是無益的,必須高度警惕。不能讓“元宇宙”發展中出現的偏差,誤導了我國數字技術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作者簡介

林左鳴: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廣義虛擬經濟——二元價值容介態的經濟》作者,連續多年入選《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 2013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2015年入圍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獎。

End

作者|林左鳴

來源|戰略前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