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llieForsyth(Antler社區負責人)

翻譯:王恆毅

在2020年初,當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時,許多人被裁員,他們被迫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其他沒有被裁的人,他們的工作形式也因為封城而徹底改變,只能在家工作,於是手頭時間更多了。趨勢源於一場混亂卻有深刻變革意義的新冠疫情,結果就是人們的熱情和興趣轉向創作者這一職業,並為創作者經濟帶來了繁榮。

儘管創作者經濟正在加速發展,並有望在2021年飆升,但在線內容的商業化和個性化面臨著許多挑戰。

本文將試圖深入探討這一新興行業的發展趨勢,並分析創作者和投資者都可以利用的新興機會。

音頻社交媒體平台將蓬勃發展

音頻領域在過去一年中踩中風口,直接起飛,並且現在還在不斷成長。由於鎖定(lockdown)導致的使用率上升,如Clubhouse(主打即時性的音頻社交軟件)和Hopin(多功能實時在線活動平台)等新平台出現得恰逢其時。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在疫情過後用戶將如何社交?無論哪種方式,音頻社交空間都將大概率繼續存在。

約會、教育、娛樂和專業服務等行業將受益於音頻帶來的具有深度內容和個性化的會話方式。

雖然音頻領域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它也正在尋找商業變現方法。我們不久會看到像付費社區、B2C訂閱產品和產品或活動一次性付款等盈利方式激增。

社交媒體巨頭已經將音頻空間視為巨大的機會。就在本月,Instagram添加了一項新的群直播功能,據《福布斯》推測,這是因為Clubhouse的成功給巨頭們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其他像LinkedIn這樣的平台也可能會效仿。

個性化平台:Patreon,OnlyFans和Substack的下一步盈利模式

自新冠疫情流行開始以來,人們對諸如Patreon(藝術家眾籌平台),OnlyFans(社交媒體平台),Substack(在線時事通訊發布平台)之類的個性化平台的需求大大增加,因為這些產品使創作者可以通過在平台投放內容來賺錢。

但是,平台怎麼賺錢呢?

通常,平台在創作者的收入裡按百分比抽成,一般在5%-30%。但這些平台也有使用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的先例,比如按月收軟件服務費。

這些抽成收費平台非常適合早期創作者或者說年收入低於100萬美元的創作者。但是,隨著創作者開始賺更多的錢,有趣的是這些平台該如何改變收費模式。

Substack、Patreon或OnlyFans等平台上的許多創作者都質疑平台所有者向他們抽成5%-30%是否公平。同時,創作者們感覺自己受到平台限制—他們對自己通過平台創作的內容缺乏品牌所有權。

時間會證明一切。但是,如果這些平台想留住頂尖的創作者,他們就要開始考慮讓頂尖的創作者為自己的產品“貼牌”(譯者註:white label-白標,證明品牌所有權),擁有自己的粉絲受眾,並提供新的選項。平台可能需要將其盈利模式從抽成方式轉變為固定的SaaS方式或者兩者相結合。

為了跟上形勢,Instagram和Facebook等巨頭需要在向創作者支付廣告收入分成方面做得更好。他們明白,內容創作者正在將消費者的眼球吸引到平台上。個性化平台可以從巨頭的案例中吸取更多教訓。

內容保護也需要做得更好。對於諸如Substack之類的平台而言,保護其創作者的內容非常重要。現在,任何人都能在幾乎沒有違法成本的情況下,肆意剽竊創作者的內容。所以平台應該通過提供法律和會計服務來支持創作者,使創作者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個性,而不受法律影響。

未來?更多風投介入,歐洲能成功

根據最近的研究,在美國,即將畢業的畢業生中有29%希望成為創作者,而只有11%的人希望走上典型的職業道路。

這樣的現像不僅存在於美國。亞洲走在創作者經濟的前面,這些創新也在進入歐洲。一種趨勢是直播社交購物:創作者能夠向粉絲們實時銷售商品。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5000萬創作者:4800萬是業餘愛好者,而200萬是專業人士。我希望創作人數會繼續上升。作為風投從業者,我非常激動地見證這個行業的發展。機會非常大,從個人角度而言,我的使命是讓歐洲成為創作者經濟獨角獸公司成長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