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則:存儲即所有

一個人的財產歸屬及安全性,從根本上來說取決於財產的存儲方式及定義權。在互聯網世界裡,海量的用戶數據存儲在平台方的服務器上,所以,這些數據的所有權至今都是個迷,一如你我的社交ID歸誰,難有定論,但用戶數據資產卻推高了平台的市值,而作為用戶,並未享受到市值紅利。區塊鏈世界使得存儲介質和方式的變化,讓資產的所有權交付給了個體。


第二法則:數據即資產

區塊鏈作為一種價值網絡,鏈上的數據都將因為需求的存在,而被定義為資產,即需求即價值。數據多寡將決定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窮富。因此作為區塊鏈世界的一員,每個參與者都應該有意識的去利用價值網絡去創造自己的數據,並享受到數據資產化的金融紅利。


第三法則:行為即挖礦

每個人的行為,都將被切碎為一個個挖礦的動作,給社區貢獻能量。人的行為本身就是能量的一種釋放,類似的社會行為都可能因為區塊鍊和硬件的結合,而成為可測量的能量轉化過程,源源不斷的給社區生態提供能源,一如當下的挖礦行為就是在幫助區塊鏈記賬,支撐起了區塊鏈生態的繁衍。因此要重視的行為,無論是破壞性行為,還是建設性行為,它都在為你的周遭造成影響,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步,這些影響結果會被量化為具體數據,而數據的正負反映,即為資產得失。


第四法則:代幣即獎勵

你所擁有的每個代幣,都是某個動作的有價獎勵,多勞多得,能量守恆。幣的本質作用就是價值衡量、價值存儲和價值流通,就像你平時上班,工作是一種追求利潤結果的連續性動作,而工資以法幣的形式呈現,即為這個連續性動作的有價獎勵。在區塊鏈世界裡,但凡你的資產或行為有創造或流通,它都將以cryptocurrency的形式獎勵到你的數字錢包裡,這種獎勵機制的碎片化和無縫細化,給了價值社會以最充分的想像,這才是區塊鏈高潮迭起的根本原因。


第五法則:證即信用

token是一種權益證明,上面寫明了主體的責權及其資產歸屬,比如你的身份證、景區門票、發票、股權等,都是一種你在某個垂直場景中的信用記錄。 token是顆粒化的信用值,它能被無限切分,輔以cryptocurrency後,讓所有數據、事物、行為等具有了金融屬性的附著物,自由靈活,全鏈流通。


第六法則:代碼即合約

在區塊鏈上,代碼取代文本,成為合約的新呈現形式,甚至還自動執行,這是區塊鏈碼農的一次卓越貢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除了無條件的愛和矢志不渝的相信,唯有引入代碼,當所有的權責被定格為公認的一串串程序,或許這份愛和相信,才有了託付。結合未來的人工智能,或許未來區塊鏈世界的主導者可能會變為智人,而代碼將成為“遙控”社區的準繩。


第七法則:節點即渠道

未來,每個硬件都將因為芯片和算法的雙植入,而成為數據的採集點和流通點,即渠道充分碎片化。如果這些硬件的外延變成一件件實物,那就意味著我們身邊的所有物品都有成為節點的可能性,這就是物聯網之於區塊鏈的意義,即使是當下如火如荼的溯源技術,本質也是給商品賦予節點價值,來追溯用戶的行為軌跡。某種程度上說,區塊鍊和物聯網在聯合重新定義渠道,甚至商業的渠道歷史就此而被改寫。


第八法則:社區即組織

區塊鏈也在重新定義組織邊界,你在什麼社區,將決定你的組織份。在未來某個時候,基於區塊鏈思維和技術的社區型商業組織,可能會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與公司並駕齊驅。因為token經濟制度的出現,將把商業組織裡的權益性資產進行顆粒化分割和流通,這意味著以股權為所有權壁壘的公司邊界,將被token的無縫滲入,而轟然崩塌,全社會持股的社區型商業組織,或將伴隨你我左右。


第九法則:共識即法律

規範社區成員行為的是大家妥協而成的共識,認可即生效,反對即出局,擁護即獎勵,違反即懲罰。在新型商業組織裡,組織運行規則將取決於共識的優劣和執行效率,一枚token除了具有金融屬性,還具備投票權益,共識的誕生和維護,都將由社區成員的token走向而決定,加上智能合約技術的協助,公平和效率將走向統一。


第十法則:消耗即銷售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其實不賺錢,極少數的人通過搞內幕消息,玩一些很不恥的事情賺錢。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在一級市場裡沒有基本面,炒股的人都知道一個股票本身的基本面,它再跌也不會跌到這個資產的價格。為什麼沒有基本面?因為這個幣本身沒有流通,比如我們挖了很多幣,這個幣在這產品上沒法流通,就只能把幣拿到二級市場去賣增加賣盤,一拋就砸盤,越砸幣價越低,這是根本原因。所以我們去設計一個經濟系統的時候,在產品裡一定要能夠挖礦。更重要的是你能消耗你的幣,如果出不去的話,只能通過二級交易所來賣,設計系統的時候一定要明白你的消耗機制是什麼,這個非常關鍵。

區塊鏈世界的法則一點兒都不稀奇,只是隨著科技力量的強大,它逐漸幫助眾生迫近於理想的伊甸園,那裡充滿了未知,甚至有更加失控的時空。但無妨,人類從來就沒有給自己的好奇心留下餘地,這也許是全世界的真正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