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是區塊鏈技術百花齊放下的一條蓬勃發展新路線,NFT的崛起,讓人們看到了數字內容資產化的更多可能性。從2017年第一個NFT項目Cryptopunks開始,NFT行業經歷萌芽期、探索期,2021年進入快速擴張期。

一幅《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NFT數字藝術作品,拍賣出6934 萬美元的高價;一張勒布朗詹姆斯模仿致敬科比扣籃的精彩瞬間的Top Shot拍賣出38.76萬美元的創紀錄價格;Twitter首席執行官Jack Dorsey以29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的第一條推文作為NFT出售……

代幣

NBA Top Shot:一款側重於NBA NFT卡牌收集的遊戲

人們都說,NFT的誕生是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里程碑,它帶動了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融合,能幫助藝術家等人群獲得更多的機會。而NFT市場火爆說明以藝術品為代表的諸多領域數字化發展需求旺盛,然而NFT既有通證屬性,也有權證屬性,在利益的驅動之下,在渴望新機遇的刺激之下,“萬物皆可NFT”的非同質化通證卻面臨著諸多政策風險及法律監管問題,尤其在國內,NFT的通證屬性,就已經觸犯了明令,更不要說NFT有著“潛在地下外匯直通車”的風險。

數字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數字權益確立與保護,NFT沒有規範的監管機制,在國內很難發展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藝術品等領域的數字化發展在國內無路可走,非同質化權益NFR的出現,讓NFT有了合規身份,探索出一條新的創新發展之路,一條本土化改良的創新路徑。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水土不服的NFT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非同質化權益NFR是否可以盤活國內以藝術品和收藏品市場為前陣的各領域行業嗎?今天,就跟隨零伽壹研究部的腳步,一起探討研究NFT本土化改良發展的可能性。

一、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也會水土不服

NFT首次出現是在2014年,從2017年第一個NFT項目Cryptopunks開始,NFT行業經歷萌芽期、探索期,2021年進入快速擴張期,《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4 萬美元高價拍賣,各界明星鑄造和購買NFT引發各界關注,疊加區塊鏈遊戲Axie Infinity 憑藉Play to earn模式在菲律賓持續升溫,2021年三季度NFT交易量和交易額迅速拉升,9月6日的30日市場交易總額達到28.42億美元。

代幣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NFT倚靠其不可複制、不可分割的特點成為了區塊鏈的新風口。 NFT的功能主要包括版權保護、資產數字化和資產流動性以及元宇宙的重要角色。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以下幾點,來了解下什麼叫NFT。

1、非同質化通證NFT,推動數字內容資產化

NFT,即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不可複制、篡改、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其映射實體收藏品等實物資產和圖像、音樂、遊戲道具等虛擬資產。

NFT的核心價值在於“數字內容資產化”,依托區塊鏈技術保證數字資產的唯一性、真實性和永久性,增強其流動性,並有效解決上鍊資產的確權問題,解決版權保護痛點。

NFT之所以能推動數字內容資產價值重估的原因有四點:

1)解決版權保護痛點

NFT的唯一性、不可篡改等特性,為版權保護提供全新思路。利用NFT標記如圖片、音樂、藝術品等的數字內容作品所有權,讓每個NFT 都有一個唯一的ID 編號,並可被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識別,使得原先沒有邊際成本、可被無限複製的內容作品有了稀缺型,這種獨一無二的屬性讓NFT 天然可成為紀錄和存儲包括藝術品、遊戲、音樂和收藏品等數字產品所有權的理想選擇。

2)重塑資產流通性

將數字版權與相關作品上鍊,實現IP 價值的流動性,同時將分成協議寫入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在數字藝術品的轉賣過程中享受分成收益,有力激發數字藝術領域的創作生態。海外目前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NFT交易機制,即創作者將NFT首次發布後,其他買家能夠在NFT交易平台中科不斷進行二次轉讓與購買。

3)加速數字資產化

在現在的互聯網下,我們僅擁有數字內容的使用權,無法真正使數字內容成為我們的資產。 NFT的出現拓寬了數字資產的邊界,數字資產不再只是指數字貨幣,任何一種獨特性資產都可以被鑄成NFT,無論是實體資產還是各式各樣的數字內容,如圖片、音視頻、遊戲道具等,這提高了數字內容的可交易性(如游戲Axie Infinity 中的一塊虛擬土地賣出了888ETH)。虛擬物品的數字資產化將實現對數字藝術更好的定價與流通,從而激發數字藝術等領域的創作,推動內容產業繁榮。

4)減少中心化平台抽佣分成

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內容創作者的商業地位,減少中心化平台的抽佣分成。通過NFT內嵌的智能合約,創作者能從後續的流轉中獲得持續的版權收益。以OpenSea為例,NFT創作者最高可設立10%的版稅費用。

2、NFT三種底層協議標準

2017年,在以太坊逐漸風靡全球的時刻,第一個NFT項目——CryptoPunks正式上線,但是當時並沒有專門面向NFT的底層協議,兩位創始人只是通過將ERC20進行了簡單的修改,最終將其創作的朋克風格的像素頭像放置到以太坊,後來,ERC721被Dapper Lab創建出來,成為第一款專門針對NFT的底層協議。時至今日,NFT底層協議除原來的ERC721,常見的還有ERC1155和ERC998。

1)ERC721——最傳統的NFT底層協議

ERC721標準誕生於Cryptokitties,為最早被以太坊社區認可的NFT 資產建構協議,亦是目前應用最廣技術標準,它由ERC20標準演變而來。 ERC721標準適用於收藏品類資產,如在CryptoKitties中,ERC721標準賦予NFT資產加密貓所有權、發行權和訪問控制權。此外,ERC721標準滿足NFT資產可在多個生態系統中的互操作性,例如參與者可在二級市場或應用內進行購買、交易NFT資產。在ERC721標準下,一份合約只能發行一種NFT資產,遊戲場景中一款遊戲道具類型或多達上千種,ERC721標準因此難與復雜遊戲場景兼容。

2)ERC1155——具備FT特點的NFT協議

ERC1155是在ERC721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同時兼具NFT和FT的特點,這樣的屬性決定了ERC1155比ERC721有明顯的效率優勢,不但具備更強的兼容性可以支持分割還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代幣,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支持批量的數據傳輸。 ERC1155支持一份合約發行任意種類的NFT資產,大幅節約了發行和交易NFT時的手續開銷,同時支持批量轉移(如轉賬多數量的同一類別資產或多類別資產),提高了轉移的便捷程度。 ERC1155標準的創立主要原因是開發遊戲時需要遊戲道具,需要多道具多賬戶發送,可以一次性轉移同一類別的多個數量資產。

3)ERC998——ERC721的延伸

ERC998被稱為可組合非同質化代幣(CNFT),它的結構設計是一個標準化延伸,可以允許每一個NFT可以由其他的NF或FT組成。這意味著代幣內的資產可以組合,並使用單一的所有權轉讓進行交易。

代幣

主流NFT協議標準對比

目前,NFT應用多仍以以太坊為底層開發,BSC、HECO等其他支持NFT 資產發行流通的底層公鏈市場佔比份額則相對較少。以太坊鏈上GAS費過高,網絡擁堵等問題已成為影響NFT生態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NFT生態開始尋求layer 2或側鏈解決方案,如Polygon等以Layer 2為解決方案實施鏈外計算技術開發,NFT平台型項目Sky Mavis正逐步將Axie Infinity整合至其側鏈產品Ronin,Dapper Labs的CryptoKittie亦將被遷移至Flow。

3、NFT產業生態初成,應用場景不斷擴增

2020年NFT生態初成,後承勢DeFi 爆發迎來其首輪熱潮。 2021 年NFT 逐步同傳統藝術品金融,娛樂傳媒等市場漸次融合,資產形態的多樣性及良好的應用場景使其生態圈不斷擴增,外溢效應明顯。

目前,NFT行業產業鏈分為基礎設施層、項目創作層和衍生應用層。

代幣

NFT產業鏈圖譜

1)衍生應用層

衍生應用層主要是基於項目創作層鑄造出的NFT衍生出來的應用,包括NFT二級市場、NFT交易數據平台NFT社交平台等。以二級市場代表項目OpenSea 為例,OpenSea中交易的NFT主要來源於項目創作層鑄造的NFT。這一層級的價值捕獲主要基於流量和需求變現,比如社交和策展,如何聚集流量以及變現是核心的價值點。

2)項目創作層

項目創作層主要是NFT的鑄造和發行,涉及項目發行方和一級交易平台。內容創作者(IP方、版權方)根據區塊鏈NFT鑄幣協議(如以太坊的ERC721、ERC1155標準協議等)鑄造NFT,並在自有平台(企業或項目官網)或第三方平台上發行。按照NFT項目性質,可以將NFT 一級流通市場(Sell & Trade)分成以下幾類:綜合類、藝術/收藏品類、遊戲/元宇宙類、粉絲經濟類等。項目創作層的公司的價值捕獲基於NFT 的一級交易。

3)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為NFT鑄造和交易提供底層技術基礎,NFT架構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需要成熟的區塊鍊及其生態作為基礎設施支撐,主要涵蓋底層公鏈、側鏈/Layer2、開發工具、代幣標準、存儲以及錢包。這一層捕獲價值基於NFT 的鑄造,比如底層公鍊和側鏈/Layer 2捕獲了鑄造產生的Gas Fee。 NFT 數量越多,這一層捕獲價值越大。以太坊是NFT領域區塊鏈的絕對霸主,30日(9.16-10.15)NFT領域的交易總額為24.41億美元,其中71.48%架構在以太坊上,但其他區塊鏈也正加速NFT生態佈局。

NFT的版權保護成為了NFT創造初期主要的應用之一。比如藝術家WhIsBe在Nifty Gateway上將一部16秒的金熊動畫以NFT的形式售出了100萬美元的價格。 Twitter首席執行官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以29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的第一條推文作為NFT出售。甚至紐交所也將歷史上一系列有里程碑意義的IPO做成了NFT,《紐約時報》也將一個專欄轉變為NFT的形式。同時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通過NFT的形式發表作品,也代表了他們對NFT對作品版權的保護看好。

4、NFT盈利模式,推動市場快速發展

區塊鏈+產業的應用發展,讓許多行業的商業模型發生轉變,而NFT的治理、經濟學設計、技術設計和價值主張等多個層次也為行業創造出了眾多的新商業模式。 2021年第一季度NFT的成長倍數竟然是去年一整年的8倍,是目前區塊鏈應用發展最快速的熱點領域。

非同質化代幣NFT生態系統中最常見的盈利方式是出售NFT,在直接銷售NFT的營收模式基礎上可衍生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應用內部經濟中的交易費等營收方式。開發者可從其開發的物品二級市場交易中收費,如OpenSea 平台開發者可設置0-99%之間的二級市場銷售抽成。開發者也可從用戶生成的NFT 交易中收費,如在Cryptovoxels 虛擬世界中,用戶可自行創建NFT 配件,Cryptovoxels 開發者可從此類游戲原生市場中向用戶收取少量交易NFT 產品的費用。

代幣

NFT商業模式:直接出售,可衍生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

隨著DeFi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反向促進了NFT生態的完善,為其帶來新的盈利模式。

1)治理代幣

治理代幣即NFT開發者可以通過向社區成員出售治理代幣來獲取收入,獲取治理代幣的遊戲社區成員可以獲得一定的投票權,對NFT應用的未來發展方式提出新的建議甚至提出新的功能等。

2)收入分成代幣

收入分成代幣即NFT開發者還可以通過推出具有收入分發功能的代幣發放給用戶,持有代幣的玩家可以在應用中獲取NFT運營商扣除之外的收益。

3)認購

用戶將加密資產投入到DeFi協議或資金池中,將產生的收益提供給遊戲開發者,作為NFT應用的入場券或其他服務的獲取資格。

4)原生代幣

即NFT項目開發自己的NFT代幣,作為遊戲或其他項目中獲取虛擬資產的唯一貨幣。

5)拆分

目前部分NFT交易平台允許用戶將一個NFT資產拆分成ERC20(即FT)類型的資產並在平台進行交易,比如NIFTEX平台。

6)抵押貸款

即通過抵押NFT來獲取資產,對比銀行對的資產,該種貸款方式下款更快。

7)NFT+盲盒

在交易前,將有多枚NFT被賣家注入到盲盒智能合約之中,同時向買家顯示出本次的抽取價格,買家事先無法預測會抽取到哪枚NFT。用戶去搶購盲盒,一是因為博弈概率上的刺激,二是為了NFT背後水漲船高的價值。盲盒模式能給NFT資產附加娛樂值,迎合用戶獲得驚喜感的心理特徵,也進一步助推了Fomo情緒。

8)Play-To-Earn

伴隨著Axie Infinity 的火爆,催生了GameFi 新的Play To Earn 的經濟模式。 P2E(Play To Earn)本質上是一個由區塊鏈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玩家可以通過充值、玩遊戲獲得遊戲內資產或代幣所有權。較Free To Play、Play To Enjoy 等模式,Play To Earn 遊戲中的大部分收入不再歸屬於大型的中心化遊戲公司,而是給到了優秀的玩家。通過參與遊戲內經濟,玩家可以為其他玩家和開發人員創造價值。反過來,玩家可以得到遊戲中的資產獎勵。這些數字資產可以是任何在區塊鏈上確權的加密資產。

9)Create-To-Earn

AI 的發展將使Play-to-earn 轉變為Create-to-earn。以虛擬創作為玩家帶來新服務的Create-to-earn 模式,主要是通過創作者為玩家提供增值服務實現的。創作者通過能夠通過虛擬創作,獲得現實中的收益。在經濟激勵下,用戶的創作被激發,這種以玩家創作為主導,帶來了沉浸式體驗和社交場景,已經看到了元宇宙的雛形。

5、NFT發展在國內面臨諸多政策風險及監管

國內NFT整體發展比較謹慎且對比國外NFT有明顯的金融投資品屬性,國內的NFT發展有明顯的交易市場屬性,且沒有二級市場,從各種手段上杜絕NFT的炒作行為。

數字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數字權益確立與保護,然而NFT不合適在中國落地的原因有四點:

1)NFT雖然具有權證屬性,但同時也具有通證屬性,NFT在本質上還是數字代幣,國內明令禁止數字貨幣的發行、融資、流通、兌換、炒作和買賣,及與之相關的非法發行證券、非法集資、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非法金融活動,融合數字代幣的NFT交易,在國內也會被禁止。

2)現在大部分NFT協議都運行在以太坊系統,由於國內文化藝術產業(約佔國內GDP總數4%)規模巨大,如果文化藝術產業使用以太坊或其數字代幣來進行NFT,會有巨大風險。此外,使用NFT協議具有巨大金融風險,高度匿名性、隱蔽性和價值依託於主觀評價等特質而不是外匯監管體系,使得NFT極易成為洗錢、貪腐和恐怖主義融資等犯罪的溫床,等於開闢了地下外匯直通車;

3)NFT缺乏法律保障,也沒有完善的認證機制。 MFT使用以太坊系統來認證,而國內居民不能使用以太坊系統,因此國內NFT投資者權益不能得到保障。

4)NFT沒有規範的監管機制,通過自主交易可以隨意哄抬價格,特別是在分佈式交易平台,交易風險很大。

二、NFT本土化改良,NFR破局探索新發展

不過,NFT在國內不能發展,並不代表藝術品等領域的數字化發展在國內無路可走。 2021年10月14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指導,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字社會與區塊鏈實驗室等機構聯合發布了《非同質化權益(NFR )白皮書——數字權益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 《白皮書》指出,NFT要想在國內發展,就必須要有合規的創新發展路徑,因此NFR非同質化權益營運而生,為國內探索數字權益確權、存儲、轉移、流通,提供了合規手段。任何獨一無二的資產,包括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都可以作為NFR的基礎資產。這一模式將為藝術作品、表演權、品牌獲其他有價值的財產創造了新的分銷、授權、商業化渠道。

代幣

非同質化權益(NFR)白皮書

在國內的法律監管框架下,數字財產保護製度日益成熟,《民法典》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法律層面提及網絡虛擬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法發[2020]25號)》明確提出,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 NFT這一新興的數字資產類別必將引起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投資者、銷售平台和收藏家的注意。

NFR解決了NFT存在的幾乎所有問題,具備以下重要特性:

1)不使用任何公鏈系統,只能使用實名可信有隱私保護的互鍊網網絡,互鍊網可加強隱私保護。而現在國外所有公鏈系統交易都是公開交易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設新一代可以監管的區塊鏈系統,例如自帶合規和監管系統的區塊鏈系統。

2)確保NFR交易沒有規避外匯監管的問題,由於沒有數字代幣參與,不可能以數字代幣的形式將資產轉移到國外。

3)完善實名認證機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4)支持文化藝術產業數字化,由於數字化帶來的價值實現和流動性增加,文藝產業收入以及相應國家稅收實現增長。

5)所有NFR產品交由第三方評估、測試、認證,交易公平公開。

NFR與NFT截然不同,代表全新的藝術與科技的結合,NFR的核心優勢是具備法律監管框架,可以由科技執行,由法律框架賦權。 NFR的本土化發展符合國內監管規則,將帶動數字科技發展,並為未來數字化的產業發展和數字生態建設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助力實體經濟,擴大市場、增加市值,數字賦能實體。

NFR具有以下特性:

1)物理與虛擬環境緊密結合:NFR堅持以物理世界為基礎,而不只是尋求虛擬發展,即不鼓勵毀掉原有物理作品,只保留NFT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特性。 NFR協議是中國開發的,不是國外開發的。由於虛擬環境上的數字資產和實體經濟中的資產是相關聯的,虛擬資產才有實際價值。

2)助力實體經濟:與NFT哲學思想正好相反,NFR不是“以實助虛”,而是“以虛助實”。發展NFR在虛擬環境下助力實體經濟,擴大市場、增加市值。數字賦能實體,而不是實體經濟被虛擬世界掏空。

3)使用互鍊網技術:建立全球化網絡治理,摒棄以往的互聯網數字金融規則,避免行業壟斷,保護數據隱私。

4)嚴格的數字資產治理:實施嚴格的物理資產憑證、虛擬資產憑證。其中,實際資產在物理空間,不在網絡或是數字空間,虛擬資產是添附在物理資產之上的。

5)多樣的添加價值:由於不是數字代幣,又和實體經濟結合,NFR的經濟模型和NFT截然不同。且NFR不只是藝術品領域可以應用,其他領域也具備廣闊的應用空間,例如影視、音樂、遊戲、數字創意、農業、體育、教育、知識產權等。

6)符合中國法規:NFR的本土化發展符合中國監管規則。

7)帶動數字科技發展:傳統上,數字貨幣科技由國外發起領導,中國跟隨。現在由於國外NFT不符合中國法律,中國需要一套全新的符合中國監管要求的NFR。 NFR也使用區塊鏈技術,但是和地下經濟的數字代幣的體係不同,屬於合規科技。從此,數字確權世界會出現走出兩個不同路徑:NFT和NFR。兩個路徑的底層技術基礎和架構上會有重大分歧,包括系統架構,網絡基礎設施,賬本系統,認證機制都不同。

8)連接元宇宙:中國的NFR屬於本土發展起來的現代數字科技,可以在中國版的元宇宙中實現快速發展。由於NFR符合中國法律,而且即使在虛擬環境下,虛擬人物、虛擬資產在元宇宙環境中都和物理人物、物理資產實現綁定,這奠定了NFR的合法性基礎,也為未來數字化的產業發展和數字生態建設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甚至國家法律都可以在此實現數字化,進而藉NPR映射到虛擬的元宇宙環境中,開展監管治理。

三、中國從版權保護切入,探索無幣化NFT發展路徑

傳統互聯網時代,往往只需要復制粘貼就可以大量傳播的作品,版權保護面臨的問題是在互聯網上盜版幾乎沒有成本,且數字、圖片作品可以在短時間內被傳播無限次,追踪源頭和使用方式成為難點。由於區塊鏈技術及NFT的特性,利用NFT賦能版權,可以做到除版權保護以外,還能做到增加藝術品的流通價值及增加創作者的收入,這讓NFT+版權,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可。而NFT的存在意義就是為每個單位的創意作品提供一個獨特的、有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互聯網記錄,基於其不可大量複製、非同質化的特點,可以通過時間戳、智能合約等技術的支持幫助每一件作品進行版權等級,從而更好地保護版權。

而區塊鏈技術要想為社會帶來價值,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是必然,而通證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將重構整個商業世界格局。但通證經濟,也只有在合理的監管下才能更好的賦能實體,創造出真正的價值。今年9月,央行聯合公檢法等十部委發文,高壓打擊虛擬貨幣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通證經濟走上無幣區塊鍊或與數字人民幣相結合的道路。

積分,是天然與通證經濟結合的場景之一,因為在現實各類應用當中,用戶通過一定行為所獲得的激勵,無論是積分、寶石、能量還是其他,都是通證經濟完美的結合點。需要指出的是,國外NFT項目還是和發幣相關,而在中國發展對應的NFT項目,需要遵守國內法律不能發幣的約束。

在積分作為應用中廣泛認定的交易媒介,具有一定的價值屬性,通過積分介入NFT交易,不僅符合一般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可促進遊戲生態金融的互通。而積分的使用可直接促使用戶粘性的增加,增強用戶活躍度,進行低成本裂變。且數字資產憑藉其所有權標記、易操作及稀缺等NFT特性實現價值增值,並作為商品自由流轉,極大的提升了數字資產的市場化。此外,積分作為支付媒介可在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中使用,也進一步拓寬了NFT應用的使用價值,對於後續線上場景映射線下也有極為關鍵的戰略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區別於海外運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工具,國內的NFT交易發展還處於早期,建立在無幣區塊鏈,人民幣是重要的交易手段,而數字人民幣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國內NFT應用的發展。

代幣

騰訊幻核:國內首個數字藏品交易APP

目前國內主流的NFT發售或交易平台主要包括阿里拍賣、螞蟻鏈粉絲粒、幻核和NFT中國。國內發行的NFT項目數量不多,但涉及的領域(體育、文創等)以及映射的數字內容形式(音頻、3D模型、動畫等)較為多元。由於國內對虛擬資產相關業務的監管態度歷來十分嚴厲,NFT在中國的發展路徑將遵循不同於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中國企業更多是從版權保護切入,發揮NFT數字產權證明功能,強調無幣化NFT的探索。目前螞蟻鏈粉絲粒、幻核發行的藏品均未開放二手交易。

國內IP市場巨大,但體系化的IP世界卻還沒有形成,這對後期NFT+IP+版權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如漫威,由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等英雄人物,衍生出整個漫威宇宙IP,這樣的市場規模,若結合NFT,結合元宇宙,將誕生多麼龐大的市場,在財富效應及IP光環的加持下,這背後的價值就如那浩瀚的宇宙,等待我們的探索。而咱們國內,諸如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經典IP,也是潛在的元宇宙市場,就拿水滸來說,108將,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故事可以挖掘,然後這108人又會有相應的敵人,會遇到不同的人,會衍生不同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產。

四、總結

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的蓬勃發展,給數字資產安全、數據跨境流動風險、數據平台壟斷、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數字資產權屬確立等問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國家監管體系的完善,我們相信,數字資產的價值將得到最大化的呈現,市場也將加速釋放。

過去版權產業一直被認為無法盈利,起碼在中國是如此,但現在版權產業卻是全球金融市場最熱門的領域。 NFT包括治理、經濟學設計、技術設計和價值主張等多個層次,將是未來價值競爭的新賽道,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一個基於數字資產和商業結合的新盈利模型正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