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長期以來,比特幣都被作為創新支付方式和價值儲存手段,其生態因不支持智能合約功能和手續費高昂等原因無法如以太坊那樣復刻出多樣化的應用和玩法。直到Ordinals等協議的大爆發以及比特幣現貨ETF打開主流資金閘門後,比特幣生態的命運齒輪被轉動,也成為如今加密市場的關鍵敘事。

但隨著網路大規模擁塞、交易速度低以及應用拓展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比特幣L2擴容方案應運而生。在比特幣L2的這場百團大戰中,Mirror Staking Protocol另闢蹊徑,將自身定位為比特幣L2質押基礎設施。本文PANews將解讀Mirror Staking Protocol背後的運作機制與差異化優勢。

L2復興比特幣經濟,Mirror利用多重簽章分組演算法破質押困境

作為比特幣生態的重要推動力量,比特幣Layer2擴容方案已成為資金重點埋伏的賽道,並呈現出井噴式爆發態勢。對於比特幣而言,Layer2的引入不僅可提高可擴展性和效率,其智慧合約的可編程性也為生態爆發提供更大可能性。

然而,質押賽道面臨的質押效率低下和資產安全風險問題正在限制比特幣L2賽道的發展。針對這樣的市場痛點,Mirror Staking Protocol可為比特幣L2提供完全去中心化且無需信任的比特幣質押解決方案,來確保比特幣100%安全傳遞至L2並共享於比特幣L2。

實際上,由於各流派的比特幣L2項目在資產質押實現路徑各不相同,在質押效率和安全性上亦有不同差異。例如透過多重簽名機制來橋接比特幣L1到L2原生資產,存在著不可能三角問題。如果減少多重簽章的節點數量來提升效率,那麼將很難保證因中心化所帶來的作惡風險。例如Merlin Chain使用Cobo的MPC錢包解決方案來橋接比特幣L1到L2的多種原生資產,雖然MPC錢包相比普通錢包更為安全,但簽名者數量較少、缺乏懲罰機制等原因也使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差距;若為最大化程度實現資產託管的去中心化,那麼體量足夠大的節點將會帶來效率的低下,比如Stacks需要至少70%的節點簽名權力才能獲得有效的簽名。

再例如採用遠端質押方法,Babylon的比特幣質押協議允許比特幣持有者無需將比特幣橋接到PoS鏈即可進行質押,透過密碼學、共識協議創新和優化使用比特幣腳本語言的方式來創建遠端質押環境,雖然相比較橋接更加安全可靠,但存在比特幣資產銷毀的風險,且無法直接存取EVM生態系統的DApp。另外,例如BounceBit這類專案直接將資產託管給Mainnet Digital、Ceffu等擁有合規資格的中心化託管服務平台,這使得使用者信任建立在這些機構的資產透明度和財務審計等方面。

對此,Mirror Staking Protocol則從多簽節點機制入手,透過打造多重簽章群組(MSG)演算法來有效平衡比特幣質押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問題。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比特幣L2專案比作電動車廠商,Mirror提供的是電池包;如果BTCL2 專案是大規模語言模型(LLMs),Mirror 協議就是GPU 雲端算力中心」。

拉開BTC金融復興帷幕,L2網Mirror Staking Protocol欲解BTC Restaking賽道痛點

具體來說,Mirror將數百到數千個節點劃分為群組,每個節點可以與任何其他4個節點分組,每個群組由任意5個節點組成,小組內5個節點中的任意3個節點可以對組內的資產進行多重簽名。當然,每個節點也被要求在指定的智能合約中押注1 mBTC,一旦節點作惡將會罰沒保證金。舉個例子,如果有1000個節點,那麼可產生約3000個群組。若節點達到1000枚比特幣,那麼每個組可託管1枚比特幣,如果有節點想做惡,那麼任何組中必須有3個節點集體惡意行動才能實現,且還需付出3個mBTC。

目前節點選舉已正式啟動,任何為協議做出積極貢獻的用戶均可參與,節點將在社區的四輪投票中選出。為了確保安全,該協議要求節點必須將至少質押1枚BTC押注到Mirror合約中,並在12個月內充當去中心化的網路保管者。一旦成功選為階段,用戶將獲得高達價值12萬美元的MIRR代幣認購權,且節點選舉中的冠軍還將特別獲得100萬枚$MIRR的看漲期權,執行價格為0.12美元。根據官方最新透露,自2024年3月5日啟動節點選舉以來,Mirror Staking Protocol在不到3週的時間內,吸引了200餘名KOL和超過50家項目機構在X等社交媒體上參選。同時,選舉已獲得超過5萬名用戶參與投票,累計總投票數超300萬次。

另外,Mirror Staking Protocol除了透過技術方案提高資產安全度,也透過知名安全公司SlowMist的安全審計。

值得一提的是,Mirror Staking Protocol產生與比特幣1:1錨定的mBTC是與EVM相容的,可透過ReStaking機制增加質押資產的收益潛力。

已完成種子輪融資,計畫今年5月上網主網

儘管L2群雄並起市場競爭進入白熱階段,但剛起勢的比特幣L2仍成為資金活躍度較高的熱門板塊。不少熱門比特幣L2不僅以高估值拿下高融資額,而動輒數億數十億的TVL更直接反映出市場的強烈需求。市場對比特幣生態發展的預期拉滿在於,其巨量沉澱資產亟待被挖掘,特別是現貨ETF正帶動比特幣的強勁需求。而從以太坊的市場規模來看,比特幣L2也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無論是比特幣市值是以太坊的3倍,還是前者2.96億全球用戶體量遠超後者的1.24億,都可窺探該賽道的成長空間。

作為比特幣生態的建設者,Mirror Staking Protocol也獲得資本認可。今年3月,Mirror Staking Protocol宣布完成UTXO(Bitcoin Magazine投資部門)、Conflux和IMO Ventures的首輪融資。其中,Bitcoin Magazine曾發文比特幣L2標準須滿足三項條件,包括使用比特幣作為原生資產;使用比特幣作為結算機制來強制執行交易;展示對比特幣的功能依賴性。從這些標準來看,Mirror Staking Protocol完全符合。

其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團隊實力的展現。 Mirror Staking Protocol的團隊成員除了來自Web3 Native計畫外,還有豐富的知名Web2企業經驗,包括微軟、Google、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姚班、三星、現代、Conflux和Decus等。

另外,永續的代幣經濟學也是衡量專案的重要指標。 MIRR是Mirror Staking Protocol的治理代幣,總供應量為10億,其中24%用於節點選舉,代幣將在12個月內發放;26%用於用戶空投,可依比特幣質押量和邀請好友所獲積分獎勵,將分為10個季度進行;14%分配至投資者,種子輪投資者額度在12個月內解鎖,機構輪投資者在24個月內解鎖;18%分給項目團隊和顧問,6%分給基金會,剩餘12%用於L2生態發展。

拉開BTC金融復興帷幕,L2網Mirror Staking Protocol欲解BTC Restaking賽道痛點

目前,Mirror Staking Protocol已完成測試網路部署,即將開放給全網使用者公測階段。而根據路線圖,Mirror Staking Protocol預計將在今年5月上網主網,將允許用戶進行質押以及比特幣L1資產到L2網路的橋接;同時該協議還計劃與其他比特幣L2展開合作、推出「一次質押雙重代幣收益」活動、拓展生態應用和啟動生態系統基金來支持建設者和開發者等。

比特幣生態風起,隨著技術迭代升級的L2們不斷攻城略池,低效的運作效率和匱乏的應用場景將逐漸成為歷史,且藉助LSD/Restaking的槓桿效應活化資產的高流動性和可組合性後,將進一步釋放比特幣經濟的更多潛力。從Mirror Staking Protocol等L2建構者來看,相比於“炫技”,提供更為友好且安全的資產環境以及扛起生態建設的重任正成為獲得用戶強共識和支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