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遊戲》一書的作者布拉斯蘭.迪爾諾說:“新聞、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數據。無論好壞,它們儼然已成瞭如今最卓越的公共語言——會說這種話的人,便可統治世界。”

數據的“威力”不言而喻,之所以目前很多互聯網產品是免費使用,就在於可以從用戶免費提供的數據上盈利。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讓人們已經認識到數據是經濟的血脈和源動力,認識到自己所產生的數據的價值,並試圖真正擁有數據價值,這便是Web3時代的緣起。

從以太坊的誕生到“以太坊的殺手們”襲來,從雲存儲到去中心化存儲,數據的基礎設施仍在持續擴容和完善,目前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公鏈BNB Smart Chain(也稱BSC)近日發布了去中心化存儲基礎設施BNB Greenfield,希望實現以數據為中心的智能合約協同作用,挖掘信息時代的數據“鈔能力”。

挖掘數據“鈔能力”,去中心化存儲BNB Greenfield升級Web3基建

破解業內難題,融合存儲和計算兩大基建

在數據爆發式增長和隱私數據洩露的形勢下,去中心化存儲已經探路近10年。早在2014年Storj就基於區塊鏈技術開啟存儲服務,隨後Sia在2015年開始打造分佈式雲系統,IPFS在同年提出去中心化存儲方案。而到了2017年,在IC0和代幣經濟模型的啟發下,基於IPFS的Filecoin和主打永久儲存的Arweave被推出,隨後基於各個公鏈的存儲項目陸續面世。

實際上,諸如以太坊之類的公鏈也可以進行存儲,比如此前有用戶將被封禁的文章寫入以太坊區塊,PANews曾在以太坊區塊上寫入年度活動的獲獎者信息,這些內容都將永久被保存在以太坊上。但受制於區塊的容量和加載速度,以太坊等公鏈上並不適合進行大量的存儲,所以就需要專門的存儲公鏈。因此,無論是以太坊還是當下各種EVM類公鏈如Polygon等,均沒有自帶分佈式存儲的能力,只能寄希望於構建在其公鏈上的存儲項目來補齊短板。

這樣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存儲公鍊和智能合約公鏈就像兩個大陸,互相之間割裂存在,尤其是存儲公鏈大部分是進行數據的存儲,並不具備獨立分析計算數據的能力,需要開發虛擬機以實現智能合約功能,不然就無法在其上搭建複雜的DAPP。如何將去中心化存儲和智能合約相結合,提供數據即時的分析執行、交易等多元場景能力,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成為當下技術開發的難點和重點。

去中心化存儲的老大哥Filecoin一直在推進FVM (Filecoin虛擬機)的開發,以實現可驗證存儲和智能合約功能的結合。但是進展一直很緩慢,從官方進展與規劃來看,預計2023年2月份FVM測試網將上線,5月份上主網。不知道總愛放鴿子的Filecoin是否能在今年如期“交卷”。

此外,通過創新的共識機制實現文件的永久存儲Arweave提出了Smartweave智能融合的概念,也構建了一些生態項目,但受制於Arweave的特性,其使用場景局限,主要適合去中心化H5-APP如媒體、NFT類、網頁前端類的應用,且缺乏與以太坊的EVM的兼容,並且受制於目前技術框架較難實現兼容。其他的存儲項目Storj、Sia Coin也同樣如此,且其本質是存儲資源的對接,缺乏有效的內容尋址方法,不利於文件共享,如電影、音頻等,在存儲的功能性上都略顯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公鏈Dfinity通過“容器”概念實現了智能合約功能,並內嵌了分佈式存儲架構,但是因為項目此前一直進展緩慢,且不支持EVM,因此生態相對孤立,目前生態發展在公鏈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BNB Greenfield的推出,正好解決了這兩大基建割裂的問題。根據白皮書介紹,BNB Greenfield DApp 是新型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有數據端點、交易接口、P2P 網絡和相應的SDK來幫助開發者構建BNB Greenfield dApp。根據官方列舉的用例,包括:個人云存儲、去中心化前端網頁、區塊鏈數據存儲、社交媒體、個人數據市場、個人電子出版物等。如果把數據比作數字時代的石油,BNB Greenfield就是沙特阿美公司,提供石油上游的一系列勘探、生產、煉製和運輸等工作,而下游的企業可以進一步使用石油去銷售或者再加工成其他的石油製品。

夯實Web3的基石,實現數據的可編程性

已經習慣了DeFi挖礦和NFT鑄造的Web3原住民們,可能已經不再留意點擊approve後是“智能合約”在進行自動執行。早在1994年,著名密碼學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就借鑒自動無人售貨機提出了智能合約的概念,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自動售貨機是智能合約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

如果說以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為目標的比特幣是區塊鏈的1.0時代,而實現了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功能的以太坊則帶領區塊鏈進入了2.0時代。因為有了智能合約,才能讓區塊鏈技術被應用到金融、醫療、物聯網、AI等各行各業,也讓智能合約成為未來數字社會的基石之一。後來的一系列新興公鏈如BSC,也都是在以太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提高智能合約的計算能力。

但未來,智能合約若想真正改變世界,仍需要不同數據支撐,需要連接物聯網、互聯網、金融等不同系統,需要後者提供數據的支持。相比公鏈智能合約的發展已經讓我們體驗到了不少去中心化應用,而去中心化數據存儲僅走入發展的第一序章,承載的數據體量與傳統存儲不可同日而語。但每天海量產生的數據只會加速其生產規模,這也讓存儲成為一門重要且利潤可觀的生意。根據IDC《全球企業基礎設施季度追踪報告:買方和雲部署》報告顯示,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全球雲存儲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

去中心化存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解決了上述Web2.0 中心化雲存儲的種種痛點,並且更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求,能以更低成本。相比傳統的中心化存儲,去中心化存儲的優勢主要在於對隱私的保護、對邊緣存儲的支持、以及共建共享帶來更低的成本。根據IDC報告,未來的數據中,75%的增量都是非結構化的邊緣數據。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尤其是在針對非結構化的數據上,有著明顯的成本優勢。因為分佈式存儲通過節點和代幣獎勵的形式改變了生產關係,讓終端用戶以很低的價格使用存儲、索引等服務。

挖掘數據“鈔能力”,去中心化存儲BNB Greenfield升級Web3基建

BNB Greenfield的核心基礎設施包括Greenfield區塊鍊和SPN(存儲提供者網絡)最初,由BNB 社區或SP (存儲提供者)運行的一些驗證器通過創世來啟動BNB Greenfield,而一些SP 也將啟動相應的存儲基礎設施並將自己註冊到Greenfield 區塊鏈上。 SP 形成另一個P2P 網絡,為應用程序和用戶提供完整的功能集,以創建、存儲、讀取和交易數據,同時使用Greenfield 區塊鏈作為元數據和分類帳層。

Greenfield生態系統的真正強大之處在於,該平台不僅旨在存儲數據,而且還支持基於數據資產及其相關經濟的價值創造。數據的資產特徵首先建立在權限上,例如讀取數據的權限。當這種權利與數據本身脫節時,它們就變成了可交易的資產,並放大了數據的價值。當數據本身可以執行(一種新型的“智能代碼”)、相互交互並生成新數據時,這可以被放大。這為想像構建一個新的、數據密集型、無需信任的計算環境創造了很大的空間。

BNB Greenfield dApps同樣也是BNB Chain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雙方也有一個原生的跨鏈橋。雖然可以在Greenfield Core Infra上以更低的成本創建和讀取數據,但相關數據操作可以轉移到BSC 並與那裡的智能合約系統(如DeFi)集成,產生乘數效應,這將釋放出許多基於數據及其運營的新商機。

Greenfield區塊鏈的地址格式將全面兼容BSC(和以太坊)。它還接受EIP-712交易簽名和驗證。這些使得現有的錢包基礎設施能夠在一開始就自然地與Greenfield進行交互。因此,Greenfield會與現有的系統集成,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和dApp,例如NFT交易平台、數據索引和區塊鏈瀏覽器。

BNBGreenfield的基礎設施核心、Greenfield的Dapp生態系統與BSC之間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格局。

挖掘數據“鈔能力”,去中心化存儲BNB Greenfield升級Web3基建

從BNB Greenfield DApps的角度來看,這些應用程序可以幫助用戶在BNB Greenfield、Greenfield SP和BSC上創建、讀取和執行數據,並為用戶的需求服務。從BNB Greenfield的角度來看,他們代表用戶接受來自Greenfield dApp的請求和觀察,同時也接受BSC的指令,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共同運作。從BSC的角度來看,他們可以接受從BNB Greenfield 轉移的數據資產,並通過智能合約為新型Greenfield dApp 提供更多的業務場景。

在這樣三位一體的格局下,用戶可以出於不同目的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交互。 DApps可以定義他們希望如何包裝來自Greenfield的資產,真正實現數據的可編程性。

再次賦能,BNB打上去中心化存儲新標籤

從幣安的平台幣出發,至2022年9月,BNB Smart Chain上線,使BNB從平台幣轉型為生態幣,如今BNB如今再次拓展使用場景,成為一條分佈式存儲公鏈/BSC側鏈的生治理和Gas代幣。

Greenfield區塊鍊和BSC之間有一個原生的跨鏈橋。最初的BNB將鎖定在BSC上,並在Greenfield上重新鑄造。 BNB的總流通量將保持不變,而是在BNB Beacon Chain、BSC和Greenfield之間流動。 Greenfield在創世之初的初始驗證人集合會先鎖定一定數量的BNB到BSC上的“Greenfield Token Hub”合約中。該合約也將用作BNB創世後轉賬的原生橋的一部分。這些初始鎖定的BNB將用作驗證者的抵押和早期燃料費。

目前Greenfield尚未公開經濟模型,比如SP的註冊和驗證節點選舉需要持有和質押多少BNB,還需要激勵設計來確保有適當數量的SP。 SP需要遵守一系列動作來確保用戶的數據冗餘,否則他們將遭受到罰款。

但隨著Greenfield的上線,明確會產生一系列BNB的需求,比如SP會有購買或借貸BNB質押的需求,用戶使用Greenfield需要支付BNB作為存儲或執行費用,未來如果像BSC一樣推行實時燃燒機制,按照固定比例燃燒每個區塊內驗證節點收取的Gas費,則會進一步減少流通中的BNB總量,加劇BNB的稀缺性。

BNB會因Greenfield的加入而新增多少價值?我們可以參考當前主流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其中市值最高的FIL為20億美元,Arweave總市值近8億美元,在總市值650億美元的BNB面前,這些項目的市值雖是小巫見大巫,這也與去中心化存儲發展仍處早期,應用較少有關。

挖掘數據“鈔能力”,去中心化存儲BNB Greenfield升級Web3基建

但在隨著可見的未來對去中心化存儲的剛需,以及數據可編程性發展,數據這一新時代的石油資源會被進一步的挖掘勘探,與其他的領域產生的乘數效應非常值得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