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X( jxblock.eth )
原文標題及鏈接: NFT NYC 總結& NFT價值的再分析

Part.1 NFT NYC 參會感想

No.1 Never buy a main stage ticket.

主會場組織極其混亂:現場和官網沒有會議agenda,完全不知道當天演講的順序是什麼,speaker的背景是什麼;主會場沒有人查票,隨便進,買1000刀+門票純屬浪費;Speaker數量太多,以至於大量演講內容低質低效,Panel嘉賓互相不熟悉,事先也沒有排練對稿。

總之,別去主會場。

No.2 Numerous side events, not effective but exhausting

各種項目方和基金辦的After party和side events名目繁多,NFT圈子貌似也感覺不到幣圈暴跌的寒冬,基本上場場爆滿。所以事先一定要規劃好去哪些活動,不一定每場都要去,更沒必要一晚上跑3-4個活動(正是本人),最後體力值容易耗盡,社交也沒有目的性,random社交低質低效,而且大部分跑會的都是同一批人。

最好提前註冊好門票或者邀請函,提前10分鐘左右到場,否則在茫茫人海中排隊或者找熟人帶進去有很大可能被門口保安拒絕。 (此條不適用於妹子,妹子自帶門禁卡,iykyk)當然,明年如果市場再熊一些,可能就不用排隊了。

No.3 NFT holders events are must-gos

藍籌項目比如Bayc,Doodles,Coolcats,Azuki等等都舉辦了holders event,活動資格需要持有NFT並且參與註冊,然後抽獎獲得名單。這些活動普遍質量非常高,不僅活動形式多樣,比如doodle的發布會,azuki的enter the alley,BAYC甚至請來了狗爺和阿姆(錯過阿姆真是淚目了好幾天)。而且參與的嘉賓多是NFT圈子裡的老玩家,比一般after party的質量高很多。

建議在NFT NYC開始前2週就密切關注各個藍籌項目或者自己喜歡項目的Twitter和Discord,這樣保證在出現活動註冊信息後第一時間報名,抽中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如果你有些活動沒有抽中,也可以用自己抽中的add one名額去跟別人交換。

本次綜合下來,doodles的活動準備最充分,bayc花錢最土豪,azuki最有東方色彩,goblintown最cult。 CloneX作為大藍籌沒搞個像樣的活動,可以說最令人失望。另外Solana的NFT集體缺席,從某種程度上反應Solana的NFT項目方還缺乏長期投入的規劃和走向主流人群的能力。

以上算是第一次參加NFT NYC的一點心得,跟老玩家們比踩了很多坑,自己也累慘了,希望對各位有用。

Part.2再談NFT價值以及未來趨勢

回顧NFT發展的歷程,最初NFT的出場被定義為遊戲內資產,這條路從cryptokitties和早期的帶有NFT元素的一系列crypto on-chain game 組成,至今這一個流派傳遞下來分為兩支:一類是Axie引領的各類P2E遊戲,NFT作為打金工具;另一類則像Decentraland和Sandbox,賣地賺錢,但是買的地目前還不能直接產生回報。

後來NFT出現了Superare為代表的加密藝術平台,開始把NFT從遊戲資產的品類擴充到收藏品,藝術品本質上是一種奢侈的小眾消費品,其較高的參與門檻讓藝術類NFT只能流通在小圈子裡。但藝術品NFT通過Beeple等拍賣事件證明了一件事,即NFT可以是高單價的產品。這樣以來,NFT儘管低流動性的特徵並沒有消弭,但是由於高單價NFT的產生,整個NFT市場的交易量可以起來了。

真正迎來爆發的NFT應用場景是PFP(社交類應用頭像)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意料到的,原因在於PFP的價值植根於web2應用,我們使用頭像的應用都是web2的應用,比如微信、Twitter、Telegram、Instagram等等。

PFP的發掘出的價值是未被貨幣化(Monetized)的Web2價值,在PFP NFT出現之前,是沒有一個窗口讓Web2應用的社交網絡頭像能夠產生付費場景的,這是一片社交app上社交關係的貨幣化新的未耕之地。

之前普遍的分析文章把NFT PFP價值歸功於炫耀感或者社交認同,文化認同是不准確的,社交認同和文化圈層的認同只是PFP類NFT擁有了價值之後的結果,並不是產生價值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還是NFT發掘了Web2社交關係中未被發掘的殘餘價值。

所以,問題來了,下一個會火的NFT應用場景是什麼?

讓我們退回一步,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頭像類NFT鼻祖CryptoPunks 2017年就出現了,但是直到2021年1月之前,CryptoPunks 的單價都不超過1000美元?

NFT NYC會後感:再談NFT價值以及未來趨勢

Historical Price Chart of CryptoPunks

原因很簡單,最初CryptoPunks 是被當作NFT藝術品來拍賣的,跟beeple,pak之類並沒有區別,不存在NFT頭像這個品類。以下段落節選自紐約時報21年3月11日的報導:

NFT NYC會後感:再談NFT價值以及未來趨勢

CryptoPunks的稀有款在被當作加密藝術品炒作起來之後,單價上去了,非稀有款自然水漲船高,但更重要的是由於Punks本身就是頭像,所以自然而然被買家用成了社交app的頭像,而買家換頭像之後在其社交網絡形成了二次傳播效應,Punks因而關注人數增多,購買量也上去了。所以說,我傾向於認為PFP頭像類的應用,這一個新品類機會的產生是一系列“誤打誤撞”碰出來的。

歸因的話,我們只能說必要條件是量和價得找到其爆發的落腳點,量-社交網絡的web2價值;價-藝術品NFT的拍賣和炒作。但反過來並不是充分條件,所以說找一個顛覆式創新的機會很難,有時候真的是運氣。

當然,做項目不能等著運氣砸過來,我們也許會錯過CryptoPunks的機會,但是BAYC和Azuki的成功是有跡可循的,明確的形象定位、高質量的美術製作、精細化運營的社區文化等等,這類的分析汗牛充棟不作贅述了。

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除了PFP的NFT新機會是什麼?

拋磚引玉的來看:

1.品類的迭代

頭部NFT的單價不低,之前技術上是希望通過碎片化來模擬普通token的交易,但問題是碎片化的token不是NFT本身,交易者實際買賣的並不是NFT,而且碎片後的NFT。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換個方式解決,NFT的顆粒盡量切到最細,比如一個系列發行的數量是10的8次方個,那麼每個NFT的單價會變得非常小,使用類似下一代Gem/ Genie的批量聚合交易工具,可以做到類似交易fungible token的體驗。

這樣只要解決一個問題:這麼龐大數量的NFT應該是什麼?

那一定不是頭像,地球上都沒有這麼人來用這麼多頭像,一定是某個數量極大的物體的品類。或許是音符?代碼?像素?地址?

那麼每個NFT代表什麼?組合起來有意義嗎還是沒有意義?這些問題我還沒有答案。

2.場景的拓展

通過前文的溯源我們發現,NFT的場景發掘的是未被貨幣化的社交價值。

進一步說,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場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卻從未被貨幣化?

比如每天刷的短視頻,或者每天看的的通訊聊天,刷的Twitter,用的地圖?哪些場景可以自然地把NFT加進去?

這裡的問題過於復雜,暫時不做展開了。

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不看好當前的大多數音樂NFT產品,簡單的販售模式實際上在重複已經被貨幣化的產品,意義不是很大。

綜上,暫作為本次NFT NYC參會的思考與筆記,願與各位有識之士和創業者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