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餅已經$10萬了,錯過第一波上升浪,還在尋找低位Alpha標的寶子們看過來
今天,我們聊聊從日本國鏈轉型成索尼Web3業務生態的Astar和它的原生協議代幣ASTR。
1.ASTR:一個"有趣"的Alpha資產
首先,我們看點交易員眼中比直播更性感有趣的數據和圖表: pump.fun
ASTR與比特幣的相關性統計:
Ethereum | Solana | Astar | ADA | |
平均相關性 | 0.769 | 0.694 | 0.643 | 0.709 |
最大相關性 | 0.994 | 0.995 | 0.978 | 0.992 |
最小相關性 | -0.277 | -0.636 | -0.687 | -0.381 |
相關性標準差 | 0.216 | 0.281 | 0.289 | 0.249 |
目前相關性 | 0.579 | 0.180 | -0.200 | -0.162 |
從以上數據和相關性熱力圖中,我們可以發現:
--主流幣普遍與BTC相關性在0.7以上(ETH 0.769, SOL 0.694)
--但$ASTAR過去一年平均只有0.643,且波動範圍大(-0.687到0.978)
--最近更是玩出花了,與BTC相關性跌到-0.200,開始走獨立行情
我們知道,在一個板塊連動的加密市場,低Beta + 高波動性往往意味著有更多價格發現的機會。
巧得是,這一點,恰恰正是貝萊德和石頭姐用來說服華爾街老錢配置BTC的理由。
2."借殼上市"的索尼:一個被低估的轉型故事
但真正有趣的不是$ASTAR的市場數據特性,而是Astar正在經歷的轉型:從一個普通的Layer 1項目,變成了承載索尼集團Web3業務的Infra+新型協作體。
Astar的角色定位,也從"日本國鏈",轉型成"索尼Web3生態token"。
你可能會問,這個敘事有什麼特別的呢?
讓我跟你講三個事實:
--Astar與索尼合資成立Soneium(索尼鏈),是索尼正式進軍Web3的橋頭堡
--索尼70%營收來自IP(電影、音樂、PS5),透過Web3變現是大趨勢
--ASTR將作為Soneium生態的核心資產,是目前唯一可交易的"索尼Web3概念股"
事實上,目前全球任何金融交易市場,都找不到第二個可以交易的"索尼Web3概念股"。
如果MSTR是在美股市場交易的Warp版本的BTC,那麼$ASTAR可以看做是在加密市場交易的Warp版本的索尼Web3業務。
這盤棋怎麼下?
索尼的路徑很清晰:
--在以太坊上搭建公用L2(Soneium),而非公司鏈、聯盟鏈;
--部署頂級基礎建設(Chainlink/LayerZero)確保安全性、流動性和互通性;
--透過IP變現和分銷管道帶來真實用戶,形成具有真實收入和現金流的落地商業業務;
而所有的生態價值都會沉澱在ASTR代幣裡。
但市場似乎還沒完全理解這個逆向Wrap(SonyWeb3業務)的邏輯。就像在BTC騰飛前,MSTR也經歷過一段"價值低估期"。
3.機會與風險並存
看多邏輯:
- 稀缺性:全市場唯一的索尼Web3概念代幣
- 時間窗口:重要里程碑集中在2024-2025年
- 估值合理:市值仍處於L1/L2賽道中游
- 防禦性強:作為日本"國鏈",基本盤穩固
風險要素:
- 生態建設不如預期
- 市場情緒波動
- web2巨頭佈局web3普遍存在不確定性
4.最後的思考
在過去的牛市,我們見證了太多"概念炒作"。但這次不同,隨著懂王當選、馬斯克入閣,加密法律合規框架出台和Web3大規模採用將同時到來。
以前那種為了To Vitalik、To 幣安的重複建設infra的做法,將會成為過去式。市場普遍看好的鏈抽象、PayFi、CeDeFI、AI Angent with Crypto Wallet 等等未來賽道,都是要To 消費者,要Go To Market。
索尼部署最貴的基礎設施,投入最核心的IP資源...這不是在講故事,不是在炒概念,而是在真金白銀地Build。
而ASTR恰好是躬身進入這一局的"門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