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爭相申請牌照, Web3合規時代到來

香港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們路在何方?

今年來香港的一系列動作可以說是讓Web3er們的內心高潮迭起,據消息稱,目前香港證監會已收到80餘個經營實質報告(申請VASP牌照的前置步驟),由此預計到最後會有130餘個申請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所。

就合規的成熟度來講,全球來看,目前香港的合規政策確實是比較落後的,但是很多人還是相信以香港國際一線金融中心的地位去擁抱W eb3 未來可能會爆發更大的優勢。在香港佈局的交易所們也並不是只看中了W eb 3這一個賽道,而是看中了一個更全局的金融世界的版圖就是為什麼如此多的交易所都選擇高調地在香港走合規路線,而不是選擇迪拜波蘭、土耳其。不難看出,合規這條賽道上其實有很多能讓大家感到驚喜的東西,儘管可能沒有用過往Web3全局營銷的方式在推進,但是後面背後蘊藏的勢能很大,如果執行的好甚至可能改變世界格局。

二、交易模式匱乏,Crypto路在何方?

1. Crypto交易模式的匱乏

創始人晨兒姐自去年11月開始正式進入到了Web3的世界,此前她一直在香港從事傳統金融的交易活動,每天面對的大量的交易都是以詢價的模式完成的。這是因為在傳統金融的世界裡,用戶無法在交易所訂單簿上交易非標產品,所以傳統金融的Trader都會選擇場外交易的市場,而場外交易市場都是用詢價報價的模式來完成交易的。

晨兒姐在去年進入Web3的時候發現,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八九月份的時候市場已經距離牛回不遠,整個金融世界中的交易活動非常活躍、繁榮交易模式卻比較匱乏,只有兩種交易模式

一種是用戶在交易所中與訂單簿交易,用戶需要將自己的資產先放進交易所,以訂單簿上的價格成交,無從得知訂單簿背後真實的買方/賣方給出的價格。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交易完成得非常快,並且可以交易大量的標準化產品;壞處則是完全被動式的交易,用戶基本上是沒有議價權的。

第二種交易模式是在各個微信群或是Telegram群中做的RFQ (詢價的交易模式)。它的好處是用戶不必先將自己的資產鎖在某個平台上,可以待談定價格、決定交割時,再將資產轉到相應的地方去;壞處也非常明顯,因為大量的微信群TG群對於能否交割其實是沒有保障的,在交易中可能會發生很多欺詐或是違約的情況。

晨兒姐發現crypto的交易世界中,缺少了傳統金融裡場外交易平台這一類交易工具,同時考慮到整個W eb3世界的進化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僅有交易所中訂單簿這樣交易模式並不足夠,還應該有All To All的詢價交易模式對其進行彌補,或者說用一種Trustless的方式取代大量的微信群和TG群中沒有安全保障的交易模式

2 .“ Web3金融”應該如何佈局?

香港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們路在何方?

在香港合規政策下,一大批傳統金融出身的機構/人都準備佈局Web3金融,但這並非易事。一是傳統金融本身對虛擬資產就缺乏了解,需要時間接觸和學習;二是這件事本身充滿未知,投資回報率也尚不明確。

同時,許多Web3的交易所都在香港本地申請VASP牌照和#1 #7號牌, xWhale也將趕著這波“ Web3合規”的大潮,希望可以和傳統金融的客戶達成一種協同

三、能否開啟Web2進入Web3的新模式?

香港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們路在何方?

1 .用戶先從CeFi入局,門檻更低

對於香港許多傳統金融的投資人來說, DeFi有不低的門檻,而相比之下,較符合這類客戶習慣的CeFi就具有更好的土壤。

傳統金融的投資人往往更習慣於到一家券商開戶、交上自己的身份證和地址證明,從銀行里面劃轉一個量的資金到這個新的交易所或券商中,然後購買自己心儀的投資產品。但在DeFi的世界中,購買一個虛擬資產首先需要有一個錢包,然後用戶需要先將自己的法幣換成USDT/USDC ,再從錢包中把USDT/USDC打到想要交易的交易所中去,最後才能完成購買。這些問題對於傳統金融的投資人來說實在算不上方便。

香港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們路在何方?

而香港是一個投資氛圍非常熱烈的市場,有著非常龐大的用戶基礎,要想教育如此龐大的群體學習使用錢包、判斷自己虛擬資產的安全程度、甄別值得信任的交易所,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相較之下, CeFi確實更貼近傳統金融投資人的使用習慣,對於他們來說門檻更低、更容易上手。

2 .想做合規的CeFi ,門檻可不低

目前香港對於虛擬資產交易的監管框架下,還是存在“戰略性的保守”。

香港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們路在何方?

自今年2月份港府頒布VASP的諮詢稿至今,許多人都發現監管的流程中存在戰略性的保守。比如監管要求交易所託管的客戶資產的98%都需要存到一個冷錢包中,交易所平常只能維持2%的資產在流動。這就意味著如果要做一家7 × 24小時的交易所,每天至少有34Cut off的時間,有授權的人進入到安全屋中,把相應的資產做好冷錢包到熱錢包之間的轉換。這對於交易所的運營來說是非常重的負擔。

而更為核心的一點在於,監管要求所有的交易所對客戶資產的託管不可以放到第三方機構,必須放在交易所名下一間百分百控股的、持有信託人牌照的公司中進行託管。也就是說所有的交易所只能自己託管客戶的資產,不能去採購別人的服務。

但目前Web3的交易所中,大部分都是採購第三方的託管服務。交易所會將大部分的客戶資產放到第三方的託管機構中,來解決很多交割、託管的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這一點和傳統金融是高度類似的。舉個例子,在傳統金融中交易債券,其實各個平台都不會自己託管債券,所有的債券全都在兩家託管行託管以及做清算。

這樣高度集中的第三方的託管能帶來什麼好處呢?一是其託管的專業程度非常高,相對應的效率也非常高;二是其信用程度十分有保障。

但是這種託管方式在香港對於虛擬資產的交易所的託管上沒有被採用,反而要求所有的交易所必須自己去託管客戶的產品。這對於交易所的技術水平、對金融產品的理解能力、對合規和客戶資產安全的理解能力,甚至包括對鏈上技術等安全性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就變得非常強,門檻也非常高。

3 .戰略佈局為先,打通Web2進入Web3的新模式

擬申請牌照的交易所能否利用香港的合規政策打通一條“先用門檻更低的CeFi吸引大家入局,再用完善的用戶教育幫助大家了解DeFi 、成為Web3的高階玩家”的進入Web3的新道路?這還有待考量。

但不論怎樣的吸引用戶進入Web3的道路,用戶教育這一關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與用戶交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幫助其加深與W eb 3世界的交流和對Web3世界的理解,這一點十分重要。

四、深入聊聊, Building Web3的意義何在?

Leon 目前在Web3中,有很矛盾的一點,許多短期能賺到的東西長期build er們在做的事情都不太一樣。 Web3現在還是一個很小的行業,其中充斥著許多一夜暴富的土狗,當然有一些巨鯨還有一些擼毛的人炒土狗的人,這些人其實是最大的流量和最大的主流,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builder卻做了很多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其做的長期有價值東西的客戶都還沒有進入到這個行業裡所以很可能認真做事Builder們在短期不一定能賺到錢反而發個土狗盤來錢更快”,但這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而言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Web3目前的主流用戶並不關心真正為行業發展努力的Builder們在做的事,而這些Builder如果只是為了服務“真正的目標客戶”在做事,又無法存活下來,所以就很矛盾。解開這個矛盾只能依靠背後有長期的資本願意去 ,而不是找一些短期的想賺快錢的游資獲取支持

Chenr 確實,現在來看整個W eb3或者C rypto世界裡面的氣氛整體是非常悲觀的。回顧一下不難發現,2017年挖礦的神話到2019年以FTX為代表開始做交易所的玩法再到後面 VC攢局的玩法,一直以來W eb3之所以可以給大家帶來FOMO的感覺,就是因為很多人可以一夜暴富可以賺到快錢。這也讓人們在最近幾年對於如何去賺快錢形成了一套比較標準的模式先從灣區幾個小圈子的大VC開始攢局往小VC當中賣,小VC再往東方的VC賣,東方的VC再往東方韭菜裡賣。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在幹什麼?其實就是在賭。要說我們正在給這個行業做什麼非常基礎性的長遠的可以改變世界的東西,我認為這樣的項目是非常少的。

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基建類的項目有這樣的一些苗頭,它們其實是具有改變行業改變世界的價值和能力的。但即便這樣,如果沒有大資本或者說具有攢局叫價能力的資本在後面支撐單憑項目自己的力量想跑出來是非常難的。這就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

第二,在目前環球大加息環境下,Old Money都不願意進來的情況下,最後這個圈子就變得越來越小,只有不會走的人才留在這裡,不會走的人在這裡又賺不到,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怎麼解決,無非就是新的流動性引進來,這其實就是考驗下一波敘事挑選項目和挑選團隊的能力。就像Leon剛剛提到的,需要有願意陪著項目的資本和他們一起長期的往下走,或者需要有資本願意陪著項目方做一些行業有貢獻的事情。這可能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兼備,最終才能做出事情來,確實不容易。

聽眾:我們的立場還是想讓香港盡快步入未來的趨勢,盡快把很多工作展開,然後盡快把整個中國的狀態再做到全球最好中國古代是非常強大,引領全球近代可能有一點斷層,現在人類的文明狀態又到了今天在現階段,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先頭部隊,在目前最具趨勢的一個行業,我們還是要看好香港。香港背靠大陸,在很多維度裡面大陸的很多東西都必須要經過香港。所以香港的未來是可期的,而且未來的空間非常大。

Leon 我們會好好努力,為了中華民族的複興,好好的build這個行業。

Chenr 還真別說,幹這行真的可能通過掌握全球金融支付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數字貨幣其實是一個可能的突破口,希望在美國一直打壓的情況下,香港的政府千萬頂住壓力,將原本計劃頂出去,這就已經是巨大的勝利了。因為香港市場上的人都非常的貪婪非常的專業非常的勤奮,有這樣的一群人有這樣一個市場氛圍在,如果再有一個能夠政策頂出去的政府,香港真的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