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總結
- Caldera是一個專注於Layer 2基礎設施的RaaS(Roll-up as a Service)平台,以其企業級可靠性和99.99%的運行時間而聞名。該平台目前支援超過10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TVL)並為800萬用戶提供服務。
- Caldera支援所有主流的Roll-up框架,包括Arbitrum Nitro、Optimism Bedrock、zkSync和Polygon CDK,並為每個專案提供最佳化解決方案。 Caldera提供全面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括區塊瀏覽器、Alt-DA(替代資料可用性)、橋接穩定幣、跨鏈橋和守護節點。
- 透過其元層(Metalayer)技術,Caldera正在整合碎片化的Layer 2生態系統。這項創新實現了Roll-up之間的直接連接、高效資金轉移以及多Roll-up應用開發,為區塊鏈生態系統建立了新的範式。
1. RaaS 的偉大時代
隨著Web3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開發自己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雖然有些團隊選擇開發Layer 1,但大多數團隊選擇在現有Layer 1平台上建置Layer 2解決方案。這種方式使團隊能夠利用Layer 1平台(如以太坊)的成熟安全性、使用者基礎、資產和共識機制,同時根據專案需求客製化執行層。
Layer 1的主要優勢在於無需建立獨立的驗證器網路即可存取以太坊龐大的用戶群、流動性和開發者基礎設施。最初,區塊鏈產業對Layer 2鏈持懷疑態度。 Layer 2所需的複雜Roll-up機制及其對以太坊安全性的依賴引發了中心化擔憂。作為一種新興技術,Layer 2也面臨建立信任的挑戰。
隨著Layer 2技術的成熟,新的解決方案層出不窮。早期的團隊要么從頭開始建立基礎設施,要么分叉現有程式碼。在多個Layer 2平台取得成功後,該行業開始將其視為標準技術。 RaaS(Roll-up as a Service)的引進進一步加速了Layer 2平台的發展。
資料來源:Tiger Research
RaaS平台負責管理複雜的Roll-up機制和基礎設施維護,使專案團隊能夠專注於服務開發。這項創新將開發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幾週,有時甚至幾小時,使團隊能夠專注於核心專案和用戶成長。這標誌著「RaaS的偉大時代」的到來,類似於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
隨著主要NFT專案擁抱Layer 2,這一趨勢正在加速。 BAYC的「Apechain」和RWA計畫「Plume」就是這趨勢的典型代表。隨著Layer 2鏈的增多,可靠性已成為RaaS供應商管理基礎設施部署的關鍵焦點。
Caldera透過其服務等級協定(SLA)保證99.99%的運作時間,從而脫穎而出。該平台支援所有主流Roll-up框架——Arbitrum Nitro、Optimism Bedrock、zkSync ZK Stack和Polygon CDK,並吸引了超過10億美元的TVL和800多萬個錢包。本報告探討了Caldera如何建構其RaaS基礎設施及其關鍵優勢。
2. Caldera的企業級可靠性
可靠性對RaaS解決方案至關重要,因為鏈錯誤和系統故障可能導致重大損失並削弱信任。在當今的技術環境中,即使是基本的地圖API中斷也可能癱瘓交付系統,並對電子商務公司造成嚴重影響。由於區塊鏈服務透過鏈連接所有交易,因此需要與傳統雲端服務相匹配甚至更高的穩定性,以維持用戶信心。
區塊鏈服務的可靠性可以透過兩個關鍵指標來衡量:間接「參考」和直接「服務覆蓋」。 Caldera已獲得超過75個參考案例,包括Manta Network和ApeChain,而其800萬個活躍錢包則間接證明了服務的可靠性。
來源:Caldera
Caldera的直接服務覆蓋範圍透過其99.9%的運行時間SLA保證達到企業標準。該平台使用Betterstack監控工具進行系統健康檢查,能夠即時監控並即時向技術團隊發送異常警報。透過全天候支援和系統化的事件回應協議,Caldera提供了企業所需的穩定性。
Caldera在多個全球區域營運AWS資料中心,確保如果一個區域發生故障,其他區域可以立即接管—類似於電網的冗餘設計。該平台採用代理負載平衡來分散RPC提供商,類似於手機在訊號中斷時切換運營商。透過同時運行多個RPC供應商,Caldera確保即使特定提供者發生故障,服務也能持續運作。
為了讓Layer 2超越目前範圍發展,企業需要一個安全的基礎來建立服務。 Caldera的多層可靠性策略可望加速企業對Layer 2解決方案的採用。
3. 客製化Roll-up框架:為每個專案提供最佳化解決方案
不同的區塊鏈項目有不同的技術需求。 DeFi和RWA專案優先考慮安全性和可靠性,遊戲需要低成本處理高交易量,而NFT市場則依賴高效的元資料處理。 Roll-up框架和鏈的選擇直接影響成本和效率,因此是一個關鍵決策。
Arbitrum Nitro在以太坊相容性和安全性方面領先,zkSync在處理速度和低費用方面表現出色,Optimism透過SuperChain在生態系統成長方面脫穎而出,而Polygon CDK透過zkValidium提供了增強的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率。
來源:Caldera
Caldera的多框架RaaS透過為專案提供所有主流Roll-up框架的存取權限來解決這些挑戰,使專案能夠選擇最適合其業務目標的框架。對於缺乏深厚技術專長的團隊,Caldera也提供選擇最佳方法的指導。
4. 一站式區塊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建構Roll-up鏈只是區塊鏈專案的第一步。一個功能完善的區塊鏈生態系統需要額外的基礎設施——這些組件如果從頭開始建立將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 Caldera透過提供關鍵基礎設施的即用型解決方案,使專案能夠更快啟動。
4.1. 區塊瀏覽器
區塊瀏覽器對區塊鏈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使用者依賴它們來驗證交易,而開發者則需要它們來檢查智能合約狀態和互動。儘管建立自訂瀏覽器通常需要1-2個月,但Caldera透過Blockscout整合提供了可自訂的解決方案,以滿足用戶需求。
4.2. Alt-DA(替代資料可用性)
Caldera的Alt-DA在區塊鏈資料儲存方面引入了創新。傳統的以太坊Roll-up需要將所有交易記錄儲存在以太坊主網路上,資料儲存消耗了超過95%的總交易成本。
Alt-DA最初與Celestia一起推出,利用其高效儲存數據,同時僅將交易證明發送到以太坊,避免了以太坊的高儲存成本。這使得每月資料儲存成本從5萬美元減少了75%。如果Celestia網路出現問題,系統會自動切換到以太坊儲存以維持服務。 EigenLayer等選項的加入將進一步降低進入成本並加速區塊鏈採用。
4.3. 橋接穩定幣
Caldera的橋接USDC為使用OP Bedrock和Arbitrum Nitro的專案提供了顯著優勢,使其能夠從啟動之日起立即使用USDC。
該系統在原生USDC轉換效率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傳統的橋接代幣在原生轉換過程中需要高昂的用戶教育和激勵成本,而橋接USDC消除了複雜的流動性遷移需求。
對於開發者來說,使用橋接USDC的智慧合約在升級到原生USDC後保留其合約位址,無需更改程式碼,從而確保專案穩定性。
用戶可以繼續各種金融活動而無需進行代幣交換,這有助於新的區塊鏈網路更快地發展其生態系統。
4.4. 跨鏈橋
Caldera會自動為每條鏈部署基於Web的跨鏈橋UI,促進資產轉移。跨鏈橋作為使用者為Layer 2鏈提供流動性的門戶。
介面與每個Roll-up的品牌標誌相匹配,具有可調整的顏色、文字和品牌元素。它使Caldera鏈與以太坊和Polygon等主要網路之間的資產流動更加順暢,同時使跨鏈橋對新用戶更加友善。
4.5. 守護節點
Caldera的守護節點系統是基於Arbitrum的「Nitro」堆疊構建,專門用於驗證Arbitrum Roll-up的交易批次。其創新的「輕量級驗證器」無需運行完整的Arbitrum節點即可驗證交易。
守護節點是第一個為驗證參與者提供獎勵的作業系統。 HYCHAIN展示了其成功,在實施後的兩週內售出了16,000個節點金鑰並產生了2,000 ETH的收入。
該系統在多個方面提供了價值:它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透過更廣泛的驗證者參與增強了網路安全性,推動了專案代幣的自然需求,並將社群成員從投資者提升為網路營運商——從而促進了更深層次的專案參與和忠誠度。
5. 元層(Metalayer):區塊鏈生態系的新典範
來源:Caldera
Caldera的創新之旅在Founders Fund領投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中達到了新的里程碑。這筆投資不僅僅是融資——它標誌著定義Layer 2生態系統未來的轉捩點。
Layer 1生態系面臨片段化問題。 Layer 1需要在Roll-up之間進行中介轉移,導致高成本和延遲。每條鏈都需要單獨的基礎設施組件,如跨鏈橋和預言機,而網路營運商和驗證者在跨鏈操作方面面臨嚴格限制。
Caldera引入元層來解決這些挑戰。元層代表了一種統一碎片化Layer 2生態系統的新範式,透過結合Caldera的核心優勢——企業級穩定性、多框架支援和一站式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推動了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演進。
元層透過直接Roll-up連接實現了高效資金轉移,簡化了開發環境,並支援多Roll-up應用開發。其統一的生態系涵蓋了ZK和Optimistic Roll-up堆疊,有望改變Web3的可用性。
Caldera正在超越RaaS,塑造區塊鏈創新的下一個時代。就像航海家開闢新航線一樣,Caldera透過其元層在Layer 2中開闢了新領域。該公司引領區塊鏈向更具可擴展性和互聯性的未來演進。這些進步將幫助機構和計畫更輕鬆地建立自己的鏈,遠遠超越傳統RaaS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