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ws 10月26日消息,據The Business Times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一份關於加密消費者保護手冊的諮詢文件,旨在降低散戶投資者涉足加密貨幣風險。在其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中,包括限制通過信貸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實施客戶知識評估、以及禁止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借出客戶的數字資產。該監管機構認為加密貨幣領域存在固有的風險,但它指出這些提議“沒有也無法保護消費者免受加密貨幣交易的許多固有風險”。徵求意見稿的反饋窗口將持續到12月21日,之後將製定最終指導方針。

考慮到加密貨幣價格的波動性,MAS認為,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不應該為非合格投資者的散戶投資者提供信貸便利以使這些客戶能夠購買加密貨幣,無論是法幣還是數字支付代幣的形式。這些服務提供商也不應與散戶投資者進行槓桿式加密貨幣交易,他們也不應該接受散戶投資者使用信用卡或簽帳卡的付款。根據新加坡《證券與期貨法》的定義,合格投資者的個人資產淨額超過200萬新元(其中個人主要居所的淨值上限為100萬新元),或金融資產淨額超過100萬新元,或過去12個月的收入超過30萬新元。在確定哪些加密貨幣交易員有資格成為合格投資者時,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將加密貨幣持有價值從個人淨資產價值中剔除,或者對可計入該門檻的加密貨幣持有價值設置一個上限,例如20萬新元。

此外據CoinDesk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還提出了對穩定幣發行商的一些嚴格標準。這些規則包括為穩定幣的發行者設定資本和儲備要求,穩定幣是針對法定貨幣或黃金等資產保持其價值的加密貨幣。這些措施還試圖禁止發行者從事“其他引入額外風險的活動”,比如讓用戶鎖定其加密貨幣並賺取利息的借貸或質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