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吴说区块链

原文链接:

https://r.img.cctvpic.com/photoAlbum/page/20231222/2023122218161782885.pdf?spm=C73544894212.P59511941341.0.0&file=2023122218161782885.pdf

12 月 22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23》,罕见大篇幅单独设立“加密资产”部分,没有使用过去传统的虚拟货币的说法,并提出了类似美国 SEC 相似的“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

第三章《非银行机构与其他》:其他行业与新型风险:(一)加密资产

加密资产具有金融和数字技术双重风险。加密资产是指主要依赖于密码学、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开发运营的私营部门数字资产,创造了新的资产形态和业务模式。加密资产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同时并未受到与其业务实质相适应的监管,因而表现出金融和数字技术双重风险。一方面,传统未受监管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在加密资产领域均有体现,例如资产价格泡沫、价格波动大、流动性和期限错配、高杠杆和顺周期性等风险。另一方面,该领域还产生了与数字技术有关的新型风险,例如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更容易导致市场“闪崩”;区块链上与链下数据交互过程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导致市场操纵和资产丢失;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治理机制实质上存在“中心化”特征,容易被少数内部人控制,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资产匿名性和难以追回特征导致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风险等。

我国较早对加密资产领域相关风险开展清理整顿。当前,加密资产规模占全球金融资产比例不高,与传统金融体系关联有限,但其发展较快、业务模式复杂、治理结构不透明、跨境业务活跃,可能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我国较早对代币发行融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等领域开展清理整顿,并于 202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联合多部门形成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合力,有效遏制了相关领域风险。

2022 年以来,加密资产风险事件频发,多国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已出台监管政策和应对措施。加密资产在境外市场发展迅猛,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模式不断拓展,从传统加密资产拓展到稳定币以及去中心化借贷、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保险等 DeFi 领域,欺诈事件频发。2022 年以来,TerraUSD 稳定币崩盘、加密资产交易平台FTX 倒闭等一系列风险事件,导致市场大幅动荡,进一步凸显其价格波动大、投机属性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金融体系稳定产生外溢影响。鉴于加密资产天然具有跨境经营的特征,需要各国开展协作,形成监管合力。近年来,多国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已开始评估加密资产风险,出台监管政策和应对措施,总体上按照“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对加密资产业务开展与其风险水平相称的监管,并尽可能减少监管数据缺口,降低监管碎片化,消除监管套利。

第五章:宏观审慎管理(六)指定加密资产监管规则

2022 年 2 月,FSB 发布《加密资产金融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快速发展的加密资产市场可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带来威胁。2022 年 7 月,FSB 就加密资产监管发表声明,表示有效的国际监管框架应确保加密资产活动按照“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受到全面监管。2023 年 7 月,基于对成员经济体监管加密资产实践的研究,FSB 提出了加密资产国际监管建议框架。根据该建议框架,FSB 于同月发布了两份高级别监管建议:一是《加密资产业务和市场的监测、监督和监管》,定义了加密资产和市场的功能特点,明确了建议框架的监管范围,梳理了目前加密资产监管规则的现状,并就监管框架和权力、跨境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密资产发行方和服务提供方的治理和风险管理、数据收集、信息披露、防范金融稳定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二是《关于“全球稳定币”监管的高级别建议》,为适应近年来全球稳定币的高速发展,建议赋予监管部门充分的工具和权力,实行功能监管,要求全球稳定币建立充分的治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恰当的恢复处置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