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马投研

一、什么是RWA?

Real World Assets(RWA)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现实世界资产。

今年RWA 的叙事在 DeFi 中不断发展,许多人猜测它可能成为下一次牛市的催化剂。目前加密市场的存量资金有限,并且今年加密市场的资金一直持续流出,而牛市肯定是需要巨量的资金进场,那么哪个板块能带来巨量的资金来开启牛市呢?RWA无疑是一个最佳的标的之一,因其庞大的传统资金体量,足以让加密世界来一次彻底的牛市。

RWA能否引领下一轮牛市?

RWA现实世界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例如房地产、⼤宗商品、收藏品等实物资产)和⽆形资产(例如股票、债券、碳信用等)。RWA资产代币化是将此类链下现实世界资产映射⾄区块链上,从⽽提升资产的流动性和可组合性。

二、历史背景简介

讲RWA就离不开讲DeFi,其实目前整个DeFi的主要收益的来源,还是来自质押、借贷、杠杆、合约交易、以及现货交易产生的手续费。经历过牛市的朋友也知道在牛市中,DeFi也是最活跃的板块之一。2020年之后的DeFi Summer也是各种治理代币的发币繁荣时期,那时候DeFi收益非常高,基本上至少都有20%的APY收益,甚至很多的一级挖矿类的项目APY达到惊人的1000%以上,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场外资金进入市场。

当时美元还没有进入加息周期,而DeFi的收益如此之高,导致了市场没有关注加密市场之外的投资机会。但是当现在币圈进入熊市之后,而美元又进入加息周期,美债的收益高于DeFi市场的收益,所以出现了倒挂情况。

从风险角度来看,DeFi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接近无风险利率,像在Curve的池子里交易类的APY,还有Compond借贷型的APY,都算得上是DeFi里面相对接近无风险利率,其协议本身收益并不是很高,反观美债的收益已能达到5-6个点,且可能会还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息差的倒挂就导致很多资金与其呆在DeFi市场,还不如回到美元世界去买美债。因为DeFi或多或少存在合约风险、资产风险、监管风险等,像CURVE前段时间的黑客攻击事件导致CRV价格一路下滑,所以加密市场相比美债叠加了多层风险。除了刚才讲到的息差倒挂,其实RWA的资产,特别是美债、美债代币化的资产,到现在大约有15亿美金的市场,有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美债市场将达到16万亿的市场,包括MakerDao也把大量的稳定币储备转成了美债。

其实这个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概念早在2017年就有,那时候叫STO,当时还没有DeFi的概念,整体的叙事比较空,缺乏能落地的标的,聊得更多的是权益类的产品,比如发行一个公司的股票或者偏股权类的资产,没有太多涉猎到债券类的东西。但是现在谈RWA,讲得更多的是美债或者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所以这是两个不同时代和周期的概念,叙事的背景也是不一样的。

RWA能否引领下一轮牛市?

现在的很多用户持有的大量资产是诸如USDT和USDC的U本位资产,因为U本位的资产其本身是不会存在很大的下跌风险,他们的投资需求就是稳定低风险理财。但是在2017、2018年左右,当时稳定币没有被普及,投资者需要将自己的资产换成BTC或ETH去投项目,所以他们必须承担BTC或ETH币价下跌的风险,所以用户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背景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相比以前,整个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DeFi Summer高峰时稳定币有将近2000多亿美金的市值,但是2017年STO那个时间点其实还没有稳定币这些东西,在链上大家都是玩的原生代币,如BTC和ETH。从上一个周期的牛市到现在熊市,稳定币的铸币量虽然有下跌,但链上的铸币量还有1300亿美金,其中拿去生息的稳定币估计不到10%。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意味着还有将近1100亿美金的稳定币在链上躺着,基本属于零收益的状态,这一块的资金对收益类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

三、为什么RWA如此重要?

类似支付宝当时推出的余额宝,如果余额宝不提供收益,那很多人将会把资产提到其他地方赚取收益,同样的道理,如果链上的这部分资金能够获得美债的收益,他们就会将资金放在链上,按照四、五个点来算的话,将近是五六十亿美金利息。而目前这些钱都被发行商比如Teather这类公司赚了,他们每年可以获得大约四五十亿美金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RWA需求这么大的一个原因。在传统世界里,美元、美债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反映到币圈来讲,现在有大概1000多亿美金没有收益,如果能实现RWA,这对加密市场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我们担心加密市场资金流失,如果有了利息市场,就像是支付宝里的余额宝能够产生收益,这样就会减少资金流出加密市场,这一点我觉得也是RWA给币圈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之一。如果这1000多亿美金没有收益就会跑掉,把资金留在币圈,让收益更民主化且在链上分配,这就是非常好、非常去中心化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持有美元的非美国人都享受不到美元、美债的收益,却承担了美元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美债可以代币化、民主化,那么持有美元的非美国人也可以在承受美元通胀压力的同时拥有获得收益的机会,这种公平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定价资产和收益资产双剑合璧

美元稳定币其实可以被认为是最大的RWA,现在又把美债引进来,这相当于完整地把美元定价的资产和收益资产全部都搬到链上来。这对于加密技术设施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里程碑。而且这里面会带动大量传统金融的进入,比如在链上实现固定收益类的可组合产品,固定收益的来源可能跟币圈本身的周期没有关系。这类产品就有可能在链上做很多组合。实现这一点,我觉得就是在拓展加密的应用生态。

我们在市场上看了四五个跑得比较快的项目,包括Ondo Finance,Matrixdock,还有Open Eden,基本都集中在美债这个层面。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合规,就是说从结构上讲是不是真的能在破产风险上做好隔离。过去这一年多各种所谓的合规交易所都有爆雷和各种负面风险,所以这个时间点上,大家对交易所的信任可以说一直在降低的,哪怕DCG这种大公司也都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

另外一个重点在其在RWA的国债的资产发行方,其实面临的是Defi项目方的竞争,虽然他们有合作关系,比如说这些发行资产方也会希望我们去接他的资产做抵押物或者说底层储备,但我觉得其实某种程度上跟Defi方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比如说MakerDao就没有走这几个平台,它的RWA主要是用它自己的信托结构和法律结构去做RWA的资产代币化。但他代币化也没有在市场流通,可以理解为是纯粹链下的,把稳定币换成美元之后再去买国债来实现收益,能够反映到Dai的持有人层面。所以它并没有跟市场上现在的几个平台方合作。MakerDao现在可以看作是最大的RWA资产的持有人,跟Defi的项目方之间其实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想象一下,如果你持有美元,稳定币已经具备了超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出色流动性,带来了更大的流动性溢价。如果再加上利息,资本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可以在链上得到补偿的话,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将钱存入银行呢?我认为没有。因为目前包括JPMorgan有大约超过2万亿美元的存款是零利息的,都拿去买国债。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门槛太高了,买国债的门槛也很高。特别是那些持有美元资产却不是美国人的人,很多海外的人持有美元资产,你怎么购买国债呢?这本身是一个很高的门槛。但是如果我们在链上把美国的国债代币化了,那么持有稳定币的人就可以直接获取到美债的收益。这对于币圈来说,不仅能够留住1300亿美元的资金,还可以吸引更多传统金融市场的资金进入。这个规模更大,意义也更大,过去我们总是担心这些资金会离开币圈,我们总想要留住这些资金。实际上,美债就是最好的留住美元资金的方式。只要资金留在链上,他们就会有机会使用各种DeFi产品,有机会享受到各种加密服务。这样整个生态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很多人离开也是因为市场转熊了,他们可能选择了传统世界中更高息的投资去套取息差。这部分人可能没有再离开市场的动力,因为他们在这里已经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我认为RWA美债只是第一步,除了美债之外还有其他债。因为债具备固定收益,对货币市场来说很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金融市场上大多数有吸引力的高质量债券放到链上来,对于币圈的资金留存和新的应用开拓将是最有机的增长。它不是依赖币圈的牛市周期来驱动需求。

关于MakerDao 配置美债

MakerDao的RWA架构已经存在至少有5年以上的历史。之前,他们的RWA策略并没有将其放在美债方面,而是聚焦于太阳能和房地产领域。最早的项目是地产项目,还有太阳能发电站等。由于创始人本身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特别希望将MakerDao转变为绿色资金,并将太阳能作为MakerDao的核心资产配置。但是,这个提案在社区中引起了一些不屑的反应。实际情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太阳能电站等资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规模化,很难达到大规模运作,因为这些资产面临着大量的运营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如果你在中国开设太阳能电站,那么你将面临中国市场监管的风险。在过去10年里,中国的太阳能监管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补贴政策和各种贷款政策都在不断调整。因此,对于一个规模化资产来说,这种风险是不适合的。MakerDao已经走过很多冤枉路,之前与Centrifuge合作,在房地产和太阳能电站等领域投资了大量资产。但是,这些资产都没有达到很大的规模,大多只有几千万美元,这类资产投资根本无法实现规模化,又很容易出现违约贷款的问题。伴随着美元国债利息的上升,MakerDao逐渐意识到了美债是个好东西。它的RWA策略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延续,而不是突然决定投国债。因为美债本身就是所有美元资产中最重要的无风险利息来源。如果你在做美元稳定币,却不配置美债这种无风险收益,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如果MakerDao自己设立一个信托来持有美债资产,至少比通过现在第三方这种间接方式要少一层运营风险。因为第三方运营公司本身作为一个公司存在着运营风险。也可能团队是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吧。为什么监管会盯这些第三方呢?因为它们不仅仅是资产托管方,还会有交易,有衍生品、借贷和反洗钱的复杂问题。

RWA的监管合规问题

我认为只要做金融产品,监管肯定是必须介入的。但是RWA的吸引力在于,它脱离了我们以前整个币圈的收益来源。以前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交易,无论是合约交易、现货交易还是炒作、发币,这些收益方式都面临着很高的监管风险。实际上我们看到过去这几年的监管,之所以对加密货币有这么大的负面看法,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投资人保护。币圈确实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每次爆一个雷都是几十万(用户)。像FTX几十万的用户,上百万的用户。实际上从监管的角度来讲,最主要还是在投资人保护这块。但是RWA资产,我个人觉得一般散户也接触不到,至少在资产那个层面接触不到。理论上我觉得它应该不会对散户投资人造成太多伤害。这反而对监管来讲是更简单的一个问题。

RWA能否引领下一轮牛市?

回顾今年的发展,如果将RWA和LSD放在一起看,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即都希望为DeFi引入新的底层资产。在LSD赛道上,我们看到LSD的出现使得以前比较边缘化的赛道,如收益代币化也开始受到市场的重视,如果美债RWA能够成为链上大规模存在的底层资产,可能促进某些小规模的DeFi赛道的爆发,LSD与美元的国债化有非常重要的相似点。我们可以认为美元的国债就是美元的LSD化,就是质押美元。它们两个在根上是一样的,都是如何将不同资产的无风险利率引到链上。例如ETH的LSD,实际上可以看作近似是币圈的无风险利率,以ETH做币本位,因为很多DeFi币其实都是以以太坊做本位,包括在Uniswap和Curve等各种LP池中,都是以太坊做本位。LSD的收益率实际上代表了以太本位的无风险利率。基于这个收益率,以太本位的债券市场可能会逐步出现。今年的Pendle等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它的TVL的增长趋势。因此目前,我对美债类的RWA持乐观态度,因为随着它的出现,以美元本位的新DeFi赛道可能会有爆发性增长。

RWA的发展路径

现在看起来这几个新的美债发行方基本上都在亚洲区,新加坡和香港是重点。大部分也都是团队在香港或新加坡运作,但是实际上架构可能用开曼群岛开户这种方式来做。反而美国可能对监管风险会看得更重一点。我觉得这一块可能大概率前期还是会走类似于Tether最早期发展的道路,就先做离岸。Ondo Finance我查了下他的团队好像主要在美国的,他们可能比较谨慎。所以我觉得亚洲国家在政策上会有一些先发优势,从监管角度来看没有像在美国风险那么高。亚洲地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美元的需求特别大,离岸美元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市场需求非常高。

RWA的未来展望

但是从散户投资角度讲,我觉得RWA的可组合收益将逐步传导到整个DeFi协议中。所以在这方面,我认为对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发行方是挺好的。除了Dai之外,我们看到很多稳定币也在考虑如何引入RWA。除了LUSD还有像Frax最近也在谈要去美联储开一个所谓的主账户要去直接持有美国的国债。虽然我觉得那个没那么容易实现,但是你看到他们也都在开始考虑怎么去引入RWA叙事。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如果链上已经有去中心化稳定币整合了RWA的国债,那么很多稳定币方只需要整合就好了。我认为在DeFi中,可组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不一定直接持有国债,我可以通过DEFI一层层关联并拿到到国债的收益,我相信再经过一年的时间,美债的国债资产就有可能开始渗透到各个层面。这就是DeFi的可组合性有意思的地方。它的传播方式不是等待每个DeFi项目直接接入国债这种资产,而是通过各种组合将收益层层往上渗透。

现在的叙事也是Web3,如果U本位或法币本位的生息资产的美债能够顺利流出的话,我觉得对Web3的推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至少要阻止资金继续外流。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已经发币的项目还是一级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介入美债和RWA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