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澤龍編輯| Tong 來源| PANews

傳統大機構在門口張望伺機入場加密世界,門內作為重要的資產安全基礎的託管業務率先熱鬧起來,為其鋪路。

近日,The Block報導稱,Coinbase正在計劃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Xapo,後者是一家加密貨幣託管服務商。據悉,該公司的核心產品為比特幣冷存儲庫,其保管的資產規模或達50億美元。

Coinbase一邊對市場中的"託管商獵物"伺機而動,另一邊又著力壯大自身的託管業務。其CEO Brian Armstrong在該消息曝出的兩天前,在Consensus大會上披露了Coinbase託管業務上線一年以來的戰果:

“自從去年5月15號發布託管服務以來,我們服務的資產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的規模,70家機構投資者註冊了我們的服務,他們一個月為我們增加1.5億美元的管理資產(AUM ),使我們達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規模。”

加密資產託管,主要面向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市場中介(market intermediaries)。作為保障大額資金安全、打通機構入場渠道、促成加密市場主流化的重要節點,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机构托管.jpg

1 行業邁向成熟的先決條件

長期以來,託管都被視為區塊鏈行業邁向成熟的一個先決條件,是行業勃興的一個基礎設施,其原因主要在於,建立多方信任,打通資金入場渠道;保障資產安全。

機構的資金流動往往會關係到投資人、交易所、受託方、監管方等多個主體,能否有一個健全的安防機制,避免資金被胡亂挪用甚至虧損,對於各方信任的建立至關重要。

“行業中有些TokenFund,單個人可能就握有數千萬上億的受託資金。而正規的金融市場,顯然是極小可能將大額資金託付給某一個體去管理的。運用託管的機制,將Token冷熱分離,妥善保管密鑰,才能讓各方放心。”Invault創始人許斌曾表示。

AlphaCoinFund的創始人Frank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加密資產合規託管,是機構大規模入場加密貨幣市場的最基礎的設施及前提條件。“

通過合理的託管機制,打通信任渠道,才能讓機構資金入場,跑起來。

相比傳統的資產,Token的保管其實更為複雜,普通用戶往往會面臨很多問題:

  • 記不清/記不得密鑰,甚至密鑰丟失的情況;

  • 如果用戶希圖便利,可能還會選擇直接將資產放在交易所,而無論是近來的幣安數千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還是過往的大量交易所失竊破產,都證明即使是對個人用戶而言,這都不是一個絕對安全的管理辦法,更不用說對於機構客戶了;

  • TokenFund / Hedge Fund可能會丟失客戶資產。據Hacker Noon,僅2018年上半年,大約有466家對沖基金丟失了客戶的加密資產。

引入託管後,專業的託管服務可以幫助客戶降低資產面臨的風險,如BitGo自稱將用戶的資產冷存儲後封入瑞士的軍用級保險庫中。

此外,託管機構能夠提供的專業的審計與法律服務,也能夠幫資金減少或者規避合規方面的風險,進而保障其安全。

2 行業生態圖景

目前,加密資產託管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生態,基本可以分為:交易所錢包、軟件錢包、硬件錢包、紙錢包、某一區塊鏈的專門錢包以及託管解決方案。

托管行业图谱.jpg

從國外方面看,比較頭部的託管機構有Coinbase、Xapo、BitGo和Kingdom Trust。 Coinbase方面據稱託管著10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而後三家據估計則分別託管著50億美元、50億美元以及120億美元的資產(含數字資產與非數字資產)。

其中,Kingdom Trust是最老牌的加密資產託管機構,其建立於2010年,目前持有信託牌照,但暫未獲得外部融資。 2018年1月份,彭博社曾曝出BitGo欲收購Kingdom Trust,但在隨後的五月份,BitGo表示將自建託管渠道,並終止對Kingdom Trust的收購。

Xapo建立於2012年,暫時不是持牌的託管機構,進行過兩次融資,共計獲得4000萬美元的資金;BitGo建立於2013年,是持牌的託管機構,融資四次共計獲得8450萬美元的資金,值得一提的是,其B輪的融資,是由高盛銀行領投的。

相比之下,國內的同行涉足託管業務相對較晚,基本都是在2016年之後展業的。具有起步晚、規模小、合規性不足等特點。目前來看,相對較大的機構有Invault、Cobo、Jade Pool等機構。

Invault是國內最早參與數字資產託管的機構之一,目前支持比特幣、以太坊及ERC20系列代幣的託管。其於2018年獲得了由經緯中國領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值得一提的是,該機構持有香港的信託牌照,是亞太地區為數不多的持牌加密資產託管機構。

Cobo是由神魚創立的數字資產管理與存儲平台,旗下的CoboCustody業務於2018年12月推出,目前支持對30多條公鏈、700多種代幣的託管,其辦公地點橫跨中美兩國的多個城市。

JadePool又名瑤池,同樣推出於2018年,其特色服務是金融密碼機,它可以被用於生成及保存種子,衍生密鑰以及保存密鑰等。目前完成了來自分佈式資本、建元基金、暴走恭親王的20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國內方面還有Keystore、Wetez等機構,但據公開資料和PANews的詢問,這些機構都暫時還未獲取牌照,有機構向PANews坦言,在數字資產託管領域,國內目前也是無牌可領,如果要申請也只能去海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前國內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勢,以上機構往往選擇在香港開設公司來為自己撐起“保護傘”。

3 入場的三種“姿勢”

目前,無論是傳統機構中的巨頭,還是加密世界原生的公司組織,都已經或者試圖切入加密資產託管的賽道,整體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生態。

從各方的入場姿勢來看,主要有三種,自建託管渠道、提供技術服務以及合作開發。


  • 自建託管渠道

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既有幣安、Coinbase等交易所,也有BitGo、Bakkt、Xapo、Cobo託管、Invalut等託管垂直領域內的服務商,還有富達(Fidelity)這樣的傳統巨頭。其中,Coinbase既有交易所這一層面的託管,也有垂直的託管業務。

此外,據彭博去年8月份的報導,高盛也或將為機構客戶提供託管服務。

  • 成為“賦能者”

這一類的機構典型代表為IBM。它並不提供託管業務,而是為託管業務的需求者提供技術支持,其利用FIPS140-2 第四級技術開發了硬件安全模塊(HSM: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支持客戶能夠在雲端自持密鑰( keep your own key)。

IBM這一方案的優點在於利用純電子化的流程來管理資產,相比冷錢包(硬件存儲)可能耗費1-48個小時,該方案速度更快,能夠減少機構投資者套利機會的損失。

目前,這一服務已經由紐約的Shuttle Holdings這一投資公司採用,該公司利用相關技術,推出數字資產的託管解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Shuttle Holdings只提供方案,但不做具體的存儲。

  • 合作開發

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有硬件錢包服務商Ledger與野村證券、Global Advisors的合作,以及Bakkt與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的合作。

前者於2018年5月份宣布合作開發名為Komainu的項目,以為機構投資者入場加密資產提供安全、合規的路徑。據悉,他們也採用IBM的HSM方案。

不過在今年4月份時,該項目的主席Pascal Gauthier 向CoinDesk表示,儘管該項目仍然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但囿於其較高的難度,相關產品的發布或將推遲至2020年。

後者則在共同致力於開發一款“地理上分佈式的”(“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的密鑰存儲產品,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具體的產品得到披露。

華爾街的巨頭中,除了紐約梅隆銀行外,據彭博社的消息,還有摩根大通以及北方信託集團(Northen Trust Corp)進軍加密資產託管這一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機構都是兼具幾種姿勢來切入該領域的。

如文首提到的Coinbase,在自建加密資產託管渠道外,還或將收購Xapo這一加密資產託管內的重磅玩家;

與之類似的還有Bakkt,它在向客戶提供自家的冷熱託管存儲服務之外,還於今年4月份收購了“數字資產託管公司”(DigitalAsset Custody Company),後者也是加密資產託管領域內的重要玩家。

此外,投資銀行高盛向BitGo領投了1500萬美元,後者管理著約50億美元的資產,截至目前共獲得了8400萬美元的融資。

4 差異化競爭

目前的加密資產託管市場中,大家的核心賣點仍然是圍繞安全展開的,這是加密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也是必經之路。但長期來看,加密資產託管服務商必須轉型升級。

Proofof Captial認為,結合目前行業的探索方向來看,未來的託管服務商或還將需要具備抵押分紅、代理投票(即治理)、分叉以及稅務申報等功能,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於客戶而言,抵押分紅(即行業關注度很高的PoS方式之一)這一功能的核心訴求在於增值——機構投資者不但需要存儲的安全性,更需要資產的增值性。通過將加密資產抵押至網絡內,獲取相關的分紅則是一個相對折衷的方式。

Coinbase今年在抵押這個方向上頻頻發力,2月初宣布投資了staked.us,3月29號宣布其託管系統支持客戶在冷錢包中保存Tezos進行抵押。

國內提供類似抵押服務的有Wetez、HashQuark、JadePool等,其年化報酬率約5%-25%。

此外,還有一些服務商具有別具特色的服務,如許斌向PANews表示,InVault因為拿到香港的相關牌照,其公司可提供加密資產和法幣的雙重託管。

從InVault的規劃來看,隨著其資產託管規模的擴大,整體的業務也會愈發多元化,例如其聚合了交易所、C端錢包、Token Fund、項目方、家族基金、礦場主等多種類型的B端客戶,可能會產生投行業務的機會

5 日益明朗的合規路

將大額資金進行託管,既是投資者對安全及其他增值服務需求的體現,也是交易所等服務商契合法規要求的必由之路。

如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於2018年11月1日,出台了針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概念性監管框架。

該框架明確指出,交易所作為中間商,其運營方必須遵守香港證券與期貨事務委員會的規定(Client Money Rules Cap.571),對於客戶的資金,平台必須建立一個或者多個賬戶,單獨管理,並且要明確它們是否屬於證券。

該框架還表明,期望平台運營方將其受託的、一定數額的、客戶不常交易的虛擬資產(例如98%),以冷存儲的形式保管,最大程度減小風險。

儘管目前暫未有法律明確、實質性地規定加密資產的託管需要契合信託法,但是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一些受託方往往出於提前佈局的考量,或者金融職業習慣的緣由,申請拿到所屬地區的信託牌照。

如PANews近期在Consensus大會採訪Paxos聯合創始人Rich Teo時,後者表示其公司的創始團隊早在2011年開始就同紐約的金融機構、政府聯繫,著手申請監管。

“大概在13年底或者14年初,Paxos開始和NYDFS(紐約金融服務局)溝通,中間經歷過很長的流程,最終在2015年拿到了信託牌照。”

許斌向PANews表示,InVault這張牌照從申請到入手,共計歷時7個月,並且該機構需要向香港監管部門繳納保證金。

那最近在業內引起熱議的FinCEN出台的指導方案對加密資產託管影響幾何?已經獲批了美國金融局MSB(Money Service Business) 資質的交易所BitMart創始人及CEO 夏爾特告訴PANews, 由於目前美國市場上的數字資產託管機構普遍是通過申請州級別的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來進行數字資產託管業務的,如Coinbase、ltbit、Bakkt等交易平台的託管機構。

“根據美國Fincen的規定,CFR § 1010.100定義的銀行(包括Trust Company),不需要申請申請Fincen項下的Money Service Business牌照。目前對於數字資產託管政策比較友好的州包括紐約州、北達科他州、懷俄明州等。”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