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體驗過Cosmos中的IBC,可能就再也用不回跨鏈橋了。

隨著IBC 跨鏈功能的上線,以及Terra 與Injective 等明星項目的逐漸接入,基於Cosmos 構建的多鏈生態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然而在我們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當前中文互聯網上尚缺少一篇系統地介紹Cosmos 生態基本交互邏輯的文章。

而Cosmos 這種原生多鍊網絡的交互邏輯,又與用戶已經熟悉的以太坊生態有著本質不同。因此,本文將從已經熟悉以太坊操作的用戶視角出發,介紹Cosmos 多鏈生態中錢包、IBC 跨鏈以及交易的基本操作,希望幫助單鏈生態中的用戶更輕鬆的在Cosmos 多鏈宇宙中暢遊。

一、用戶需要在鏈上分別註冊賬戶?

進入多鍊網絡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便是用戶的賬戶(地址)問題。

其實在以太坊及其他EVM 兼容公鏈中,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使用同一套地址及公私鑰對。因此,當用戶在不同的公鍊網絡中切換時,並不需要重新註冊新的錢包地址並備份助記詞。

Cosmos 多鏈生態也採用了類似的策略,用戶依然只需要記住一套私鑰助記詞。但Cosmos 相較以太坊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其生態公鏈間原生的支持跨鏈互操作功能。因此當一個用戶在所有Cosmos 公鏈中的賬戶地址都完全一樣時,一旦遇到跨鏈轉賬便會產生很大的麻煩。

因此,Cosmos 將用戶在每一條鏈上的地址格式進行了二次加工,以便可以直接通過地址格式,判定其屬於哪一條鏈。這相當於在每家銀行的賬號中,直接嵌入了開戶行信息。當用戶進行跨行轉賬時,便不再需要輸入收款方開戶行,而是直接輸入對方賬號就可以了。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在Cosmos 生態中進行跨鏈轉賬時的用戶體驗。

下面以由同一套助記詞在三條不同Cosmos 生態鏈中生成的地址為例:

Cosmos Hub 中的地址:

cosmos15s7e2gwyqke4s3tc8wyqt8szm5wv4tjwryelvh

Osmosis 鏈中的地址:

osmo15s7e2gwyqke4s3tc8wyqt8szm5wv4tjwtl2069

Kava 鏈中的地址:

kava1n0qmruvsg90hza0z7a5knz6d5r2j0n76psktfy

可以看出,除了開頭處明顯的標誌代碼外,用戶在不同鏈生成的地址,在後半部分還是有明顯差異的。有些用戶因此擔心,當別人向我轉賬時,萬一我給錯了地址怎麼辦,轉過來的資金會不會丟失?

其實這是多慮了,只要這個錯誤的地址依然是由用戶的私鑰所生成,那麼這些資金就會始終處於用戶的控制之下。資金充其量是被轉到了錯誤的鏈而已,用戶的資產安全不會出現問題。

二、Cosmos 的基礎設施

談到公鏈生態的基礎設施,那麼便少不了錢包、瀏覽器,以及基礎的DeFi 組件如跨鏈橋以及交易平台。

1.錢包

目前Cosmos 生態中最為主流的錢包應用為Keplr 錢包。 Keplr 包含手機版與Chrome 瀏覽器插件版,而以插件版本的功能最為強大,其地位相當於以太坊生態中的Metamask。

其使用邏輯也極為簡單,與MetaMask 類似,在界面上方可以切換不同的公鍊網絡,而下方增加了PoS 鏈特有的Stake 功能,並直接顯示出了當前的收益率。用戶只要點擊按鈕,就會直接跳轉到相關的網頁界面,這裡不過多介紹。

此外,在Keplr 錢包中,還原生集成了IBC 跨鏈功能。但是經過試用後發現用戶體驗不太好,需要用戶手動查詢並輸入目標鏈的Channel ID,因此暫不推薦使用。

2.區塊鏈瀏覽器

多鍊網絡自然需要支持多鏈的區塊鏈瀏覽器,這裡直接向大家推薦mintscan.io。

多鍊網絡自然需要支持多鏈的區塊鏈瀏覽器,這裡直接向大家推薦mintscan.io。

用戶進入後首先到上方標紅框處選擇自己需要查詢交易的所在網絡,然後在搜索框屬於賬戶或交易地址即可,操作與以太坊瀏覽器類似。

當然,在mintscan.io 中還包含不少涉及IBC 跨鏈的查詢功能,鑑於普通用戶的使用頻率不高,因此本篇暫不做過多介紹。

3. 如何調用IBC 進行跨鏈

IBC 跨鍊是Cosmos 多鏈生態中最重要也是最為獨特的功能,在許多生態應用的前端界面中都集成了IBC 跨鏈功能。對於第一次體驗的用戶來說,推薦使用由Cosmos 官方團隊開發的前端應用Emeris(https://app.emeris.com/)。

Emeris 是一個統一的操作Cosmos 生態基礎功能的前端平台,由官方團隊負責開發,將支持基本的交易、跨鏈,以及PoS 質押(尚未推出)等基礎功能。如果需要進行IBC 跨鏈轉賬,只需要點擊網站首頁的Send 按鈕。

點擊後會進入一個選擇頁面。其中兩個選項都可以調用IBC 跨鏈功能,左側的用於在任意賬戶間進行IBC 跨鏈轉賬,而右側按鈕則只支持在用戶自己不同鏈的地址間進行IBC 轉賬。

我們以左側更通用的IBC 轉賬功能為例。在點擊後進入的界面中,需要用戶輸入收款方地址(注意這裡只需要輸入地址,並不需要特意註明地址所在的鏈,因為地址格式中已經包含了這個信息)。這裡我們輸入剛才用到的Osmosis 鏈地址後,點擊確認。

下一步需要選擇轉賬的幣種以及金額。注意在界面下方會出現手續費的估算界面。由於本次轉賬的付款鍊是Cosmos Hub,而收款鍊是Osmosis,因此需要調用IBC 協議的資產跨鏈功能,並在交易的gas 費以外另外收取一筆跨鏈費用。如果轉入與轉出地址處於同一條鏈上,則此處顯示的跨鏈費用為零。

點擊確認後,進入交易的最終確認界面。界面中顯示了本次交易的轉出地址與轉出鏈,轉賬金額與幣種,以及轉入地址與轉入鏈。點擊確認後將進入錢包簽署環節(注意這裡還要再支付一次交易的gas 費),等待幾秒鐘之後,一筆基於IBC 的跨鏈轉賬交易便完成了。

看到這裡,許多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個所謂的IBC 跨鏈功能看起來很簡單啊,跟平常的轉賬似乎也差不太多,有必要這麼詳細的一步步介紹嗎?

是的,這其實就是IBC 協議在用戶體驗上的最大優勢。雖然是在進行跨鏈,但如果單從用戶體驗上來講,整個流程基本就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轉賬交易。完全不需要提前教學,自己稍微摸索下就能上手,而且到賬速度極快。

回憶一下我們之前用過的其他跨鏈橋。用戶在操作前首先需要登陸單獨的前端界面,其次這些橋往往只支持一些主流資產,然後部分跨鏈橋還需要用戶等待不短的確認時間。整個跨鏈過程的體驗極差,因此不同的公鏈生態也被大大割裂,難以形成統一的生態系統。

而Cosmos 生態中的IBC 協議則相當於給不同公鏈間架起了高速鐵路,將一個個衛星城連接成城市群,並進一步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各個公鏈經濟的發展。

可以說,IBC 協議是真正的實現了,讓跨鏈像轉賬一樣簡單的終極目標。目前唯一的不足,便是Cosmos 生態以外的許多主流公鏈並不原生地支持IBC 協議,而這個問題或許只能期待其他公鏈在後續的升級中逐步解決了。

三、Cosmos 生態中的交易平台

在單鏈生態中,交易平台基本都是以智能合約的形式部署到鏈上,不同項目僅在做市函數上有些許的區別。而在包含原生跨鏈協議的多鏈生態中,部署應用的途徑獲得了很大的擴展。除了傳統的智能合約以外,還可以直接部署應用鏈作為承載應用的載體。

以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交易平台為例,既有基於傳統智能合約開發的Gravity DEX,也有基於Cosmos SDK 開發的專用於交易的應用鏈Osmosis。

1.Gravity DEX

Gravity DEX 同樣是由Cosmos 官方團隊開發的交易平台,其智能合約被部署在Cosmos Hub 上,前端地址是:https://app.emeris.com/。是的,跟上文中我們體驗IBC 跨鏈時使用的是同一個前端。 Gravity DEX 並沒有開發獨立的前端,而是選擇將功能直接集成進了同樣由官方支持的Emeris 中。

我們可以在Emeris 首頁的右側,直接找到Gravity DEX 的操作界面。整個交易邏輯與以太坊中的交易所基本一致。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就是雖然Gravity DEX 是部署在Cosmos 跨鏈生態的核心Cosmos Hub 上,但其依然不能算是一個跨鏈DEX。任何想要通過Gravity DEX 交易的資產,都要首先通過IBC 跨鏈到Cosmos Hub 鏈上,才能在Gravity DEX 中進行交易。

因此當賣出資產與買入資產處於不同的鏈上時(如下圖),交易者一共需要支付兩筆費用。一是調用IBC 的跨鏈費(紅框1),二是Swap 費用(紅框2)。

由於是由Cosmos 官方開發,Gravity DEX 並沒有發行自己的原生代幣,因此也暫時沒有流動性挖礦等激勵措施。目前整個協議的鎖倉量不高,大約為幾千萬美元規模。

2.Osmosis

Osmosis 是一條基於Cosmos SDK 構建的獨立應用鏈,同樣由開發了Keplr 錢包的團隊開發。目前其主網已經通過IBC 協議連接到了Cosmos Hub 上,因此可以順暢的與Cosmos 生態中的其他資產進行跨鏈交互。

與其他通過智能合約構建的應用不同,Osmosis 的交易邏輯完全部署在自己的公鏈之上。當我們提到Osmosis 時,既可以表示一條公鏈,也可以表示一個去中心化應用,Osmosis 的鏈與其應用是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的。

Osmosis 的做市函數基於Balancer 的模型構建,Osmosis 中的LP 可以在自己創建的資金池中定義兩種資產的比例,以及手續費比例。

此外由於採用了應用鏈的底層架構,使得Osmosis 團隊獲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Osmosis 為主流的交易對提供了流動性挖礦的激勵措施,而對於資金池中的OSMO 代幣,由於其同樣屬於公鏈的原生資產,因此在做市時,還可以同時享受到PoS 的Staking收益。

在這種三重激勵(交易手續費、流動性挖礦獎勵、PoS 質押獎勵)的獎勵下,當前其資金池的年華收益率普遍高於50%,鎖倉量也比Gravity DEX 高出不少, TVL 已經達到了6 億美元的規模。

此外,截止目前,在Osmosis 上的交易依然是免gas 費的。這便是應用鏈的優勢,可以根據上層應用的發展需求,隨時調整底層的財政政策,以便更好地支持上層應用的發展。

最後補充一點。雖然Osmosis 與Gravity DEX 採用了不同的底層技術架構,但是他們的交易邏輯,都是先將資產通過IBC 跨到DEX 所在的公鏈然後再進行交易。在Osmosis 中,將資產從其他公鏈跨鏈到Osmosis 被稱作Deposit,跨回被稱為Withdraw。但讀者需要清楚,這些功能只是站在Osmosis 的視角,對IBC 跨鏈功能的另一種描述而已。

3.Thorchain

在上文中我們反复提到,無論是基於智能合約的Gravity DEX,還是基於應用鏈的Osmosis,其本質上都不是真正的跨鏈DEX。想要在這些DEX 上交易的前提,都是先將資產跨到DEX 所在的目標鏈上。

那麼有沒有不用改變資產的所在鏈,直接在鏈與鏈之間進行撮合交易的交易平台呢?

有的,Thorchain 便是這種類型的DEX。 Thorchain 同樣是基於Cosmos SDK 開發的應用鏈,雖然沒有通過IBC 協議與Cosmos Hub 進行連接,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是Cosmos 生態的相關項目。

但在本文中,我們不對Thorchain 項目做過多介紹。一是其機製本身較為複雜,二是該項目曾出現過安全問題。因此,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了解Gravity DEX 與Osmosis 這兩個項目便足夠了。

四、總結

想要在短短幾千字中系統性地將Cosmos 多鏈生態,以及IBC 的使用場景介紹完整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本篇文章只是希望先將讀者帶入多鏈生態中簡單地一探究竟。

在這裡,公鏈既可能是平台,也可能是應用。轉賬既可以是支付,也可以是IBC 跨鏈。隨著目前單鏈生態逐漸地朝多鏈方向演化,未來的多鏈生態將會越來越多(波卡的異構分片、章魚網絡的應用鏈系統等等)。

雖然目前的多鍊網絡還存在著各種問題,即便是Cosmos 生態也因為經濟架構的設計問題,導致原生代幣ATOM 難以很好地捕獲生態價值。但在這種更高維度的環境中,有可能會誕生出更多有價值的創新,就如Cosmos 生態中的明星項目Terra。

因此,關注早期投資機會的投資人,不妨多去體驗體驗新的多鏈生態中的明星項目及跨鏈。只要體驗過Cosmos 中的IBC 功能,可能就再也用不回跨鏈橋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如存在明顯的理解或數據錯誤,歡迎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