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ngHash Charlie Custer

來源/ LongHash

隨著比特幣從一種小眾的亞文化發展為一種全球性的金融現象,主流媒體渠道都在研究什麼是加密貨幣,他們究竟該如何報導它。

結果並不總是美好的,尤其是在兩者最初交會的時候。加密支持者經常抱怨媒體的偏見。舉個例子,在一個2018 年的reddit 帖子中,發帖者主張稱媒體對比特幣有偏見,帖子裡的所有評論都表示贊同。同年還有一個很長的討論比特幣的帖子,帖子裡的大多數評論者表示存在針對比特幣的偏見。

當然,要找到媒體對比特幣的負面報導例子並不難。但是媒體真的對比特幣存在偏見嗎?其報導是否與公眾的興趣脫節了?是否有一部分媒體看好?

為了找出真相,LongHash 深入研究了主流媒體幾年來的報導史。

關於數據集

我們使用的數據集包含了2016 年1 月至2017 年4 月期間26 家不同的高知名度媒體發布的260 萬篇文章、新聞。這些媒體包括CNN 和CNBC 等主要新聞網絡,《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主要報紙,以及雜誌和Wired、TechCrunch、Gizmodo、Vice 和Mashable 等各種熱門新聞網站。這次的數據集並不包括主要報導加密技術的媒體。

媒體對比特幣的報導力度有多大?

在數據集覆蓋的260 多萬篇文章中,有3580 篇在標題中提到了比特幣。雖然這個比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數據集包含了涉及方方面面的文章。舉個例子,與“美元”( 1368 篇)和“以太坊”( 282 篇)相比,比特幣的報導力度似乎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出所料,我們的分析發現,對比特幣的報導力度與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有著緊密的關聯。根據皮爾遜相關性分析,2017 年,媒體報導力度隨著幣價的飆升一路升級。在數據集所覆蓋的時間段內,每天的比特幣報導數量與BTC 價格呈現適度的相關性(0.39)。皮爾遜相關性得分範圍為1 到-1 ,即從完全正相關到完全負相關。

不過如果我們把這些數據繪製成圖表,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2017 年牛市之後,比特幣的價格一度劇烈波動,但媒體的報導力度卻下降到了牛市前的水平。 2019 年年中的另一次價格暴漲同樣沒能引發媒體的興趣。

當我們將媒體報導趨勢與同期“比特幣”的谷歌趨勢搜索數據進行比對時,我們發現它們的相關性非常緊密—0.88,非常強的正相關性。

但存在相關性並不一定能告訴我們什麼因果關係。有可能媒體的炒作是谷歌搜索趨勢的主要驅動力,也有可能是公眾對比特幣信息的需求推動了媒體的報導。不過當我們使用完全相同的日期將數據排開時,我們發現搜索興趣往往會在主流媒體報導之前激增。

換句話說:主流媒體的報導似乎是跟著公眾對比特幣故事的需求走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媒體都以同樣的方式報導比特幣。我們分析了每個媒體的所有文章,以確定其總報導中專門報導比特幣的比例。

我們的發現並不特別令人驚訝。 CNBC 是榜單上最專注於金融的媒體,其專門報導比特幣的文章比例最高。緊隨其後的是專注於科技的博客Gizmodo ,Wired 和TechCrunch 。 CNN 和《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則處於中間位置。 TMZ 和Refinery 29 等網站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比特幣上,這是有道理的—它們的目的不是提供全面的金融報導。

媒體對比特幣的報導有多客觀?

當然,比特幣什麼時候被報導,報導力度有多大,都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問題是,比特幣是如何被報導的。媒體確實對比特幣抱有偏見嗎?

為了找出答案,我們通過兩種不同的情感分析工具— VADER 和TextBlob —對3500 多篇比特幣文章進行了分析。雖然它們的運行方式略有不同,但主要都是通過拆解措詞來分析情感。兩者都以同樣的方式輸出結果:每篇文章的得分在-1(完全負面)和1(完全正面)之間。

例如,在TextBlob 輸入一句話:“今天棒極了,我愛它!” 結果是0.71 分;“多麼可怕的一天,我討厭它!” 得到的分數是-1 。雖然這種機器評估遠非完美,但它可以讓我們了解書面文本的情緒,而不必單獨閱讀和評估成千上萬的文章。

TextBlob 還會嘗試評估文章的主觀性,在0(完全客觀)和1(完全主觀)之間進行打分。

當我們通過這兩個工具來運行比特幣相關的報導文本時,它們的評分完全不同,但都沒有發現對比特幣有負面偏見的證據。

VADER 的分析結果提供了一個廣泛的分數範圍—每個點代表一篇文章的分數—但最大的集群落在圖的上半部分,接近1(非常積極)而不是-1(非常消極)。

TextBlob 的情緒分析生成的分數範圍要窄得多,但總體趨勢相同,情緒更傾向於正面而非負面。

TextBlob 還發現,大多數文章往往介於主觀性和客觀性之間,儘管肯定有一些非常主觀的離群值(靠近圖表頂部的少量粉色圓點)。

我們還查看了各媒體的情緒評分,以了解特定媒體是否存在看好或唱衰比特幣的傾向。在這項分析中,我們參考的是每個媒體發表的所有比特幣文章的平均情緒得分,因此我們最終只採納了發布了至少20 篇以比特幣為中心的文章的媒體數據。

雖然VADER 和TextBlob 在具體細節上存在很多分歧,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在這兩項評估中,所有媒體的平均得分都是正面的。

根據這兩個工具,TechCrunch、Vox 和《紐約時報》都屬於最看好比特幣的媒體。路透社和Axios 在這兩項分析中的得分都接近底部,但沒有一家跌破零,因此至少根據我們的分析來看,給任何一家媒體貼上唱衰比特幣的標籤都是不公平的。

TextBlob 的主觀性分析也很值得一看,雖然分數同樣相當接近。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重視客觀性的傳統新聞機構得分較低—他們更客觀。基於互聯網的新媒體,如Mashable、Vice、Vox 和Gizmodo 則落在了更主觀的一邊。

那麼,媒體真的對比特幣有偏見嗎?

在我們的分析中,我們沒有發現任何主流媒體對比特幣有偏見的證據。數據顯示,媒體的報導力度會緊跟公眾對比特幣信息的需求。兩種情緒分析工具都沒有發現任何定期報導比特幣的媒體有任何針對比特幣的證據。

當然,這些結論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數據覆蓋的範圍雖大,但仍然是有限的。它只囊括了26 家媒體,參考的時間範圍只有幾年,但還有更多的媒體在寫關於比特幣的文章。基於機器的情感分析遠非完美,而且還有其他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如果應用於這個相同的數據集,可能會產生與TextBlob 和VADER 不同的結果。

人類本身合理的批判思維依舊是評估任何加密新聞文章的最好方法。但下次當你看到一篇文章指責主流媒體都唱衰比特幣時,你大可不必為此費神了。雖然肯定有一些持負面看法的人,但總體看來,媒體其實是相當看好比特幣的。